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方案为何十年四变
从2000年到现在,江苏省的高考方案已经变动了4次。一项公共政策如此频繁的改革,也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所罕见,其背后的动因为何?
★ 本刊记者/韩永
2008年高考后,江苏的新高考方案惹来骂声一片。
与去年一样,有人在网上贴出了该方案的主要制订者、教育厅前厅长王斌泰的家庭电话。一位网友打过后在网上回帖说:一直占线。
惹来骂声的最主要原因,是方案中两门选修课的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出现,同时将一般本科的录取门槛划定为“双B”。而依据在全省考生中的座次来划分等级的选修课,每一门都会有50%的考生达不到B。
人们在控诉其不公时常举的一个极端例子是:一个考生,即使语、数、外和其中的一门选修课全是满分,只要另外一门选修课距离B的起始分差一分,他也无法进入一般本科的招生视野。
从2000年到现在,江苏省的高考方案已经改了4次。但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一次一次地改过来,为什么大家喜欢的还是最初的“3+2”?
改革的逻辑
2000年之前,江苏的高考方案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一直是文理分科的“3+2”模式:“3”指的是语、数、外(下同);“2”,文科指政治、历史,理科指物理、化学。
2000年,“3+小综合”登陆江苏。“小综合”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前者将政治、历史、地理综合在一张试卷上,后者则将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在一起。文科生考3+文科综合,理科生考3+理科综合。
“3+小综合”是教育部于1998年推出的“3+X”的一个变种。变数“X”的出现,曾在当时被教育界寄予厚望,认为“变就有希望”,同时也给了各省鼓励在高考模式上进行探索的强烈暗示。该模式1999年在广东省独家试点,2000年有4个省份加入,江苏是其中之一。
“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江苏省教育厅的一位负责人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是各科都全面发展的通才,学科短腿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坊间则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小综合”方案的出台,与一位生物学院士的上书直接相关。由于生物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盛,其在高考中的成功“上位”也被理解为其谋求话语权的一个表现。
2002年,“综合”的思路得到进一步扩展:当年,文理并包的“大综合”,取代了文理分治的“小综合”。
江苏省教科院的一位专家,如此解释这一方案出台的思路:世界并不是文理分科的,要客观地认识世界,就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同时还是创新的前提。
《创造性与综合能力培养》一书的作者、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兼具文理科素养的学生,视野更开阔,创造性也更强。
在说明这种综合的必要性时,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常常被提及: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人很着急,陷入全民反思,其中对教育反思的结果是——美国人过于重视科技,却忽视了人文与艺术。结果在赢得科技的同时,却失去了想象力。于是美国政府提出要求,在校的学生不仅要学好物理,学好数学,还要把钢琴弹好。
王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教育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个总体的趋势是向国外学习,尤其是向美国学习。
但是,“大综合”方案只在江苏推行了一年,便在排山倒海般的反对声中草草收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一方案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太重。
按照一般的逻辑,人们推测“大综合”失败后,会退守颇受好评的“小综合”。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2003年出台的新方案基本上退回到2000年之前的“3+2”,不同的是其中的“2”可以在文理科之间交叉选择,人们习惯称之为“3+1+1”。
方案的主要制订者之一、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王斌泰,同样用“综合”来描述这一方案出台的思路。由于文、理不设限,这一方案呈现出的组合多达15种,其中文理交叉的组合就有9种。
由于在各个组合之间很难把握一个统一的难度,这一方案从产生的第一年起就备受争议。但由于2005年新课改实施,修改的动议被冻结,这一方案得以延续,一直到2008年新高考方案出台,算得上近10年来最为长寿的一个方案。
2008年的高考新方案,专门针对2005年开始的高中新课改。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只有语、数、外的成绩计入总分;二是其他科目的成绩以等级划分,其中必修课的成绩作为填报志愿的门槛,选修课的成绩则作为填报各个批次大学的门槛。
江苏省教育厅将制订这一方案的初衷,归结为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推进课改;二是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全面发展;三是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但今年高考后暴露的种种问题,正让这一方案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相关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江苏省教育厅在拒绝《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给出的理由是“未到时机”。
这个“时机”,据业内人士分析,指的就是新方案的公布。
高考方案对牛弹琴?
