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 (记者 陈玲 通讯员 徐晓芳)昨日是我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而湖北高中新课改的帷幕也正式拉开。记者走访了一些高中,老师们反映,上课一天,课程的调整对教学影响暂时未显现,但教学内容的不同却非常明显。
课程安排变化不大
据了解,大部分学校对于新课改的施行第一感觉以往的“主科”减少课时,其他科目增加课时。
记者在汉口铁中看到,该校新高一学生课程安排表上显示为每天7节课,每周总课时35节,其中语、数、外三门课每门每周课时4节,一些以往认为的小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均增加了一节课。
该校教务主任汪婷说,按照湖北省和武汉市新课改的建议,第一学期开的课程都是必修课,新课改课时的安排和以往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教学内容增加
虽然课时设置变化不大,但老师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容增加了”。“由于必修课有两册,以前的高一第一学期所有科目课本共15本,但今年学生报名时领到了24本。”汪婷说。
另外,在一些具体学科,新课改课本采用模块的编排方式,在老教材基础上还相应增加了一些内容。如语文科目,除过去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以外,还增加了“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两个版块。化学课本的必修内容里,虽然将扩展的内容改到了选修课中,但必修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探究内容等较以往都有增加。
研究性学习退居“课外”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按照规定研究性活动必须占3个课时,但不少学校却并未正式安排该项课程。多数学校采取了变通的原则,将研究性学习的学时分散在课上一部分、课下一部分,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也将计入研究性学习的总学时,另外,学生的一些假期社会实践内容也成为该门课程的一部分。
“研究性学习课时比较多,如果全部安排正式课时根本不可能。”一位校长说。
教师上课须及时“刹车”
“老师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有准确地选择,知道什么内容什么时候讲最合适,是要精讲还是要泛讲。”汉口一所高中校长在听完本校教师一节物理课后说。
这位校长说,由于老师们担心有的知识课本没有,老师没讲,但高考会考到,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一些新课改明确规定属于必修课内容时,会出现“刹不住车”的情况,新的旧的都讲了,而且还讲深了,这样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速度。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表达了同样的疑惑,教学内容讲多少,如何讲,讲到什么程度,都会对后面的进度有影响。
有校长表示,新课改第二年,每个学校都将实行选修课和走班制,那时,对学校的硬件和师资都是一种考验,不过经过第一年缓解,多数师生到时应该都可以开始适应新高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