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好不容易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却遭遇“体育尖子生”舞弊加分带来的不公平。昨日,市教委在回复市民来信时说,从2005年到2007年,3年间全市共取消了51名学生高考体尖加分资格。该委将会同市体育局重新研究制订重庆市体育尖子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办法,提高评价标准,严格认定程序。
不久前,市长公开信箱收到一封市民来信。这封题为《高考中“二级运动员”舞弊现象突出》的信中说,“今年高考中部分学校相当部分学生并不具备体育特长,也没有经过严格测试,却获得了‘二级运动员’证书,在录取中享受高达20分的加分照顾,我孩子所在学校可以举出实名的也不少。”
这位家长说,通过严格测试后对体育特长生实行加分奖励,本来是选拔优秀体育人才的一条可行途径,但是这些严重的舞弊事件,既是对考生的极大伤害,也是对我市高考环境的破坏。
办理该来信的市教委称,我市体尖生资格认定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学生参加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艺术体操、羽毛球、网球、跆拳道、健美操12个项目的比赛并获得规定名次后,先由市体育局办理等级运动员资格证书,而后经学生申请、学校审定并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招委、市教委审批,经市教委、市招委审定并在市招委、市教委网站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其高考体尖加分资格。
市教委称,当前等级运动员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等级运动员资格认定办法增加了部分项目等级运动员的审批名额。例如:排球等级运动资格从前4名增加到前8名的参赛运动员;足球从10名参赛运动员增加到15名。由于我市竞技水平偏低,参赛队伍少,竞争不激烈,导致排球、足球等比赛项目的参赛运动员比较容易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确有个别学校和家长利用体尖认定工作中的政策空子,为学生谋取体尖生称号,以获取高考加分资格。市教委称,对这种情况,市教委一旦接到举报,都会同招委、体育局等部门进行调查,一经证实为弄虚作假行为,都坚决取缔了其体尖生资格。如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取消了13、18、20名“高考体尖生”加分资格。
市教委表示,针对我市竞技水平偏低的实际现状,结合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所设置的项目和重庆市重点体育项目,市教委将会同市体育局重新研究制订重庆市体尖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办法,进一步优化项目设置,提高评价标准。同时,严格体尖生认定程序,加强对体尖生的体育专业测试,坚持赛后专业测试制度,进一步严格体尖生资格公示程序,严格落实学校、市教委、市招委三级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