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09年,中国有102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率接近62%,报名人数比2008年减少40万。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刚介绍说2010年全国有957万,比2009年减少约65万。也就是说,从2008年到2010年,减少的报名人数接近100万。
一方面人数减少了,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人数一再增加,2010年达到657万。这样,2010年平均录取率比2009年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2009年又比2008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2010年就达到68.65%,也就是说,10人里会有近7个人可以上大学。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丁兆林作如下点评。
丁兆林: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人数957万名,比去年减少约65万名,这是在2008年达到峰值之后,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
连续两年报考人数下降,似乎意味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拐点已经到来。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不久前表示,随着我国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一些大学可能离破产不远了。虽然这话主要是说给那些盲目扩张、身背重债的高校听的,国内名校目前还不用担心招不到人。
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个推进高考公平的良机。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说明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适时调整高考政策,也需要大学主动调整招生方向。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招生向发达省市和学校所在地严重倾斜,对考生众多的中西部省份,给的名额明显偏少。照此趋势,将造成大城市考生“吃不饱”,其他省区的优秀考生“进不来”的局面。如果再考虑到境外高校对大城市考生的分流,这种不均衡将进一步加剧。
推进高考公平,目前最应该做的,一是允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升学考试,二是大幅增加中西部等地区招生名额分配,直至按人口或考生比例确定录取名额。从现实来看,推进教育公平最迫切的,可能恰恰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这些城市,造成各地上大学机会悬殊的,正是高校对发达省份和所在地的严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