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旅游市场,要支撑如此庞大的产业,能否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十分关键。
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
我国的大众旅游始于1978年,旅游教育随之起步。我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举世瞩目。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走过了30年的历史。在这30年里,旅游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到全的过程。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剧,决定了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规格的提升也在加快。高等旅游教育是否能够满足这样一个发展迅速且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的需求,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中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产业规模扩大旅游人才需求连年走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从小到大,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从2002年至2007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从3680万人次增长到536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从8.8亿人次增长到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3878亿元增长到682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就业拉动力强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产业。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约占GDP的4.8%,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预计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
当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按照最近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中国将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跨越。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当务之急是加快实施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因此,中国旅游业发展将对旅游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旅游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涉及旅游人才需求和旅游人才供给的许多方面。
从需求层面看,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大量旅游人才需求。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司长陈献春介绍,“十五”期间,中国每年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2005年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49万人,其中旅游主体人才134.8万人,比2000年增长89.6%。2000年至2005年,旅游主体人才占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2.6%上升到18%,旅游在职岗位培训267万人次。2006年,中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多万人,旅游就业总量近60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7.8%。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旅游主体人才占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将达到24.7%。到2015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7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8300万人,旅游就业总量将达到1亿人。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扩大及对旅游就业的强劲拉动使旅游人才需求连年走高。
随着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旅游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到2006年,全国举办旅游教育的院校共有1703所,其中旅游高等院校762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941所;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49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12万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37.37万人;旅游院校共有专业教师3.32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1.69万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1.63万人。据统计,目前招收旅游管理博士的院校有11所,招收旅游管理硕士的有90所,开设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方向)近30个,逐步形成了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含高职)各层面的旅游教育体系。在院校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2006年全行业旅游培训总量达286.52万人次,已初步建立国家、省区市、地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四级培训体系。
大产业、小学科、小专业——
学科设置及培养模式难以造就多样化人才
至今为止,旅游管理是位于工商管理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学科地位限制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等关键环节的设置,造成了“大产业、小学科、小专业”的尴尬局面。
1998年以前,我国专业学科目录中只有二级学科“旅游经济”。1999年以后,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在学科目录中属于工商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学科,其结果是将旅游教育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的学科领域。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彦君分析旅游教育中的专业和学科发展问题时指出,目前旅游学科的面貌为:杂、虚、浅、重、乱。“杂”表现在,旅游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了有关个人经历和体验的心理学,有关社会互动、文化碰撞、多元影响的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经济学、生态学,有关地理现象的地理学,有关企业行为和综合行业的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因此,旅游学呈现为一个综合学科,而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体系。
“虚”表现在由于知识积累的有限性,导致旅游学科空心化,现有的知识缺乏统领,没有有效的硬核、根基或起点。
“浅”表现在知识比较浅薄,由于“虚”导致的知识不系统,将关于基本的人文素养等当作大学必修课程,将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等成熟学科简单地、生吞活剥地移植到旅游学领域,将目光停留在餐饮管理、客房管理等手足操作层面,使学科浅化。
“重”表现在,旅游的各个分支学科乃至专业教学领域大量存在知识重复现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如饭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都是由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一类的内容构成。
“乱”表现在各个学校开设的课程乱,出版的教材乱,还有衍生的专业乱,即有些衍生专业还不够成熟。
这些现状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资源浪费,一方面是知识散乱芜杂,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不能全面掌握知识,更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所传达的知识重复的现象严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教学资源。
与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和规模不相称的是,高等旅游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一些大学的旅游教育正在萎缩。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对旅游学科萎缩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他认为,旅游学科萎缩的原因,从表层来看,有学科自身的原因,如把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的学科设置方案影响了旅游学科的独立发展。旅游学科自身发展不成熟,尚处于学科发展的前范式阶段,影响了旅游专业的学科认可度;有学生的原因,很多学生不选择旅游专业,不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有教师的原因,缺乏学术带头人,有的学校因为缺乏在本学科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使得旅游专业在工商管理等强势专业的“领导下”逐渐走下坡路。
旅游学科萎缩从深层次原因看,是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使得旅游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的其他专业有很大的差异。工商管理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行业普适性,例如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等,所培养的毕业生是以广泛的行业适应性为目标的,不同行业所需的管理知识非常相似,因此工商管理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采取“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并且毕业生直接就可以从事初级管理工作,一般不需要有在本行业的实习经历。
但旅游行业组成的多样性和行业间的差异性,使得毕业生即使在行业内就业也面临对口问题,诸如饭店业、旅行社业、会展业等,由于行业特性非常强,不是工商管理学科“统一尺寸”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能胜任的。如果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旅游及其相关行业就业,沿用工商管理和原有的旅游管理的统一化培养模式,将造成毕业生的高度雷同而没有行业针对性。而且形成一种单向取代性局面:旅游专业的学生缺乏替代其他专业学生的能力,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各部门却可以替代旅游专业的学生。如旅行社的导游工作,中文、外语、历史等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酒店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旅游教育不能对业态变化作出及时反应——
高校旅游教育明显滞后于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但从目前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高校旅游教育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来自国家旅游局的分析认为,从供给层面看,中国旅游业发展从旅游人才供给的总量、结构和素质方面对旅游教育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旅游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总量不足。中国旅游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统一协调行动,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旅游教育整体合力。2002年至2006年,中国旅游院校(系、专业)从1100所增加到1703所,在校学生从41.7万人增加到73.49万人。“十五”期间旅游院校毕业生平均每年超过15万人,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人才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二是旅游教育特色不鲜明,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结构失衡。一些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对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旅游行业需求明显错位。突出反映在旅游人才结构中,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等旅游主体人才培养数量偏少。
