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决定是否考研前应先设定人生目标,要以国家发展为大背景,把投身事业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
●硕士生培养的资源要向为攻读博士做准备的学生倾斜,同时完善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导师的综合素质、学术业务水平及责任心对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导师在精神与文化的追求上对学生的影响更不可忽视。
分层确定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式
——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现实思考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徐可欣
我国的学位制度确立后,研究生教育顺应改革开放大潮获得了蓬勃发展。二十多年来,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高等教育也在发生变化,使得研究生教育要研究的题目很多。在这方面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但是国内外情况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我们必须立足自己国家的发展目标、文化特点和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我本人是在国内读的硕士、博士,也曾在国外工作10年后回到学校担任研究生导师。我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体会,谈谈对国内培养研究生,主要是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一些见解。
目前国内与美日欧等高教强国的研究生教育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环节上:
一是选拔的难易程度:即入学选拔的方式和入学率。
二是课程学习深度:特别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三是科研开发的实践训练:科研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是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来自于不同本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五是导师的水平与具体指导:导师本身的职业角色、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高低;导师对于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心和投入。
六是研究生本身因素:读研究生的目标是否明确,专业志趣、科学献身精神的强弱及本人的综合素质。
上述6个方面到底哪个更重要些,站在不同的角度,见解不同。
我认为以就业为目标的硕士培养和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的硕士培养,应该是大不相同的。再有就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而质量观、培养机制与培养条件也是值得认真讨论的。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明确目标
本科生在迈进大学门不久就应该考虑好要不要读研究生。如果人生的路选定做科学研究,那就一定要读研究生。读硕士的重要意义在于为读博士打下基础,在日本这一阶段的教育就叫做“博士前期”。在一些高教强国,这一目标决定了硕士生的遴选标准和入学考试的方式。
国内则不然,本科生很多人报考硕士的目的是考虑就业竞争。比如现在天大精仪学院大概50%的本科生会继续攻读硕士。精仪学院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数量是上世纪80年代初招生规模的20倍左右。这期间教师的总体水平、科研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肯定不适应这么大的增长量。培养质量主要是以教师教育、指导所能付出的时间、精力为保障的,录取比例大增肯定会造成入学研究生的平均质量下降。该改变而未变的是学生在报考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没有考虑成熟,多数人的选择基点还是多学些知识取得学位,目标是就业。国内大学的硕士阶段学制平均为两年半,课程时间1年,找工作至少要占去半年时间,实质上可用于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的时间不超过1年,这肯定不够。我认为一个硕士生的科研培养要包括确定研究目标、提出解决方案、然后以实践证明其可行性等3个步骤,而1年的时间不足以完成这一过程。除了少量决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外,多数硕士生在科研训练阶段是帮助博士生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好的情况是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者工程项目,能够获得一定的训练和体验,但多数情况不过是多学几门课、有机会接触导师的科研项目而已,难以达到精深知识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系统训练的目标。由于考研对于大四年级课程的冲击、由于训练不足造成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很大一部分硕士生培养实质上承担了原本应该是本科生高年级的培养训练任务,只是整体上学制延长了,接触导师的内容增加了,培养的规模大大增加了,没有达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实际上无论是青年学生的年华还是有限的高校教育条件,宝贵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不应回避的是,高校毕业生大量增加后,用人单位的胃口高了。许许多多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岗位都要招收硕士,这使得教育竞争的焦点上移,实际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的人事部门应该知道,对于多数岗位而言,在知识层面上的要求,本科教育是足够的,而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岗位实践,在岗位上实现,这一点日本企业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攻读方向与岗位需求不符的硕士在职业发展上与本科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而融入企业的能力、完备的人格、较好的心理素质、创新潜质这些专业以外的重要素质,应依靠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过程来培养。关键是破除应试教育,强化素质教育,而不是多读几年书。
因此我建议,硕士生培养的资源要向为攻读博士做准备的学生倾斜,同时完善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缩短专业硕士的培养时间,增加课程和能力训练的比重,有利于他们尽早走上社会、在选定的岗位上继续提高。哈工大等高校探索工程类硕士与有课题、有科研实力的企业共同培养,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向。
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质量
