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备受老师、考生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我省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最终正式公布。和之前公布的征集草案相比,方案在一些民意反映较为强烈的细则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比想象中的要平稳”,这成了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新方案普遍的观点。
据了解,2009年我省高考将实现全部科目自主命题。新的方案对学生的素质做出了要求,这将有利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唯分数是瞻。相对应地,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也将有所改变。据悉,根据规定,各地教育部门要取消单纯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做法,而那些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推进较好的学校,即使高考升学率不是很高,也有希望被评优。
-政策解读
★关键词:考试模式
2009年统一招生考试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统考科目为“3+综合”
2009年高考的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中“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统考科目考查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总分值原则上不低于10%,均设为必做题。
文科倾向考生统考科目组合为:语文、文科数学、外语和文科综合;理科倾向考生统考科目组合为:语文、理科数学、外语和理科综合。艺术、体育类考生可选择文科倾向的科目组合,也可选择理科倾向的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选修内容后年纳入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设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技术素养等六个科目。应届考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测试。
语文、数学和外语测试范围为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人文与社会基础”测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科学基础”测试范围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技术素养”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
从2010年开始,将选修内容纳入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
“综合素质”划分四等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分学年进行。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按照各方面的评价标准,由学生本人、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学生自评权重为20%,学生互评权重为40%,教师评价权重为40%。每个方面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公民道德素养”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他五个方面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
学校在高三第二学期根据学生三年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上报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
★关键词:总分750分
总分值没有改变
新的高考方案并没有改变统考科目的分值,几个科目的总分值没有改变,依然是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为150分,综合科目为300分。考试时间安排上,语文和综合是150分钟,数学和外语是120分钟。
除了统考成绩外,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举办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也将以等级的形式出现在高考成绩里。考生的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由各市或县区按本地全体考生成绩划分,本地前25%(含25%)的为A等级,前25%~60%(含60%)的为B等级,前60%~95%(含95%)的为C等级,余下的为D等级。成绩为D等级的考生可参加补测,补测在应届学生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补测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合格标准为上次测试C等级成绩。
★关键词:命题范围
命题体现创新
统考科目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测试纲要的要求命题。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分别体现统考科目考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新课改要求创新,明年的高考试题设计将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招生录取
分数线依统考成绩划定
明年的高招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都是录取依据,但最低控制线的划定还是依据考生的统考成绩。据了解,招生部门根据不同录取批次院校招生计划总数,按照一定比例,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划定各批次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
学校可在招生章程中,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有面试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明确考核范围和规则等。招生部门依据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按照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投档。
C级及以上方可报“二本”
在录取过程中,高校主要依据的是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参照,同时对等级也有一定的要求。据悉,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目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录取。在同等条件下,在已投档的考生中,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层次高的考生。
2008届及以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其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参考原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社会考生仍参照原有录取办法,过渡期为3年,鼓励社会考生在过渡期内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艺术、体育类及特殊类型招生的应届考生必须参加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但录取时学业水平测试可以不设置等级要求。
-变革历程
从“11”到“1”
2009年高考方案经历了从“11”到“1”的一个过程。
据了解,自新课改后,省教育厅共拿出了11套不同的高考改革方案预案。在经过多方专家讨论后,从11套方案中精选了3套,但几经考证,这3套方案最终被否决。2007年省教育厅结合原来的预案,又重新制订了一套方案,并将其上报给国家教育部审批,但最终又被否决。
方案首次“网上纳谏”
今年1月22日,《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公布,并征求各方意见。公开听取民意
2月25日,省教育厅在本报发布公告,将面向社会公开听证高考方案,并征集民意代表,成为首个将高考方案面向社会听证的省份。随后几天,省教育厅选出了18位民意代表。3月4日听证会成功举办。
4月23日,省教育厅再次针对高考方案听取民意,此次公布的方案是在听证会的基础上修改产生的。此时的方案已经接近最终的定稿。
方案公布
随后,省教育厅又多次组织教师专家对新方案进行论证,不断修改完善,并报送省政府和教育部审批。12月16日,2009年高考方案终于正式向社会公布。(记者张晓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