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埃法”。“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卡特娅”……问者字正腔圆,答者却南腔北调。原来,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外”正围坐在维也纳大学校园碧绿的大草坪上,专心地学习汉语会话。
在维也纳大学8月10日举办的亚洲专题开放日中,中国成了绝对主题。作为这个开放日的主办方,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精心安排了汉语教学,中国画技法介绍及现场演示、中国书法知识讲座、中国问题讲座,以及“奥地利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专题报告等多项活动,来宾们可听、可看、还能亲自动手,并能够品尝到中国风味小吃,从而获得了一次眼、耳、口、身全方位、近距离感受中国的机会。
维也纳孔子学院院长,维也纳大学汉学系教授特拉普尔告诉记者,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让人们能够近距离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帮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感受中国。
在汉语会话课上,已经是维也纳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在读生的帕拉维齐尼一字一句地认真模仿着。她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曾到过中国,也不止一次地向她讲起过中国,因此她对中国早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个活动使她又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
她还说,她很想学习中文,一是为了能够更方便地认识中国,同时也准备将来有机会亲自到中国去看一看。当周惠老师讲解汉语的四声,并以“妈、麻、马、骂”为例,解释讲汉语时如果发声不准,就容易被误解时,帕拉维齐尼立即又请身边的记者帮助纠正自己的发音:“我可不想让人听不出来是在叫‘妈’还是在叫‘马’”。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因此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家出现了“中国热”、“汉语热”。在奥地利,随着奥中关系的日益加强和两国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学习汉语的人也在增加。据特拉普尔教授介绍,维也纳大学汉学系1973年成立时,只有50名学生,到2000年,学生数量便增加到近500人。近年来在奥地利,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情迅速升温,在维也纳大学汉学系注册的学生人数现已经有700人。
特拉普尔教授还说,汉语在奥地利正越来越受到重视,除大学外,也已经有一些中学将汉语作为选修外语。目前,奥地利有关方面正在考虑将汉语作为中学的必修外语。为此维也纳大学已将建立汉语教师培训专业纳入大学发展计划。特拉普尔教授乐观地估计,经过积极的准备,奥地利正规的汉语教师培训有望在2009年或2010年开始,奥地利中学开设汉语课不久便会变成现实。
在当天的开放日活动中,中国画技法介绍及现场演示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浓厚兴趣。他们围坐在赵雨生老师身边,听她讲述中国画的特点与技法。赵老师还现场为几名临时“弟子”画了水彩肖像画。
即将中学毕业的特莱古拿到赵老师为她画的画像十分高兴,举着画像与赵老师合了好几张影。她告诉记者,过去她对中国了解不多,这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与她已经熟悉的欧美文化差别的确很大,而这一切更使她感到好奇,并激起了她继续了解中国的兴趣。特莱古还表示,上大学后,她甚至还可能会选修汉语。告别时,她还用了一句刚刚学会的汉语:“谢谢你”,虽然用的不太确切,但毕竟是她当天学会的一句中国话。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