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全面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要实现向人才资源强省和经济强省转变,高等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高校“人才强校工程”,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
几年来,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教育厅认真分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队伍的现状,明确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政策,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强校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多策并举培养人才。近几年,河南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实施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通过项目支持,促使青年骨干教师及早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成长为创新团队的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面向所有学科,采取竞争择优、项目资助方式,把培养骨干和支持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人平均资助4万元。目前,受该计划资助的全省高校骨干教师已达900名。二是实施青年教师进修提高计划。通过选派教师到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参加高级研修班和做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接受先进的教学科研训练。依托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属重点高校,面向全省举办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生班,通过这种形式,已有近3000名青年教师获得硕士学位。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活跃在学科发展前沿、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促使他们成为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创新人才培养期为5年,平均每人每年资助10万元。现已选拔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46人。四是实施出国留学人员合作计划。为拓宽青年教师学术视野,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河南省教育厅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启动“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每年选派100人出国学习或研修,每人每年资助13万元,享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待遇。现已遴选派出300人。
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强校措施,并依托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对青年人才进行培养、锻炼和提高,已经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二)千方百计吸引人才。河南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人才大有可为。我们通过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河南工作。一是构筑学科基地。加大投入,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学位点建设。目前,全省高校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14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4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实现连续两次翻番,博士学位点已达106个,硕士学位点已达845个,为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事业平台。二是建立绿色通道。对从海外归来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对河南高校所需要的全日制博士,不受编制限制,专业技术职务可直接聘任;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工资、住房、福利待遇以及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开辟来豫创业的绿色通道。三是鼓励柔性引进。坚持引人与引智并举,对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可以“关系不转、户口不迁、来去自由”,不苛求“人事档案”一定到位,变“刚性流动”为“柔性流动”。采取专职院士和双聘院士相结合,调动在豫“两院”院士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到有学科发展优势的省属高校工作。省财政单列经费,为每位院士划拨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15万元安家费,并配备科研助手,构建新的科研团队。近年来,通过双聘院士、兼职教授、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成倍增长。四是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在全省高校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优势明显的新兴学科中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吸引海内外中青年杰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提升河南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明确特聘教授岗位职责和招聘条件,在国内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动态管理。特聘教授岗位聘期为5年,年津贴12万元。目前,全省高校已设置161个特聘教授岗位。
(三)创新机制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目的在于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强校、强省中的作用。而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为此,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健全人才的科学评价、管理使用和分配激励等机制,靠事业、环境、待遇、感情和多方面的机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发挥作用。一是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改革人员编制管理模式,下放管理权限,推行高校人员编制动态包干;实行分级负责,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妥善处理重点支持与整体提升、校外引进与校内培养、特殊政策与制度建设、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在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聘任、考核奖惩、申诉与仲裁等各个环节上,保障教师管理工作公正、公开、公平。二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高校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突出岗位,重视业绩,收入分配向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做出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目前,全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大都实施了以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为主要目标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三是建立人才评估监控机制。建立反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水平和成果的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经费投入、激励机制、配置效益、成果业绩等进行比较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四是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广泛宣传和表彰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劳动成果,鼓励教师敬业乐教、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加大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住房、医疗条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的主要成效
(一)高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自“人才强校工程”实施以来,河南高校已经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立了一批协同攻关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教师队伍数量大幅增加,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目前,在河南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已达71人,省级特聘教授69人,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7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00人,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2004年的4.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3万人,增长了26.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由31.3%提高到40.7%。“人才强校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了科学研究水平,适应了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二)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随着办学资源逐步扩大、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河南高校的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都得到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毛入学率达到18.3%,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97.41万人。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和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全省高校在学研究生达到1.63万人,比2000年的3169人增长了414.3%。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省9所高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6所获得优秀,3所良好,优秀率达到66.67%。目前,全省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涌现了王一硕、叶 、张尚昀等一批新一代大学生优秀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全省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主动面向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一是科研攻关能力显著增强。2004年至2006年,全省高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数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由1996项增至3031项,项目金额由1.3亿元增至2.4亿元。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数量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由239项增至474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取得显著成绩。仅2006年,全省高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1项,占全省同类项目的87%。获省社科基金项目136项,占全省的85%。二是国家级重大、重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实现较大突破。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主持的“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获得国家“973”重大项目资助,资助金额为5000万元;郑州大学申长雨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聚物成型加工与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和工程问题”,获资助金额800万元。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04年至2006年,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达到558项,专利拥有量达到495项。高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仅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数量从744篇增加到1952篇;出版专著从123部增加到315部,专利申请量从189项增加到654项,授权量从53项增加到221项。郑州大学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利用在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数值模拟理论与算法研究等优势,自主研发出“神州七号”航天员面罩等关键防护装置,为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校是科研成果的孵化器,我们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率。一是大学科技园孵化作用明显。由省教育厅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有效整合高校、政府和社会资源,精心搭建孵化服务平台,推进校企合作,不仅锻炼提高了高校人才队伍,推动了学科建设,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科技园区和企业的发展。目前,园区共有高校项目101个,在孵高新技术企业148家,涉及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效农业等多个重点发展领域。2004年至2006年,大学科技园技工贸收入达到8.88亿元,实现税收3214万元,利润9771万元。二是校企合作迈出坚实步伐。2004年至2006年,全省高校承担横向课题的数量从576项增加到926项,项目经费从0.95亿元增加到1.96亿元;在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我省高校与国内外企业签订合同、协议、意向项目12个,金额达3.5亿美元。校办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河南海润实业总公司依托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生产的饲料、兽药等产品在市场占有相当份额,年销售收入达2亿多元,实现利税4000余万元。郑州大学、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的校办企业年销售收入也实现过亿元。三是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郑州大学与天冠集团长期合作,在黄原胶、燃料乙醇、饲料DDGS浓缩以及生物柴油等生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工程项目生产销售率上升了26%,投资下降了32%,节能40%,大大促进了河南省车用乙醇汽油项目的推广和应用。河南农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创造了小麦平均亩产717.2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1006.85公斤和一年两熟亩产1628.3公斤的超高产记录,三年累计增产粮食338.1万吨,增加经济效益56.71亿元,带动全省小麦总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河南科技大学与一拖公司合作,承担“轮式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新型驾驶室开发(40马力~180马力)”项目,在一拖历史上首次用CAD/CAE/CAM技术进行了拖拉机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仅70马力一个品种就达到月产2500台,年增产值17.5亿元,创利税2亿余元。此外,河南大学与武汉晨鸣纸业集团合作的造纸黑液碱回收中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新技术项目、河南工业大学与双汇集团合作的大豆蛋白和食品安全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与新飞集团合作的全数字网络电冰箱温度测试项目、河南中医学院与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中药材开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与新乡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系列核苷等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五是积极发挥高校“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我们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对河南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围绕建设“创新型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课题开展战略研究,促进中原崛起,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及时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