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快速导航 投稿说明 学历验证 志愿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高考资讯 > 综合资讯

自主招生破冰六年 “小高考”渐成大气候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9-12-05文章来源:南方日报作者:谢苗枫

    推陈出新打破一考定终生,考生人数翻六倍

    清华大学等五所高校推出“五校联考”,北大、港大、航大联合招生,北大、同济大学接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进入11月以来,各大名校就纷纷到名牌高中进行宣讲,出台新一年的自主招生政策,逐步拉开了2010年自主招生的序幕。

    浅层的变化是,明年拥有5%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将从76所增加到80所,对比起2003年带有破冰意味的22所,更是翻了近三倍。而据教育部有关资料显示,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6年间翻了6番。

    更深一层看,当“自主招生”从陌生的字眼变成为广大中学、高中学生、高校所熟悉的专有名词时,各高校也不断引爆对一政策的深度演绎。

    在这些推陈出新的政策背后,不仅是一届又一届高三学生们赶考的步履匆匆,更是我国从整齐划一的“齐步走”招生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嬗变。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坊间争议也在不断扩大,但毫无疑问自主招生仍然是作为一个人才观念转变、摆脱基础教育应试倾向的有效途径,并造就了更多的“偏才”、“怪才”通过这一途径挤进了象牙塔。

  自主招生这六年

    从小众参与到大众聚会

    听宣讲会,比较学校、准备简历、填报名表、准备笔试……尽管离2010年的高考只剩下7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广东实验中学的小林已经不得不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名目繁多的自主招生上。

    虽是如此,文科成绩异常突出的小林仍对自主招生心存感激。因为作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之外的补充,自主招生更重视学生的特殊才能。

    据了解,2003年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其设立初衷就是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采取多元化选拔形式来弥补现行高考制度的不足。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过报名资料审核、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获得分数“优惠”、参加高考三关,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但举步之初,步子迈得并不大。如中山大学是广东最早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2003年开始,该校开始与广东周边5个省份的20多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合作,“但当时的规模很小,只有80个人。”该校招生办主任龙波说。

    “当时并不是很多中学对这个政策表示理解,认为保送就是保送,考试就是考试,担心参加了高考后‘加分’怎么体现。”该负责人说,但2003年尝过“头啖汤”后,大部分中学都“一目了然”,尤其是示范性高中,从年底开始到次年3月,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有的学生见面口头禅就是“你报了多少所学校”。“这段期间,很多名牌高中的学生都会陷入一股‘赶考潮’中。”

    今年年初,记者在华师附中也了解到,该校高三年级有个总人数为54人的班,就有50个人报了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华附一位学生说,现在班上已经有很多同学开始忙着写自荐信、找学校盖章、寄材料。

    “可以说,高校的自主招生目前已经比较得到学生的认可,在一种‘不妨一试’的心态下,这个制度已经从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小众参与的游戏,变成了大众聚会。”该负责人说,有的学生把这称为“小高考”,有的则叫它“练习试”。

  改革“溢出效应”

    高校生源大战从高一开始

    破冰六年来,自主招生力度不断扩大,而高考招生这潭“温水”也逐渐被搅热。

    据了解,在2010年高考自主招生中,教育部将在去年76所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的基础上,新增四所省属“211工程”大学,它们将主要面向本省进行试点招生。至此,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将达到80所。

    随着2010年高考进入倒计时阶段,自主招生的“生源大战”也早早“开锣”。清华、复旦等学校10月就开始公布各自的自主招生政策。当中最明显的就是报名时间的“提前”: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时间,前年是11月20日,去年是11月11日,今年则提前到了11月5日。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也不落后,自主招生的报名时间同样定在11月5日,每个学校都希望能“争先一步”。

    不仅如此,“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被名牌大学盯得更紧了。如北大从高一开始就掌握并跟踪广东几所著名中学的优秀学生资料。每年高考前,直接对这些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工作,游说他们报考北大。

    此外,招生简章中对考生的“要求”也逐步在“扩容”。在刚起步时,一般试点高校是要求考生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等,但每所试点院校的侧重点都不同。但最近几年,试点院校都增加了“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内容,如“90后”作家蒋方舟和初一过十级的小提琴手张天慈就是获得了60分的降分优惠,走进清华大学的。

    而教育部在改革之初设定的“5%”上限,也不断被捅破。为了让更多“优秀学生”能提早进入高考“绿色通道”,北大、清华、武大、上交大等在早些年就已经突破了“5%”的上限,达到10%左右。而在去年11月,教育部就明确取消自主招生“5%”的人数上限,这使试点高校可以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招到更多“个性相符”的学生。

  步子越走越大

    不拘一格选人才观念逐渐推广

    最近,北大推出2010年自主招生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被认为是自主招生的重大突破。而在最新的同济大学招生简章中,就明确将首次在上海地区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直荐生他们不参加同济大学组织的文化水平测试,通过专家审核后即可成为该校自主招生对象。步子比“有校长推荐但还需要参加面试的”北大校长推荐制走得更大。

