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4.4万名赛会志愿者大多是高校学生,而在百万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中,有更多大学生活跃的身影
在服务残奥中感悟生命学会尊重
北京残奥会落下帷幕,170万名志愿者结束了充满汗水却又荣光的奥运服务之旅,他们中很多是来自各高校的青年学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们的服务是否专业?经历了残奥会,他们有了怎样的改变?残奥会结束后,回到校园的他们,是否有了不一样的视野和胸怀?让我们走近这群可爱又敢于担当的年轻人---服务残奥会的莘莘学子。
凭着专业的服务,他们被称为“无与伦比的志愿者”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06级学生张虹玮,专门为盲人门球运动员贴眼贴。说起贴眼贴,她俨然是个小“专家”。她说,贴的时候要控制好部位,太靠下了会让运动员不舒服;太靠上了达不到完全遮挡的作用,而是要从眼角到眼睑、从内至外、从下至上将眼睛完全覆盖。细心的张虹玮说,为了这个工作,他们必须经常洗手,保持清洁,剪秃指甲,保证不触碰运动员的眼球。
这种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官员、运动员、媒体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同时参加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的南非残疾人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从来都不会说“不行”或者“办不到”,任何时候,志愿者都会与运动员们一起分享喜悦和痛苦。她在为志愿者的赠言中写道:“希望志愿者永远拥有如此美丽、真诚的微笑,希望你们记得今天自己为奥运会、残奥会所作的一切是多么有意义。”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残奥会开幕式致词中提到志愿者时,毫不吝啬地送上了最高的评价---“中国无与伦比的志愿者们”。他在参加残奥火炬传递活动中,就曾对年轻的中国残奥会志愿者们表示赞赏:“志愿者们活泼、自信、乐于助人,让外国媒体和游客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他们和运动员们在一起,不仅谈论残奥、谈论体育,还谈论音乐和人生。”
据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沈千帆介绍,北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共有4.4万余名,大部分参加过奥运会志愿服务,大多数是来自各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分布在43个工作领域、2170余个工作岗位,主要从事观众服务、交通服务、安全检查、竞赛组织支持、技术支持、新闻运行支持、颁奖礼仪等服务。
同时,城市志愿者在北京550个站点的3000多个岗位上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服务等工作,服务期将延续到10月8日。百万社会志愿者围绕平安奥运,在社区、赛场周边、公交沿线等3000个岗位开展志愿服务,还有20万名拉拉队志愿者为残奥会运动员加油助威。这些岗位上,都有大学生活跃的身影。
在另一个课堂,他们感受陶冶情操、涤荡心灵的震撼和力量
北京残奥会刚开始,张虹玮就很激动地给父母打电话:“爸爸妈妈,我是健康的!我是自由的!我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我太幸福了!”突然打了这么个电话,张虹玮的父母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残疾人的张虹玮说,真的接触了他们,发现他们心态很健康、很阳光,这些顽强不息的运动员影响了张虹玮。她说:“老师告诉过我一句话,用生命影响生命,我到现在才知道,不是我帮助了他们,而是他们影响了我,让我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
助人即助己。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发现,服务残奥会,最大的受益人反而是自己。残疾人运动员身上彰显的顽强力量和拼搏精神,让每一个大学生都为之动容。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侯文荣对此感悟很深。他说,当赛场上运动员的轮椅翻倒时,全场的气氛瞬时凝固,有观众期望周围队员能帮他一把,也有人在等待比赛暂停,给他以翻身的时间,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运动员双手撑着地面,使尽浑身力气,随着轮椅的一点一点翻转,我们的心也在一点一点提升。最终,他翻过来了,成功地坐在了自己的“座驾”上。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感动!钦佩!赞赏!激励!侯文荣说,这样的场景将长留在自己的人生记忆中。侯文荣用诗一样的语言形容自己的感受:人生的起点有高有低,但无论起点为何,都不妨碍我们仰望天空,并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
“残疾人运动员用生命的力量超越自我、创造奇迹时,广大志愿者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涤荡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这成为他们理解生命、学会尊重的另一个课堂。”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刘剑说。
播撒志愿和文明的火种,他们辐射和带动身边的人
胡超然是中国农业大学大二学生,虽然她的残奥会志愿服务即将结束,但她对自己接下来的生活有了新的安排。9月8日,25个残疾儿童在一家基金会的帮助下,来到农业大学场馆看比赛,随同的还有25个一对一长期帮助他们的志愿者,胡超然接待了这些特殊观众。残疾孩子的活泼天真感染了胡超然。当天回去,她登录了那家基金会的网站,发现有招聘志愿教师的信息。“希望我能被选上,今后为那些可爱的孩子做更多事情。”胡超然说。
“志愿服务正在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他们有爱心、愿意无偿付出自己的知识和时间,是愿意担当、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提升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对周边的人有辐射和带动作用。”沈千帆说。
“鸟巢”每天都会迎来很多孩子,每当小朋友遇到特殊的问题,观众服务志愿者都是弯下腰来与他们平视对话,以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长大后我也要当志愿者呢!”一个小朋友激动地说。或许只是一瞬,但志愿精神在“鸟巢”志愿者的身体力行下生生不息。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刘剑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留下了丰厚的志愿者精神文化,留下了坚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我们将推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让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在付出关爱中收获快乐,共同汇聚起强大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