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未来十五年建成高水平的财经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学校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推进动员部署、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等环节,全校广大师生将学习实践活动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对学校转型目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学校科研体制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认真分析科研在学校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围绕一个中心——以提升学校科研综合竞争力为中心,增强四个服务——科研为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经济服务,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各学院、研究院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活动覆盖全部教师的90%以上,收集有关科研方面的问题、建议、意见17类,150余条,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学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用科学发展的实践引导科研整改工作。学校通过“查原因、理思路、找措施”,将所有问题、建议、意见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归类,形成了解决“七个主要问题”,构建出学校科研发展长效机制的基本整改思路。即真正解决“一把尺子”衡量教师科研工作和如何调动全体教师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真正解决学校科研数量不足、教师科研热情和主动性不高以及高职称教师不做科研的问题,真正解决学校长期存在的科研激励机制弱化的问题,真正解决学校科研领域长期存在的“单兵作战”、形不成科研综合竞争力的问题,真正解决学院科研目标和定位不明确、重点研究基地布局和发展路径不清晰的问题,真正解决科研管理无“抓手”和校、院科研管理“权责利”脱节的问题,真正解决教师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学校服务社会综合能力弱、服务能力与学校在山西的地位不相符合的问题。
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在科研的建设和发展上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六个关系:第一,正确把握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只有速度和质量协调统一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第二,正确把握外延发展和内涵提高的关系。没有数量和规模,发展就是空话。但是仅有数量和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无坚实的内涵作为支撑,最终科研成果会犹如“豆腐渣工程”,徒有其表而坍塌。第三,正确把握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关系。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在人才培养的各个层次,有所侧重,形成优势;加强科学研究,就是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多出成果,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第四,正确把握个人与团队、基地平台的关系。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立重点研究基地,尽快形成学校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特色,构建“学院、基地搭建平台,各级团队合力攻关”的高质量科研创新机制,从而培养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推动学校科研总体水平和科研竞争力的提高。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