    事实上,为了能让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走进高校,不少高校在“自主招生”上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如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就2010年高考自主招生考试提出了“五校联考”。笔试试卷由五校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命题,成绩优秀者进入五校错开的面试环节,由各自学校进行面试。“绝大多数考生将在本省完成笔试,只需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不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降低了考生在多个大学之间来回奔波应试的成本。”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介绍说。

    对于考试成绩,五所高校将结合本校特点,制定不同的通用基础测试成绩的使用规则,反映不同学校的选材理念。

    与此类似的,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香港大学早前公布的自主招生办法,就是“三校联考”:考生可在北京大学和北航两校任一学校提交申请资料,通过初选后,进入笔试。考生只要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申报三所学校的面试资格。

    而在主要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面试环节上,各高校也别出心裁地制定考题,让考生们无需准备也无从准备。“有的学校的面试官里还会有心理学专家,从另一个侧面去考核学生情商、抗挫折商。”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说。

    毋庸置疑,这些越来越创新的招考方式,使经过六年“试水”的自主招生,已经在普通高考之外撕开了一个“口子”,越来越多有着特殊才能的学生不再担心去挤唯总分论的高考独木桥。据统计,2009年通过自主招生途径入读北大、清华的学生已经占两所学校当年全国招生人数的1/3以上。

    “同时,它也使中学能够更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个性教学的突出,而不再是千篇一律。”吴颖民说,“我相信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人才观念也会最终被推广,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珍惜。”

  ■广东动态

    中大华工暂不联合自主招生

    对于国内自主招生高校今年纷纷出招选才,尤其是公众对高校结盟招生的称赞有加,不少人都对广东省内拥有招生资格的中大、华工是否结盟自主招生寄予厚望。对此,两校招生办负责人昨天均表示,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中大

    今年将适度加大自主招生力度

    从刚开始的小范围探索到2008年实行针对学科特长生开创的B类自主招生,中大招生办主任龙波,今年中大还将适度加大自主招生的力度,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人数将继续增长。本月底,中大将公布本年度的自主招生方案。

    对于数个学校联合起来进行自主招生,龙波对此表示肯定,但她同时提出,如果只是统一进行笔试,还需各高校组织认定和面试,则其价值会打折扣。“因此中大暂时不会参加有关的自主招生考试联盟。”

  华工

    2010年自主招生300多人

    华工招生办公室主任曾志新表示,该校暂时不会参加任何名校自主招生联盟。“自主招生的本意就是要体现学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对于目前的名校自主招生联盟,曾志新持正面评价。“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资源消耗”,他认为考生和家长反映的各校招生考试太多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是否参加自主招生联盟,华工仍将谨慎从事。

    目前,华工已经在其招生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自主招生实施办法,递交申请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10日。“名额会有增加,但不会很大”,曾志新透露,学校今年的招生名额维持在招生总数的5%左右,约300多人。

  华师附中校长:

    期待“北大计划”是高校联合招考的开始

    记者(下简称“记”):如何评价北大校长推荐制这一自主招生新制度?

    吴颖民(下简称“吴”):这肯定是中国高考制度中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变革,也是高考招录的必然发展方向。个人认为变革的步子还嫌小了,国际上中学校长、老师的评价和推荐对于学生入读大学起了重要作用,香港大学每年都给华附10个推荐生指标。华附每年有20多个学生入读北大,现在北大一年满算上才3人的量实在不算什么。

    记:北大这次新制度的推出获得的掌声并不多。

    吴:这是非常正常而且可以理解的。这么多反对的声音,最大的理由是“过去有教训”。因为之前实施的保送生制度出现了徇私的行为,或许应该说,社会对此制度是又爱又恨吧。

    钱学森在去世前经常提到的忧虑是未来中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在法制不全、诚信不足的情况下,选拔人才制度一放开就乱,一乱就收,这样不足以鼓励创新人才发展。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同样需要保留或创造一些特殊政策来避免过于划一的选拔对于人才发展的压抑。

  记:作为中学校长,您怎么看自主招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报考?会不会最终替代普通高考?

    吴:为了一场高考影响了孩子完整的人格,破坏了他们发展自己学术等多方面兴趣的机会,让人变傻,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也不是高考的目的。

    用自主招生替代高考,估计不会那么快到来,但自主招生在扩大是一个趋势。特别是对基础教育来说,这起码是把孩子们从18年只为一场高考的忙碌中解放出来的好事。即使现在的自主选拔制度未必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大学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将促进中学的改革。

  记:您认为高校自主招生还可以有哪方面的改进?

    吴:我们应该用发展的、改革的观点来看待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举措。自2003年至今,高校自主招生试点不过数年,这一招生方式还需要不断完善。

    此次北大让39所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未能与高校联合招考产生关系,让人遗憾。其实国内同一水平的著名大学结成联盟才是比较好的,因为目前这样每所大学独立做自主招生,资源付出很多,而对于中学生而言也是在各校自主招生考试里疲于奔命,各校分数成绩也不通用。我们期待“北大计划”是高校联盟的开始。(记者谢苗枫 张胜波 通讯员王丽霞 龚华萍 实习生张冰梓 统筹梅志清)

标签:高考资讯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