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经久不息!当大学生们将热情的欢呼一次次献给改编自长征故事的大型原创舞剧《天边的红云》时,艺术家们的眼眶湿润了。
5月23日,连演12场,参与人数达到1.5万人次的2007年上海“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舞剧专场,圆满落下帷幕。伴随着学生雷鸣般的掌声,舞剧所传递的爱国情怀深深地烙在了大学生们的心中。
自199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由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主办的这项活动已经步入了第15个年头,近200万人次大学生观看了由各类艺术院团表演的京剧、昆剧、话剧、歌剧、交响乐、民乐等高雅艺术近3200多场。
变堵为引,让艺术经典走进校园
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流行歌曲和“快餐文化”在上海高校风靡一时。如何在大学生中倡导、弘扬民族精神和经典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认为,要让大学生们主动接受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正餐”并非易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大师’和‘经典’请进校园”。
1993年,上海变堵为引,开始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政府资助,每年从上海各类艺术团体引进“精品”剧目,让师生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高雅艺术。
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京剧院等知名艺术团体纷纷走进高校,《曹操与杨修》、《班昭》等名作在校园粉墨登场,曹鹏、陈燮阳、尚长荣、廖昌永、闵惠芬等艺术家成为校园“常客”。
渐渐地,在大学校园,高雅开始流行,国粹变得时尚。在华东理工大学,一门最多接纳200人的艺术选修课,竟吸引了1000多名学生和教师前来。
歌唱家周小燕曾激动地说,“高雅艺术进校园”不仅让大学生体验了艺术魂魄,也唤起了艺术家的崭新生命。更为重要的是,活动无形中培育了大学生们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为剧院培养了最具潜力的未来观众。许多院团开始从“请进来“,变成“主动加盟”。据了解,2007年,各剧团、剧场提供的优秀剧目达到了100个,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建孵化器,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京胡阵阵,锣鼓声声,3月27日晚上,曾获得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金奖的新编历史京剧《廉吏于成龙》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出一结束,200多名大学生就挤上前台,席地而坐,与尚长荣、关栋天展开了关于京剧的继承与创新等话题的热烈讨论。
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大学生们开始不满足于只是观看演出,上海市的决策者们也意识到,从校外引进的艺术经典,要真正在大学心中生根发芽,不仅需要普及,更需要形成呼应,要让艺术家们的“独角戏”变成大学生参与的“大合唱”。
从2005年起,上海市在高校建立了13个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3年总投入100万元,用于组织观摩高雅艺术演出、培训、交流、研讨等。2006年5月,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市文广局等4部门还打破壁垒,联手合作,为“基地”的活动撑起了制度平台。
刚刚在上海市大学生影像大赛上获得短片单元剧情类一等奖的上海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张怡静,就是“基地”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学校建立的“上海市大学生影视艺术实践基地”,不仅成为学生实践、展示的平台,更吸引了著名导演谢晋等大批影视专家为学生开讲、指导。
“基地”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品牌项目。同济大学“上海市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举办的“文华杯”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200多名师生参加;由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创作演出的话剧《风铃》,作为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推出的首台校园原创剧目,于2005年12月赴北京在清华、北大、人大和中戏等首都高校演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品牌效应,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抓手
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和艺术基地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关注高雅艺术,这一效应甚至影响到了中小学和社区,作为城市文化的新生力量,“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始显现出其新的价值。
于是,“打造品牌”成为今年上海“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新目标,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加强辐射,活动成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的新抓手和弘扬城市和谐文化的新载体。
大学生们用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展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品牌魅力,并进而影响着城市文化。在上海大剧院、艺海剧院、美琪大戏院,上海市大学生合唱艺术基地成功举行的“青春如歌”、“世界合唱之旅”等多台专场音乐会,获得市民的广泛赞誉;许多“基地”一年中在社区、广场中开展的各类普及演出就达几十场。
2007年,上海市向全市19个区县推广“教师走进经典”系列活动,100多万名中小学生从今年起将有机会在校园中看到来自上海木偶剧团和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优秀作品。更多的“精品”将走进中小学校,一个覆盖大中小学,以进校园为主,学校和社会互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新格局即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