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市民营科技企业组团赴华中科技大学,就校企产学研合作进行考察洽谈。从年初至今,类似这样的企业考察团,该校已接待了200多个。该校党委书记朱玉泉说,就是这样频繁的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产学研办学实践的不断深化,学校在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教学和科研水平也迅速提升。
据朱玉泉介绍,10年来,该校全方位参与全国各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湖南、河南、江西等20多个省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电力、激光、动力、自控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让、推广信息和交流、科技攻关和开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各种形式的合作。
“十五”以来,该校近半数的科研力量投向湖北,已完成湖北省内企业委托项目近4000项。近5年来,学校产学研成就非常突出,仅与广东省的合作项目就达1000余项,经费总额近3亿元。学校先后为华为、富士康、中兴、创维等一批广东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项目300多项,获研发经费近两亿元,为当地培训各类技术人才3000余人。
学校何以能在产学研方面取得如此成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校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这项工作:
一是依托大平台、大项目和大企业,铸造科技“发动机”。1998年,该校提出“育人为本,产学研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近十年来,该校始终把社会服务作为产学研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和大企业”战略,全方位参与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中。
为配合广东省科技强省战略、深圳市“适度重型化”策略、东莞市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转变等,该校与当地先后共建了华中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东莞研究院、佛山研究院和石碣镇电子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基地。2006年,该校又联合国内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共同投资组建国家级实体“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尝试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区域紧密结合,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大平台。学校还与武钢集团、神龙公司、海尔集团等100多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起了100多个技术中心,承担企业委托项目4190余项,科研经费约9亿元,成为活跃在南国的科技“发动机”。
二是完善技术创新链,催生完整产业链。学校依托大平台、大项目和大企业,以及与地方的广泛合作,形成了一条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产学研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该校华工激光公司的诞生,就是这样一条典型创新链的缩影:首先,经过该校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知识创新,再经过激光国家工程中心的技术创新,最后经过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给激光公司。国资处副处长李东明说:“登记入账并不影响正常使用,用新制度管起来,不但减少了损失,更重要的是树立起爱惜国家财产、勤俭办学的意识。”仅今年新学期开始到现在,类似赔偿达到近30万元。
教学科研的管理也在精细化上下了功夫。 在此过程中,处于下游的产业又通过对科研课题的提炼,提出新问题,驱动学校的知识创新。比如,市场对下一代激光产品有新需求,学校就将这些需求反馈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研究者,研究者再按需研发,这就又回到了上游,驱动着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三是建设大学科技园,打造企业“孵化器”。近几年,该校将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创业平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把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梨园医院等也作为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依托大学科技园,该校先后孵化出了华工科技、华工激光、华中数控等一批湖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依托该校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在“武汉·中国光谷”诞生了一批知名激光企业,直接推动了“武汉·中国光谷”的产业升级。
通过在企业的实践,一批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教师不仅感到自己的技术设想在企业能得到验证,研究的针对性及操作能力能得到增强,而且迅速成长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通过面向企业需求参与科技攻关,青年教师邵新宇不仅主持一些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研究,今年还被评为“长江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