不管是高校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还是在高中教学一线的老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都不否认这些方案的制订可能有着良好的初衷。但他们同时认为,这些方案之所以败走麦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中的理想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京华,向《中国新闻周刊》提醒了这样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重要现实:在大学生找工作日渐艰难的背景下,其中的部分压力逐渐前移到高考,以前持“有个学上就已经不错”想法的一些家长,已经逐渐生出“上个好大学、以便将来找工作”的念头。
但在围绕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形成的供求关系未有大的改观、以分数为核心的选拔机制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这些“上好大学”愿望的积聚,只会使大家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任何因素越来越敏感。并且,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背景下,这种氛围足以扩散到整个社会。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打了个比方,说高考就是高中生进入社会以前的一次分层考试,而进入重点大学就等于拿到了“白领入场券”。
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看似人性化的高考方案,都会被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转化为高考分数的“分配器”,并且根据“分配器”的指挥去分配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所以,老师、家长、学校和考生关注的,并不是这个“分配器”分配得是否合理,而是要尽快适应这种分配方式,并在其中建立比较优势。
“他们关注这个方案是什么,多过关注这个方案怎么样,因为竞争使得他们无暇顾及,”一位基础教育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所以任何一个方案要对他们减负,根本不可能,因为负担不是来自于课本,而是来自于竞争。” 为了竞争,有人竟然瞅准了方案的漏洞。
“3+1+1”方案的本意,本在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合,以便有一个与自己的个性发挥相联系的未来,但由于方案操作中的瑕疵,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2003年和2007年,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明显偏难,因而这一组合的考生得分较低,但由于各组合在录取中适用一个分数线,物理组合的考生不明所以地吃了大亏。以前以聚拢了大多数优秀的学生而风光无限的物理组合此后风光不再,并且影响了整个理科的士气,很多学生放弃理科,投奔文科。
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物理老师吴兴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前10个班有8个班选理科,现在好一点的学校还剩下5个班,差一点的可能只有两个班,再差一些的,10个班可能只有20人学物理了。“有的校长就在大会上讲,叫大家不要选理科。”
“08方案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吴兴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选物理的大多是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即使是这样,也有50%的人上不了本科。”
扬州市2008年高考的报名数据显示;选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历史政治组合的分别有7845、5987、5551和7279人,而选物理地理、物理政治、历史化学、历史生物的分别为55、5、9和235人。根据这组数据,该市文理科考生的比例已经接近1:1。
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根据高校对各种专业的录取比例,文理科考生的比例应该维持在1:2左右比较合理。
7天一个方案,那是什么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郝京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2008年高考方案征集之初,有关人员曾经找到她,希望她出一份草案,但给出的时间吓了她一跳:“一个星期要交。”
“一个星期能出来什么样的方案?”郝京华说,要做这样一个每年事关几十万考生命运的方案,至少要做一些国内国外的比较研究,还要做一些国情省情分析,“一个星期!岂不是天方夜谭!”
郝京华认为,此前出台的几个方案,理想色彩都很浓,可能就跟这种前期的准备不足有关系。“他们以为很简单,仓促地出来一个,然后就在那儿补漏洞吧!”由于话不投机,郝京华现在“越来越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龚放,曾经参加08高考方案公示后的第一场专家座谈会,并且对原方案中理化不统考的做法提出质疑,但最终无果而终。事实上,此前南京大学5位院士也曾就同一问题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但新方案依然不为所动。
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认为,像这种涉及面甚广的公共政策的决策,应该举行听证会,而不是用座谈会越俎代庖,因为听证会有一套规范的决策程序,而座谈会的通常程序则是:领导先发话,定个调,下面的就跟着做好好先生了。
江苏省前教育厅长王斌泰最近在接受江苏省内一家电视台采访时抱怨说:2008高考方案是很多专家提出的,作决定的时候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嘛,现在他们都不说话了,变成我一个人的决定了。
“看来,座谈会的时代确实该让位于听证会了。”王雄说。 ★
(实习生朱小北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