进入近、现代以后,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很难找到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取得的系列成就,更不要说由中国人提出的科学法则。这其中除了物质、文化、体制及进入工业社会晚等原因外,缺少一流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也是我们的硬伤。而质量合格的博士培养,对于我们造就科技界的领军人物,提高科技总体水平和综合国力至关重要。博士培养的重点应该在于质量。
我认为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保证:
一是博士课题的设置要以科学问题的探究为目标导向。
那些高教强国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的课题,很大比例是支持新的科学假设或者奇思妙想的题目,而国内教授、博导大量的课题都是以解决实际目标为导向的。这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博士生而言,如果是做原始创新的课题,将精力集中在问题的发现、假设的提出和以实验验证这三个环节上,再加上扎实的理论基础,自然会产生高水平论文,经过严格的评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如果是做应用型课题,博士生的主要精力就会花费在解决技术问题这一层面上。在发达国家,工业界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分工程度很高。大学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后,一般是委托专业公司去实现。当然技术开发工作做好了可以在新技术的使用或者集成创新、再创新上有所收获,但高校的强项不是做技术开发,目前国内对于开发性项目的评价也不是很严格,很难培养出一流的技术专家。我想这大约就是中央提出创新型社会应以企业为主的道理。
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发展很快,高校与企业的结合也趋于紧密。理工科大学,尤其是一批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里,多数博士生导师的课题研究条件提升很快。应该强调的是,博士生的课题选择要以科学问题的研究为主,即便是工程应用的课题,也应该以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目标。
二是博士生导师的总体水平仍需提升。毋庸讳言,导师的综合素质、学术业务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导师在精神与文化上的追求对学生的影响更不可忽视。目前博士生导师的状态大概可分为3类:
第一类导师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长期的积累,有较好的课题条件和国内外交流空间,旗下团队人才齐全。导师是指导者也是科研经费、实验条件的提供者。博士生在团队条件下容易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有益于成功、成才。应该注意的是,目前各种课题在争取渠道和方式上还有一些学术以外的因素,这些实际问题如果避不开的话,还是应交由教师去解决,不要让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类导师多是技术专家,科研方向随兴趣和争取到的科研项目而变化,科研和技术的积累不系统,做课题的方式也是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近似于单干。这种非团队条件下的学生从事科研的深度、广度及眼界往往受到局限。
还有一些博士生导师走上管理、开发岗位后没有太多时间从事研究、指导,何谈培养质量?有的导师手里没有什么课题,很多条件不具备,让博士生自己去解决。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反思,培养博士生首先是责任和任务,要看实力与条件。不要把争取博士点作为学校上水平的硬指标。不具备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不可强求。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能返工的,粗制滥造贻害无穷。
报考研究生前先设定人生目标
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定位或发展方向。欧美国家的孩子十五六岁就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志向。目前我们中学教育的文化环境做不到这一点,很多学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是老师或父母代劳,这种情况应该改变。起码进入大学后学生要自己选定发展方向。虽然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就业而选择考研是个人回避不开的,但是也要对自己有一个起码的估量。个人要以国家的发展为大背景,将现代社会纷繁的事业与个人兴趣、条件结合现实世界形成空间坐标,再以国家、社会的宏观发展速度与个人的成长过程融合形成时间坐标,这样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比如实际操作能力差,就不要选择工程类专业。自己没有兴趣的职业即便有高收入也难有高预期。越早找准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就越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发达国家,选择读博士的年轻人大多是真正喜欢这一专业的,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和献身精神。这样就能长期专一地进行研究和积累,最终可能取得大的科研成果。而我国的确有许多人并不确定是否一辈子献身科学事业,因为取得博士学位后就业选择的机会多,于是有的人攻读博士就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这种现象应该说是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情况,从长远看会回归到为献身科学研究而读博士这一主流取向。完成基础教育,获得接受专业教育的机会,比如专科、本科,就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在以后的求学之路上,要淡化个人功利色彩,潜心埋头治学,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要有专家意识、远大目标,才有可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另外,我建议同学们在人生目标设定以后,要给自己订立高标准,长时间地刻苦学习、努力实践,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变换方法来走出困境,不要轻易改变初衷,改变人生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内治学的环境、条件与西方高教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志青年要能突破这些局限,要学习自己导师的长处,也要吸取其他导师的长处,注意与来自不同学校、毕业于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要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动心忍性,增益己所不能”。
总之,我认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水平,国家提供给学校的资源相对不足,导师的水平或者经验不足,学生的入学质量有所下降等均不是根本的障碍,根本的问题在于3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志向和目标的合理选择,其次是教师的对于职业的责任心和对于学生的爱心,再其次是政府或者管理部门应该做的机制的相应的调整,比如设置专业硕士和博士前期硕士两条路,比如在国家的项目中增加可以用于向社会招聘工程师的经费科目。这样可以缓解学生不得不充当完成项目的“劳动力”,而利于他们研究工程中的科学问题,以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