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赵晓霞 张意轩
嘉 宾:朱清时(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顾海良(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
朱鸿民(政协委员、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经过40轮修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于两会前发布。《规划纲要》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表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就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报记者采访了3位代表委员——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记者:《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对高校来说,如何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朱鸿民:之所以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况,单一的高校评估指标体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常常把“高校质量标准”的理解单一化,其实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衡量所有高校。这种评估指标体系往往使得大学发展目标趋同、招生专业趋同。
要避免这类问题发生,就要让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甚至不同的专业也要有不一样的目标,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朱清时:目前中国的高校多样性不够,一个现实原因是,只有走研究型大学的路,学校才能相对容易地申请到经费,结果造成学校想得到经费,就都往“研究型大学”的路上挤。
其实,我们不仅需要有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有教学型大学,高校应该各有特色。从长远来说,需要从制度上来保证,让不走研究型大学路子的学校也能得到发展所需要的经费,就不会出现争办 “研究型大学”的局面。
顾海良:要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就要体现出高校在类别上、层次上所应有的不同,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实现高等学校的多类型化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高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朱鸿民: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要改变这种现状,拓宽教育教学的方式非常关键。比如要从单纯的黑板灌输式变成启发、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拿我所了解的工程专业来说:一般大学生往往在大学三年级学完之后才接触专业训练,这有些晚,应尽早往前提;此外,要启发学生思路,不一定要给出固定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思索,这也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仅靠教育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和设计合理的资源分配制度。
顾海良:从学校角度讲,要有责任心,把培养大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这也需要国家在各个环节上加强改革,在人才选拔、培养和教师素质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些重大的变革。
国家在政策上要给予扶持,教师自身也要提高思想境界,不要总是把教育与钱结合起来,把教师的劳动和个人收入挂得太紧,专注教育是教师的天职。应鼓励大胆探索高等教育多元、多样的招生方式,形成有利于检验学生潜能的考试制度,选拔出综合素质好、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
期待高校去行政化
记者:有关专家表示,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您怎么理解?
朱清时:在我看来,高校“去行政化”是《规划纲要》的最大亮点。行政权力和教育本身是两码事,过去用行政权力主导学校的运作,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要真正让教育形成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的话,高校一定要符合它本来的发展规律,要“去行政化”,让优秀的学术力量来驱动高校运转,而不是用行政权力,这样学校才能散发出活力来。此外,高校要得到社会尊重,只能靠科研成就和管理水平,而非行政级别。如果都去追求行政权力,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顾海良:大学要回归本位,去行政化,需要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在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大学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改变当前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模式,改为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正确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切实保障大学的自主办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