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海南教育厅长谈海南职业教育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8-02-10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未知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就海南而言,职业教育对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就业增长和解决农村贫困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教育同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就海南而言,职业教育对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就业增长和解决农村贫困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海南就业增长的理性选择

  根据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理论,职业教育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它对就业增长的作用比其它类型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是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广泛性,能有效降低劳动力摩擦性失业。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包含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其教育对象要比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对象广泛得多。2007年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资助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我省扶持范围将达到中职学生的90%以上。这样职业教育将逐步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关注人人成为可能。一方面能增加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含量及其未来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对称与完备,从而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

  二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技术性,能有效减少技术性和结构性失业。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明确的技术性。在职业教育的培养与培训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无不以掌握岗位技术或技能为目的。从人力资源供求来看,一般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为学术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这四类人才的需求量呈“金字塔”型并由高到低依次增加,这正好与我省人口和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结构相对应。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质决定了它能有效地降低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技术性失业,以及由于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形成的结构性失业。

  三是职业教育培训内容的社会性,能有效降低就业成本、增强就业稳定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我省各职业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基础上的,基本做到市场需求什么专业技术与技能,就设置什么专业和课程。专业按岗位设置,课程以岗位或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配备。这种按岗位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既提高了受训学生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性,大大降低了就业成本,又有利于学生技能的专业化发展,有效增强了就业稳定性。目前,我省积极推行的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职教模式。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得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一方面有利于职业院校及时把握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及时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在直接参加岗位锻炼的同时,了解产业和岗位需求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四是职业教育培养方式的多样性,能有效增加就业途径和形式。职业教育在组织教学过程时,更多的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方法地去传授并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其教与学的场所,不受校园场地的限制,或在工厂车间,或在田间地头。又可以不受传统普通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学制年限的制约,可以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弹性。这种多样性培养方式为学生扩大就业途径、拓展就业形式提供了前提性的基础条件。

  二、职教扶贫是海南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贫困可分为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从一定意义上说,克服精神贫困比克服物质贫困更加艰难。我省贫困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并存将使得农村贫困地区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欠发达地区的严峻挑战是“资源的相对优势将被削弱,而资源的相对劣势却长期存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发展对这类资源的依赖程度将降低,而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强。这种“资源贬值”对农村贫困地区极为不利。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将比工业经济更多地吸引和剥夺农村贫困地区的人才资源,使得其精神贫困雪上加霜,而农村贫困地区引进人才就更困难。过去我们采取了输血式的资金、物质扶贫,产生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这些方式主要注重物质投入,较少地触及到文化知识、思想观念、技能等精神贫困的巨大制约因素,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很难真正脱贫。唯有对贫困人口进行素质改造,使他们成为反贫困的主体,方可从根本上实现农村脱贫致富。

  俗话说,“家有万金,不如一技在身”。我们要转变扶贫观念,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大力发展中职、高职、培训等职业教育,让无业者有业、就业者乐业、有志者创业,既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找到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又为当地建设和发展培养人才,储备力量,同时又为群众掌握长久致富找到了“金钥匙”。这一“双赢”的结局、一举数得的“职教脱贫致富”的举措,理应得到推广。

  目前,海南农村贫困人口12.8万人,低收入人口40.3万人,扶贫解困任务艰巨。扶贫不光是给钱给物,更重要、更关键的是教给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再生脱贫造血的机能。我省出台了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加大投入,扩大招生规模,争取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适龄孩子能上职校,教给他们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就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带动贫困家庭脱贫,从而为贫困地区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达到振兴贫困地区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一家一户、一个村及整个地区的脱贫问题。省委书记卫留成倡导的“教育扶贫移民”,就是把中部生态核心区、边远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孩子接到县城和城镇上学,实行异地就学、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孩在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后,就可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然后直接走上就业。通过职教扶贫,对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唤起全民重教及科技兴农的意识,弘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海南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取向

  1.集中财力扶持市县职教中心建设。省政府集中财力,在去年投入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扶持、发展现有的各市县职教中心,这是海南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工程。采取以省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县财力投入相结合,鼓励社会集资等多方面资金投入组建市县职教中心。在去年建设10个市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基础上,今年再建6个市县职教中心,实现全省全面覆盖,并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办学条件,整合职教资源,提高质量,扩大就业。

  2.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的示范职业学校。从去年开始,围绕我省产业发展战略,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在海口和三亚,省政府集中财力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示范职业学校。今年将在全省筛选5至10所全省性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从改善硬件、引进人才等方面加大省财政对这些学校的扶持力度,使这些学校成为全省高水平的示范性职业学校。

  3.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采取“学校负责、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方式,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共享型省级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实训基地5-8个,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及时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按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配齐配足教师。二是多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依托省内高校组建海南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委托国内有实力的大学培养专业教师;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面向社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等。三是多层次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5.在全省推广“三段式”职教发展模式。不断完善省、市(县)两级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新体制,即招生的学生第一年在市县职教中心或县职业学校学习基本理论,第二年到省示范学校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第三年到实习单位实践工作。这种“三段式”的职教办学模式既有利于减轻职教学生的经济负担,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水平,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职校的积极性,扩大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

  6.全面实施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连续2年每年提供1500元资助,特困家庭的学生还可享受免杂费、免住宿费等优惠政策,预计2007—2010年,全省将资助44.8万名中等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将达到6.56亿元。

标签:新闻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