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为主 音译为辅
日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召开会议,研讨对外交流中中华文化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
中华文化名词术语翻译成外语时如何尽可能地保留独有的文化特色,在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国家主权、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受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的保护。中华文化名词术语的翻译应以我为主,而不是去刻意逢迎别人。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将是否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最接近于完美的表达,作为采用外文意译还是用汉语拼音音译的基本标准;一般情况下要以意译为主,音译为辅,同时兼顾语言形成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原则;中国语言或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概念和现象,意译后确实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意义,应该使用音译。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应在有关政府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发挥学术的力量,对中文词汇翻译情况进行收集、整理,编写名词术语统一翻译辞典和汉语拼音音译手册,对中华文化名词术语的翻译起规范引导作用。同时,词典的编纂可考虑网络在线等方式,以使其具备更大的实用价值,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增强对外传播的影响力。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术语稳妥地翻译成外文,还要注重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外国语言文化,还具备一定术语学知识的术语翻译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