当下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档次”不失为某些掌门人的口头禅。但真正很好处理“规模、档次”之间关系者,实在凤毛麟角。就规模而言,绝大多数院校仅仅完成了“量”上,或者说是“物理”上的扩张,而并非真正提升了档次,这种扩张还构不成逻辑上的“扩大”。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在扩大空间、增加人数时,还宣称把自己的院校建成“大校”、“强校”。但事实却是,许多高校被称为“大校”言之不过,距“强校”目标相去甚远;或者说许多高校只是实现了规模的扩充、量或形式上的扩大,档次并未提高些许,内容和实质远没有跨越式改变。如果进一步探讨结构、教育理念、专业布局等深层次问题,不难发现,所谓规模大多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规模扩大仅仅是外延扩大,尚未触及内涵问题。更有甚者,个别领导把扩大规模、增加学生人数视为自己的“政绩工程”。至于一些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学科重复设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则更是直接制约着档次的提升。高等教育需要“做强”、“做大”,然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告诉我们,高等院校的“强”与“大”既是一个历时性过程,也是一个传统积淀积累的过程,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在这里,我们不能期待“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一般意义上讲,有了规模,档次提升便具备了相应的基础条件。但今天的高等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并未成为提升档次的积极的促进因素。相反,由于短时间内学生人数激增,基础设施面临巨大压力,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在扩大基本建设规模,以满足迅速扩张的需要。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高校不惜举债贷款维持运转。对于这些高校来说,偿还近乎天文数字的贷款债务,主要资金进项是学生学费,舍此别无他途。目前,大多数高校已进入还贷高峰期,资金、经费紧张对高校发展的直接制约早已显露端倪。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种种弊端,只能让高等院校自食苦果。一些院校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举新债补旧贷。中国高校即将告别“扩招时代”,扩招“急刹车”已成定局,那些仅仅依靠学费维持生计的学校,不用说偿还贷款,就是维持正常运转也困难重重,即使已经锁定了“档次”目标,也会因资金匮乏化为乌有。一些高校即将面临生存考验,更遑论档次提升了。至于由扩大招生引发的教学质量下降、教学资源难以合理配置(包括学科建设重复设置造成的隐形浪费)、就业压力等问题,业已引起了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如此看来,所谓“规模”不仅没有促进档次的提升,反倒成为滞后因素。考其原委,不难发现,许多高校将规模扩充放在首位,档次则居次席。甚至以为有了规模,档次自然会得到提升。无疑,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认识,规模只是提升档次的相应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一所高校的规模绝对不单纯地等同于档次。考查那些举世公认的名牌学府,之所以会名扬天下,绝非仅仅取决于规模、在校生人数。世界上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不是扩招“扩”出来的,这大概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久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美国所有成功的大学规模都不大;还指出,兼顾教学质量和学生数量的关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位美国名牌大学校长发表此番议论之前,今年5月10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与会者非常重视的问题,控制招生增长幅度已成定局。由此可知,单纯的规模与数量扩张不仅不可能提升高等院校的档次,而且还带来了质量下降等问题。正因如此,国内一些名牌高校近两年没有随波逐流,坚持不扩招。这些事例阐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质量为第一要务。如同经济发展一样,没有社会经济及其运营质量,各种数字必然是空洞的。
高等院校的发展,师资队伍及其相关结构是关键环节。许多高校在不遗余力扩大学校规模时,也在招贤纳士,但依然无法与规模的扩充同步而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也是有限的。我们不想再探讨前贤往哲已明确论证过的“大师”与“大楼”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似乎有目共睹:在高等院校大兴土木,营建高楼广厦时,师资队伍、师资水平并未实现质的改变;“大楼”里面罕有“大师”。或者说,规模仅仅解决“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师生“硬件”方面的需求,但“软件”的滞后足以让“硬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并使得所谓“规模”和档次之间的距离加大。
高等院校追求规模和档次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何摆正规模和档次的关系,却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理想的模式应是规模与档次同步进行,或者说当规模和档次在一个平面内时,档次优先。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首先应固定现有规模,校正发展方向,科学确定档次目标定位,稳定规模,追求档次基础上的规模;其次,对各种档次目标的定位应有相应的具体措施,着力研究目标的可行性;既关注档次目标定位,更关注如何实现目标。
涉及到档次提升,一些高等院校十分热衷“与国际接轨”、“创建国际一流大学”。但需要注意的是,同国际接轨绝非是量的扩张,“创建国际一流大学”也绝非盲目千篇一律地增加人数、扩大规模,还需要解决教育理念更新、学科和师资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提升管理水平、资源内耗等深层次问题,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扩大招生和扩充学校规模上毕竟是浅层次的认识。无论是“与国际接轨”,还是“创建国际一流大学”,中国的高等院校必须追求规模和档次,但档次的提升有赖于改革的深化、理念的更新、质量的提高、结构布局的合理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牺牲档次,即使得到了“世界第一”的规模,也没有太多意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