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关键环节。数据显示,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操作人员每年需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30万人,护理人员15万人,但这些领域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必须靠职业教育来解决。
那么到底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制约因素?
对以上问题,《第一财经日报》日前专访了多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
《第一财经日报》:为何国家近年来将职业教育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
刘占山: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目标,如果没有足够数量以及质量比较好、素质比较高的技能型人才,很难实现这个目标。
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高精尖人才也可以引进,但大批量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只能靠职业教育来解决。
近些年,“技工荒”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北京5年内技能人才缺口近40万,天津每年对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达28万,甚至新疆也传出“5年内急需技工上百万”的消息。
总之,技工的缺乏已引起企业界、教育界重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也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区域竞争的“软实力”。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职业教育近些年似乎一直很难“热”起来?
刘占山:的确,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曾在1999年出现过负增长局面,此现象连续了两年,到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才出现恢复性增长。我们的策略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扩招来改变教育战线内部结构不平衡问题。
任何时候社会需求量最大的,都是那些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操作型人才,职业教育热不起来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许多人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前几年全国大幅增加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职业学校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客观上也刺激了盲目追求普通高等教育的倾向;再者就是管理体制不顺、统筹力度不够,也使职业教育热不起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由不同部门管理,政出多门,资源难以整合,互相掣肘,矛盾相当突出。
此外,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就业准入的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先培训,后上岗”的企业用人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去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上表示,“全国1.4万多所中职学校,能够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最多也就占三分之一。”这句话是什么含义?
刘占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状况还不太理想。由于职业教育长期投入不足,造成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很多学校虽然挂了个职业学校的牌子,但实验、实训条件非常差,跟现在职场里用的一些设备技术差距很大。
在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据经济学家测算,同等规模职业学校投资应大于普通高中3倍左右,一些工科专业甚至更高。但目前,中职学校预算内生均经费标准比普通高中要低40元左右。
因此,以前对职业教育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国家也在逐步加大这块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已承诺“十一五”期间投入140亿元,这包括100亿投入基础建设,40亿资助中职贫困学生;2006年各地安排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达200多亿元,地方财政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的工作经费近8亿元。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从2002年起连续提高,2004年我们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已达到94%~95%,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就业率也接近70%,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教育投入没有制度保障,二是人才培养中的学历化倾向,能力建设薄弱,与企业需求脱节。
因此,要谋求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有必要对职业教育进行制度创新,包括建立政府、行业、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受教育者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制定法律,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实训责任;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以及探索不同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培训制度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