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校长推荐”开始全国推行了,山大也跟风上来,并声称,“欢迎给我们推荐‘偏才’‘怪才’。”无独有偶,清华也推出自主招生计划,其中的“A计划”,针对的也是拔尖考生及“偏才”“怪才”。
喜欢“偏才”“怪才”,可以看作是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但从当初的充满争议,到如今的高调延揽,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
如同一个产业链,高校选人标准有着很强的倒逼性。因为有“一考定终身”,所以学子们便在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以书本、考试为中心。同样的道理,如果在产业链的上游,“偏”、“怪”成了“优秀产品”的标准,那传导到下游,学生们必然以此为取向,趋之若鹜。
更严重的问题是,尽管“偏才”“怪才”是少数,要想进入大学,大多数人还是要通过正规的高考。但正因占了一个“优”字,就会令学生们抱持着极强的投机心理。这就跟买彩票一样,反正没个量化的标准来厘定偏才怪才,说不定哪天主考官就认定我是这样一个人才了呢?
说到这,就要说一说这个“才”字,高校究竟应该是选“才”的,还是育“才”的?自从取消分配指标上大学,恢复高考以来,随着得以上大学的人数增多,高校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择优录取”成为一个必然选择,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当“择优”成了“掐尖”,还是掐既偏且怪的“尖”时,高校的定位就有些异化了。
试想一下,尽管高校将“偏才”“怪才”尽收榖中,但他们就不要参加四六级考试了?就不要上政治课了?就不要拿毕业证了?因此,高校更应做的,不是刻意挑选特殊类的人才,而是在高校这样一个更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努力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毕竟,评价是不是“才”,还要看离开校园后的表现。
在如今的背景下,这种努力掐尖的行为,还显现出高校的另一种思维——当高招进入“买方市场”,这或许就是高校的一种营销手段。近几年,高考生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已经遭遇到生源危机。尽管名校们尚未遭遇窘境,但“优秀生源”已经相应吃紧。因此,将许多现成的“偏才”“怪才”招录进来,再过四年,凭借他们的天赋,或许就会一鸣惊人,而这,便会成为高校以后招生的金字招牌。
总之,当应试教育的窠臼没有真正摒除,当高校还没有真的担当起恰当的责任,选拔“偏才”“怪才”怕是只能沦为竹篮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