三是旅游教育模式不灵活,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素质偏低。有些旅游院校与旅游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方式落后,不能对旅游行业需求变化和新业态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旅游教育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低,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丰生认为,目前旅游教育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竞争优势。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
过高的培养目标对于旅游学科未得到应有地位的各高等学校来说,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无法落到实处。人才培养方向的模糊必然造成课程体系的深度不够,甚至是严重的偏态结构,即:一些高校要么偏外语教学,要么偏酒店管理等,明显带有功利取向。更有甚者,不顾及课程体系的内在系统性、联系性和逻辑关系而进行简单的拼装,造成教学内容重复,结果学生什么都学了,又什么都没学透。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个人职业生涯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师资水平不高、教材质量较低也是目前旅游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我国现有的旅游院系中,相当一部分旅游类专业是从原传统优势专业中派生出来的,有的更是为了生存抽调人手拼凑起来的。教师多数是从其他学科、专业转向而来,再加上缺乏旅游业界的实践磨炼,教学效果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赵鹏认为,国内旅游业正面临发展中的一个尖锐问题,即旅游业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驾驭各类市场(国内、入境和出境)的能力,对不断涌现的新兴业态的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推进能力,以及旅游产品体系构建、行业整合和产业对接等能力,对高新技术的把握和前瞻、升级产品、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开拓空间的能力等。
我国旅游院校教育始终是跟在产业后面向前迈进的,但多年追求“适应”产业导致的结果反而是越来越跟不上产业的步伐,一个突出表现是缺乏产业跟踪,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也就是说,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院校反应迟钝,并缺乏及时调整的能力,多年不变的培养目标距离产业的实际需要越来越远。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旅游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行社、酒店等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据初步估计,目前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一方面旅游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选择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就业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或到中等旅游职业院校担任教师,或考研,或谋求其他形式的就业,有业不就的现象已十分突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是对当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真实写照。”大连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佟玉权说。
旅游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突出。据有关统计,旅游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行业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0%,而两年后能继续干旅游的本科生也只有40%左右,也就是约有80%的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没有在旅游行业就业,由此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一部分高校中,学生对旅游职业认可度极低,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比例也在降低。
与旅游本科毕业生行业认同度低和就业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巨大就业机会。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70万个旅游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000多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4900万人。旅游业面临着巨大人才缺口,每年缺口至少有200万,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
佟玉权认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在体现知识结构科学化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知识扩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发展根基,又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社会发展需求确定自己的成长走向,构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框架。特别是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不断产生新的职业需要,为旅游专业大学生带来新的就业领域。
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2004年发布了题为《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的专项研究成果。研究提出,我国旅游行业应加快培育旅游就业增长点,尤其应关注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等10个方面。这些新职业需求在大学里大多没有对应的培养专业,需要各高校及时把握机遇,并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面对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而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作为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旅游专业建设的新要求。
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
核心在于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总量非常大,而且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国苏里大学名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访问教授Stephen Frank Witt认为,旅游人才能力构成要素有以下几点:综合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交往能力、辩证的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商务能力——具备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领导旅游业的知识——了解旅游行业的基本原则结构、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与环境问题、旅游政策等。
从知识结构上讲,学校需要给学生以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要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与理论进行创新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从非智力因素上讲,学生要具备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思维模式,具备合作与团队精神。从能力结构上讲,强调善于发现问题和应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多学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
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历史转型阶段,此阶段也是我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从应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带给旅游教育的挑战来看,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司长陈献春认为,目前主要有以下5方面工作要做:
一是组织实施旅游人才规划。落实《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推进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开展科学规范的旅游教育培训质量评估。进一步优化旅游人才开发环境,搭建旅游人才交流平台,完善旅游人才开发体系,努力使我国旅游人才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二是制定旅游人才标准。组织开展全国旅游人才资源普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人才标准,以旅游人才标准指导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引领旅游人才开发、使用和管理,加快培养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
三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特色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依托院校为龙头、以骨干特色专业为纽带、各成员单位按互惠互利原则自愿参加组建的旅游教育集团,实现培养目标明晰化、课程设置科学化、办学模式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提升旅游院校品牌,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标准,开展旅游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爱岗敬业、技术娴熟、社会满意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五是扩大旅游教育培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旅游业对外开放的需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旅游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积极拓展旅游教育培训的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领域,加快推进中国旅游教育培训的国际化进程。
世界旅游组织技术部主任瓦尔玛指出,中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高质量的服务和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优质的旅游教育和培训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功发展的关键。
中国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核心在旅游人才,关键在旅游教育。我国旅游业30年来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教育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反思我国旅游教育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把握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对今后我国旅游教育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