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国家三大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高等学校均超60%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8-01-09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晨光

  本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 杨晨光)“一般来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上的项目,都要经过至少10年的长期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或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项目,也要经过至少5年以上的科研攻关,今年高校的获奖项目很多都是几代人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结果。”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今天举行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6项,占总数的66.7%;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7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9.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16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0.4%(以上统计不包含国防专用项目)。而这3个数据在2006年度分别为51.7%、61%和57.6%。此外,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一等奖1项也为高校获得。


  “从近几年的获奖情况看,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数量和比例在逐年增加,不仅是在基础科研方面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应用类、技术类成果也在不断涌现,本次国家科技进步奖高校的获奖项目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和企业联合的项目,反映出高校注重科研成果与实际的结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周静分析说。


  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奖自设立以来,高校的获奖比例基本保持在1/2,近几年逐步向2/3增加;而在更加注重原始创新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方面,获得这一奖项的基本条件是国内外首创,一般都要有被授权的发明专利,过去高校获奖比例基本保持在1/3,现在已经达到2/3强,说明高校在各行业领域内的应用类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幅度很大。


  高校科研实力整体提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近几年来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南京大学科技处处长李成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使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培养和吸引了大批学术骨干,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这些都为高校整合资源、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高校也注重自身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增强自身知识产权成果保护的意识,跟踪国际前沿的发展非常迅速。


  据了解,今年国家三大奖的获奖成果大多是长期研究的结果。南京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两个项目——“晶体生长机制与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和“功能界面修饰与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都经过了5年到10年的研究过程,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也是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使“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项目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浙江理工大学这次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中“高速插秧机的机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项目,推出了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插秧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目前,国内已有5家大型农机企业和集团采用了这种插秧机生产技术。到北京参加颁奖大会的该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朱泽飞说,这两个项目都是从基础科研做起,瞄准市场需求,经过10年的积累取得成功。很多获奖项目的课题组都是这样,在选准研究方向后,坚持不懈、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做出重要的学术成果,再次印证了科研工作者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良好学风的重要性。

 

我国五大国家科技奖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标签:新闻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