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由上海教委德育中心新出炉的调查报告显示,愿意帮助并能够循循教导学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很多知识和给予学生人生道路的必要指导的老师成为学生眼中好老师的首选。
这份调查报告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象是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商学院4所高校的2500名在校大学生以及460名中学生。
优秀教师的品质:知识渊博 、善解人意
报告显示,大、中学生普遍认为把“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学生”、“富有幽默感”、“和蔼开朗”和“专业技能强”看作是一名优秀教师最应具备的四个特征或四项品质。但他们对这四个选项的排序不同,大学生的排序为“富有幽默感”、“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学生”、“和蔼开朗”和“专业技能强”;而中学生的排序则是“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学生”、“和蔼开朗”、“富有幽默感”和“专业技能强”。在中学生和大学生关于教师最吸引学生的品质方面,主要的差距在于对教师“知识渊博”和“善解人意、耐心细致”品质上。39.13%的中学生认为后者是一个优秀教师最吸引学生的品质,大学生则未把这项看得很重;相反,有28.40%的大学生被调查者认为前者是一名优秀教师最吸引学生的品质。
遇挫折,近4成学生不愿求助老师
关于教师最应该关心学生哪一方面,半数以上的中学生最希望教师关心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是心理健康水平(30.19%)。比较而言,大学生则最希望教师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37.09%),其次才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8.85%)。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有60.47%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39.53%学生则不愿意。不愿意的学生中,25%的学生认为老师无法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好;22%的学生担心被老师反问时,自己回答不上来;21%的学生担心问题太简单或者上课讲过,被老师责备;16.5%的学生因为周围的同学问问题挨批,认为有的老师很凶、不友好,因而不喜欢问;15.5%的学生则认为有的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学生的错误,讲得太快,害怕听不懂。
接近一半的学生喜欢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老师交流,26.05%的学生则愿意以QQ、MSN、邮件等网络渠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19.43%的学生更倾向于以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和老师交流。
当中学生遇到挫折时,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三分之一多的学生不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大、中学生在该选项的比率上比较接近。明显地可以从中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社会独立性的增强,当遇到挫折时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的比率由中学时的65.22%下降为大学时期的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