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什么问题?大学应该如何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这是日前在天津举行的“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来自中外高教行政和理论研究部门的300多名与会者最关心的话题。
话题之一:科技人才“量大质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是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
在这次以“建设创新国家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主题的国际高教论坛上,不少专家都提到这样一组数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研究和发展的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但我们的科技创新指数却属世界中下水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2.26%。
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处于数量庞大但质量偏低、拔尖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上海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德广说,培养拔尖人才应是重点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型大学有可能、有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但当前我们的一些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平而不尖”现象十分普遍。一些高校存在一种“围城现象”:重点大学在搞常规的大众教育,一般大学却在声称要搞精英教育。不少研究型大学缺少培养创新人才的计划和措施,使很多原本是高中尖子生的潜在的人才坯子埋没在常规教育中。
话题之二:危机意识不是一句空话,高校领导应真正树立民族振兴的使命感。
与会代表在发言中说,大学的问题当然并非全因于大学自身,但大学不能够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政府和社会,大学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必须由大学自己来解决。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眭依凡说,2005年全国大学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达400多亿元,是1998年的6倍多,年均递增18.5%。但一些大学领导却仍在一边批评政府投入不足,一边把主要精力放在花费巨资圈地修楼上。一些大学校园的豪华程度可谓“世界一流”,但是他们的研究团队水平、研究设备条件、研究课题和成果层次,整体而言还不如美国的二三流。
话题之三:实事求是是高校科研的基本准则,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误区需要修正。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风气对大学的创新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术不端或违反科研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阻碍了大学科技创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学应该把实事求是作为自主创新的基础,在师生中树立坚持不懈奋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针对当前大学科研中过分强调个人兴趣忽视团体协作的现象,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指出,科技研发已经成为有组织的社会行为而进入“大科技”时代,个体作坊式的培养将不再是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简单回归于“好奇心”驱动。
话题之四:急功近利、简单量化亟待纠正,学校评估制度需更加科学化。
许多与会代表认为,当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评估制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和简单量化倾向,实质上是没有真正落实教师在办学和科研中的主体地位。杨德广说,要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一要改革科研体制,克服科研机构设置分散,高校科研经费偏低的现象;二要改革学术评估办法,评估指标不能只盯着论文数量、经费多少、排名先后;三要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科研成绩的考核要放眼长远,要给教师足够的科研时间和自主权,校长不能再做“数工分、发奖金”的“生产大队长”;四要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年轻教师的创新积极性。考核评估一所大学,不能只看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数量,还应看在校生以及毕业生的质量,看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拔尖创新人才。对教师的考核要区别对待,如对担任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的导师,不要刻意要求他们在争取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量方面与其他教师一样“达标”,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身上。传统的教师量化考核制度弊多利少,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
话题之五:一味模仿只会邯郸学步,一流大学建设需走自己的新路。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处辉说,中国的大学如果一味地靠模仿西方办学模式,按西方的办学理念与西方大学一拼高下的思路,去建设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前景堪忧。中国一流大学建设中亟需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大学怎样才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当前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实施中还缺少什么?中国可以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增加什么新的维度?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机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