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高考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教育新闻 > 上海市

上海教育拨款年均增19% 高教毛入学率逾60%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12-23文章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徐敏

  年末,上海教育改革“重头戏”连连:地方高校基本完成2008—2020年发展定位规划,学科专业彰显特色,更好对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以及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市9个中心城区与9个郊区教育局签约,展开新一轮为期3年的对口合作,合作重点是大力推进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辐射……

  站在历史节点回望,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宏大乐章中,上海教育不断奏响华彩高音———提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理念,致力于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机会,办让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教育;自觉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教育发展与国家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对接;努力确保和增加教育经费的多元投入……

  提供优质公共教育199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次年又在全国率先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

  通过中小学“达标工程”建设、“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校校通工程”,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上海小学、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01年人均5.69、10.26平方米,增大到2006年的人均7.4、15.45平方米。进入新世纪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被正式纳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1996年,上海正式启动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建设工程。1999年,全市进入11所新建寄宿制高中和市、区两级重点中学的学生近 4万人,比1992年增加了一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二十年间,上海全面普及3—18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15年基础教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先进水平。

  “十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超常规的规模扩张。截至2004年底,上海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41.57万人,是 1999年的2.23倍。到2007年底,全市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更接近90万人(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48.49万人。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38.8%,增至2007年的逾60%。几年时间,上海跨越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目标。

  多元筹资投入经费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2007年,全市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431.83亿元,比1989年增加了近21倍,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达到283.33亿元,是1978年的138.21倍,平均年增幅达到19.09%。

  上海各级政府通过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读,逐步建立以奖学金、贷学金、学杂费、学费减免、困难学生补助等为基本内容的综合资助体系。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全覆盖。

  本市还打破传统的拨款运作方式,注重投资效率,于2003年6月成立上海申教投资有限公司,实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该公司承担了松江大学园区、第二工业大学新校区、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等建设任务,顺利解决了高校规模扩张过程中资金的来源问题,并逐渐探索出政府投入、土地置换、存量盘活、银行贷款、高校自筹和社会投入等多元化筹资模式。

  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上海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区联动”,即把大学校区建设与科技园区发展、公共社区管理相结合,进行资源共享、融合与转换,旨在将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上海高校已基本形成“2+2+X”的总体布局,即:东西相对的以复旦大学为首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和以上海交大为首的闵行科技创新区;南北相对的松江大学城和南汇大学城,以及多个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大学园区,比如融入嘉定安亭汽车城建设的同济大学嘉定新校区等。“十五”期末,上海又形成了直接面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临港新城科教园区和奉贤大学园区。

  2005年,上海正式批准上海宝钢、上海电气等5家单位为上海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7家单位为首批“上海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以联合培养研究生为纽带、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有了标志性成果。 (徐敏)

 

标签: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