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教育新闻 > 综合新闻

国防大学教授张彬:直面现实传播鲜活的理论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9-09-17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未知

  当解放军301医院血液科护士沙薇薇查房时,躺在病床上的张彬,为了能回校上课,不断地与她“讨价还价”:能否把住院治疗安排在节假日,能否将化疗安排在寒暑假……

  今年57岁的张彬,现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少将军衔,教授、博士生导师,身患癌症依然忘我工作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教学传播第一线。“我是党的一名理论战士,不管我还能活多久,我都要在退休前不多的时间里,多为学员上课。”

  放不下的三尺讲台

  身患癌症的他想为学员多上些课。于是,他不断与医护人员“讨价还价”

  新学期倏忽而至。刚结束第8次化疗的张彬,这几天又开始忙着开学前的准备工作。面对记者,谈得兴起,他会开怀大笑,向记者讲解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死无法选择,我们没有理由愁眉苦脸地去面对……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神抖擞的汉子,正在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张彬就是这样一个极富感染力的人。他感染了别人,也感染了自己。

  这场病,让张彬平生第一次有了短暂停歇。1992年调入国防大学后,张彬的日历里几乎没有节假日:多数情况下晚上在办公室,双休日在办公室,寒暑假在办公室,春节还是在办公室。

  这些年,张彬始终用一位老首长的话警示自己:“教员是一个没有星期天的职业,八小时之内成不了好教员”。

  张彬的硕士生、空军后勤部司令部人事劳动处处长赵天谋记得:有一年春节,空军机关有位张彬的同县老乡,想让赵天谋出面请张彬坐坐。可是,当赵天谋按响张彬家的门铃时,家里始终没有人应答。打手机,手机关机,最后赵天谋在办公室找到了张彬。看着导师布满血丝的眼睛,望着办公桌边整箱的方便面,听着窗外喧闹的鞭炮声,赵天谋眼睛湿润了。

  走上教研部领导岗位后,张彬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外,驻队是他生活的另一个重要部分。2006年至今,他累计驻队教学210多天。即便在病榻期间,他还是坚持参加20余次学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

  去年3月,张彬在教学期间,多次感觉腹部疼痛,但他强忍着。一个月后,他在参加听课时,腹部疼痛剧烈。两天后,张彬被解放军301医院确诊为脾脏原发性淋巴癌。

  入院时,淋巴瘤细胞已侵入他的骨髓。医学上,这是一种治愈效果较差的疾病,需要连续接受至少8次化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而每次化疗,患者都会产生恶心、乏力、脱发等副效应,骨髓抑制时还要承受极度疲倦、长时间输液等考验。不少病人因而意志消沉,甚至最终放弃治疗。

  但张彬不仅扛了下来,而且这一年,他频繁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

  2008年4月24日,张彬住院的第7天,他反复与医生“讨价还价”,毅然请假返校,为部队中高级指挥员班讲授“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政治建设”课。那堂课,创造了他30年来的第一次:因身体虚弱,他第一次坐着讲课!因身体太虚弱,课堂上,他不断流汗。细心的学员记得,那堂课,张彬用了3包面巾纸。

  看到张彬忙碌的身影,护士们关切地说:“你哪是治病啊,分明是在拼命。”

  他的课学生最“解渴”

  在最高军事学府的讲台上,张彬始终跟踪社会热点问题,创新理论教学方式,让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员心中

  张彬始终觉得,当好国防大学的一名教员很难。因为,国防大学是最高军事学府,来此学习的学员都有较高的心理期待。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学员和教员基本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学员,他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张彬意识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照抄照搬不行,当“传声筒”也不行,必须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勇于直面现实问题。

  2001年,解放军总部赋予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一个课题,研究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问题。当时很多人表示反对私营企业主入党,而他却“逆流而上”,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出应当把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主吸收入党。他的观点当即遭到与会学者和领导的严厉批判,但他坚持将此作为学术观点保留。

  几个月后,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涌动,日趋多元的价值观对理论教学造成很大冲击。如何搞好马克思主义教学,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一直是张彬思考的问题。

  为此,张彬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和教法。在授课内容上,他每年都会更新课程内容,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法上,根据正军级、师团级等不同班次的特点,分别尝试小班化教学、课题牵引式教法、互动案例研讨、案例综合研讨等多种创新教法。

  在学生眼里,张彬的课从不回避现实矛盾,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他的课被学生认为是最敢于触及社会敏感问题、最“解渴”。他主讲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精神生活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等,无一不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但是,在张彬看来,一堂思想理论课如果不贴近现实,就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更不可能深入人心。

  为了把理论讲活,张彬经常深入部队一线或群众生活备课。2007年,为了讲好“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阶层关系和社会矛盾”,备课前,张彬连续两天近距离感知老百姓的现实诉求。那堂课,他从老百姓和政府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点、发展趋势以及对策,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

  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现实问题,让张彬成了一届届学员的“精神导师”。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一直是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张彬在医院化疗的同时,承担了“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社会控制”课的讲授任务。授课中,他聚焦贫富差距拉大、群体性事件等社会敏感问题,条分缕析,在军师职以上领导干部学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那堂课结束时,教室内掌声雷动。

  爱“较真”的严师

  其他事情都可以宽容,学术上的事从不放松要求,学生毕业论文中,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教员们说,张彬教学上较真,科研上同样较真。

  张彬的同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研室主任肖冬松说,他的书稿、文章、讲义,每次付印前,都要反复修改、校对,有时要修改数十次。

  在学员印象中,张彬的“苛刻”是出了名的。与每届新生第一次见面时,张彬一定会亮出“三条”:第一,学生发表文章不准署他的名字;第二,写文章搞研究不能有抄袭行为;第三,引用他人论述必须核对原文,注释清楚。

  在读研期间,赵天谋将一篇论述集体主义思想的文章送给张彬审阅。第二天,张彬先是批评赵天谋引述没有查阅原著,然后才肯定文章有新意。回寝室后,赵天谋大吃一惊:导师不仅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修改,而且对文中涉及马克思、恩格斯等论述,都一一查阅了原著,引述不准确的地方也都一一校正。

  看着导师修改后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标记,赵天谋既愧疚又感动。

  张彬是严师,也是“慈父”。前几年,一个京外学生陪老人来京看病,张彬不仅帮他联系好医院,而且还把自己当月一半的工资捐给他。

  今年春节,在京的学生相约去看望病榻上的张彬,并送给他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恭祝痴情岗位、倾情新知、激情施教、真情待人、通情达观的老师健康快乐!面对学生们的祝福,张彬平静地说:“这次生病,学校领导和同事给我很大的支持,你们也给我莫大的勇气,我没有理由悲观。”

  在同事、学生眼里,张彬是颗响当当的铜豌豆。然而,“铜豌豆”也有落泪的时候。因工作关系,未能给父母双亲送终,是他今生最大的遗憾:1991年父亲去世时,他在课堂上;2001年母亲重病时,他正在给军级领导干部战略班学员上课,等课程结束赶回老家时,母亲早已下葬。在一次座谈会上,张彬情不自禁地提起此事,哽咽了好几分钟。那是大家第一次看到他内心柔软的一面。

  在张彬的办公室,倚墙而立的一排书柜内,排满了马列全集。门背后的一张新学期课表上,一条醒目的红线牢牢地圈住10多门即将开讲的课程。

  这就是真实的张彬——一个30年始终坚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一线的理论战士。

标签:教育新闻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