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1位教授联名向校长建议,在北大率先试行“分数+面试”的高考招生方式——
北大教授联名建议改革北大高考招生方式,此事经多个媒体报道后,网上议论纷纷,更多的人表达出担忧之意,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实施建议。
正方:建议中学各方面留详细记录
“网易江苏南京网友”说:此法是可取的,但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情况应有档可查。本人认为学生在校的所有情况,其中主要是学生的每次测验、考试的成绩都应详细记录,品德评价、独立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及各种竞赛得奖情况、身体状况、体育成绩等都应有详细记录,这样才能全面衡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事实上考试和面试只是复核一下学生档案的真实情况。
“网易江苏苏州网友”说:对特殊人才(如偏科生之类)确有面试必要。
“网易欧洲网友”说:可以细化各科录取分数线,比如像文学创作的科目,写作方面超多少分以后,可以降低英语至多少分,可以降低数学至多少分……只有明白量化,才能降低腐败。
搜狐网友“必须的统一”说:高校录取改革势在必行!北大11位学者在此时提出这一思想,不仅体现了北大的民主作风,更是这些学者对中国教育的忧思,具有超前性,不仅有思想,也有具体实现途径,值得完全肯定!只有北大、清华等十余所左右的学校可以进行这样的试点,因为,他们的公信度更高。其他别的学校就千万不能给它们这样的机会。
搜狐网友“hawanthonys”: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招生单位还应参考中学老师给学生作的“过程性评价”,甚至是小学初中高中的综合评价。
搜狐“山东省泰安市网友”: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这个实施过程及结果,谁来负责,谁来监管——这是最重要的!!
反方:恐怕会变成了“拼爹”
新浪网友“chengjihong”说:高考是中国最公开、公正的一项政策,自主招生、专家面试、校长推荐等,只会增加学生上名校的人为因素导致的困难,又给某些人提供了腐败的机会,“唯分数”起码代表了学生的部分能力,可以从高考内容上进行丰富,应该全国统一。而不能每个学校各自为政,杜绝“有钱就能上名校”,坚决反对增加学生上名校的费用!
搜狐网友“嘻还你”说:教授们,省点吧,请扪心自问,研究生招生面试是否变味了?对选拔优秀人才有正面推动作用吗?
新浪网友“安徒生”说:招生以分数论而不是面试论是理性的胜利,以面试论而不是分数论是感性的胜利。面试和选秀差不多,但因为时间更短,误差更大,人为痕迹也更重。
新浪网友“阳光小波”说:增加面试环节只会增加腐败,恐怕会变成了“拼爹”。
搜狐“江苏省连云港市网友”说:我看不现实,很难操作公平。
中立:不怀疑真的但害怕方案异化
搜狐“黑龙江省大庆市网友”:我不怀疑以上教授的真心,但是,在中国这种诚信环境的情况下,你们几位教授敢保证方案能够不被异化吗?你们能敢保证北大的老师纯洁到与中国社会隔墙而生?高考制度确实存在问题,但这是目前中国最能体现公平的制度,如果这几位教授有兴趣的话,可以认真分析一下近几年自主招生尤其是保送的那些孩子的社会背景。
搜狐网友“12146287721”:不拘一格选择人才是对的,但这样的人才在现在的大学里能学到什么?这些教授有几个是给本科生上课的?还是先把大学老师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提高一下吧,省得改革又给关系户提供机会。(本报综合网易、新浪、搜狐网友发言)
北大教授及校长有意“新政”
11月5日,北大高松、张颐武、文东茅等11位教授联名向校长周其凤写信,呼吁打破 “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即在以中学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考生提交申请和多学科专家团队面试的环节,加强对学生求学意愿动机、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的考察,以此综合决定对学生的录取与否。
11月8日,周其凤作出回复,表示“来信非常认真,对现行招生方式进行了客观评价”。他表示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只不过“考虑到招生改革事关重大,怕考虑不周,因此向北大同仁和校友征集意见”。此回复及联名信一起,挂上了北大的校园网站。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大招办对此事回应说,教授们的观点、思想和智慧对于推动北大招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深受启发”。
高松教授表示,11位教授联名呼吁,是期望仍以现有的高考为重要基础,减少对基础教育的干扰。如果以“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招生试点,可以考虑取消目前采取的高考前的自主招生,以减少中学和考生的负担。保送和校长推荐的是非常少数的优秀学生,仍然可以作为一个渠道。但新的办法,如果经过试点证明其可行性和公平性,则可以广泛推行。
文东茅希望,如果北大推行这一改革后,能有更多的高校加入进来。“像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这些学校,都应该积极地采取这些措施。如果只是北大一家去做,其影响和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
北大教授的信(节录)
生源质量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对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下,高校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学生,面对少数虽然分数高但不一定适合本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淘汰,面对略低几分的优秀农村考生也爱莫能助,自然难以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水平……
尽管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但在达到一定分数线区段水平之后,高考分数在进一步的人才筛选和区分方面就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在高考分数接近的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尤其是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将是个人未来成长的重要因素……“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在全国高校招生方面也应该努力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北大教授联名信在川引发反响:
必须强调面试的专业水准
□四川在线记者 杨华丽
近日,北京大学11名教授联名写信给校长周其凤,建言招生制度改革。11月10日成都一名高校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提议对少数有实力的高校是可行的,如果可以实行得好,将是高校招生的一大进步。而受访的大部分中学教师普遍表示担忧,不知北大能否把握住公平。
高校管理者:
做得好将是高校招生的进步
成都一位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工作的老师表示,“加入面试后,人的因素就会产生更大变数,面试的内容、标准都显得尤为重要,对高校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中国是人情社会,考官也有个人偏好,完全公正难度太大,但如果能保证绝大多数公平、公正,同时又能选拔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生,就是可以考虑的。”
这个提议能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位高校管理人员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还不具备这个实力,它们受到太多制约,高中学校也有自身利益考虑;但是部分能把握住自己不受外界影响的高校可以争取更大的招生自主权,这是有利于选拔人才的。
这位人士同时指出,此事北大有“自我炒作的可能”,也许就是他们的决策层想实行这项改革,就借媒体炒热,为自己的新政把脉造势。
中学教师:
必须强调面试的专业水准和公平
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几位优秀的高中教师,他们普遍表示这个设想很好,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不知道北大能否把握好评价的标准和招生过程中的公平性。
成都某著名高中的语文老师罗晓晖表示,如果能公平对待所有考生,这个建议就很好。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能在招生中加入太多人为因素,因为人为因素越多,操作难度越高。“谁来面试,面试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如何才算选出了自己想要的学生,这些都是问题。”罗晓晖认为,要保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强调两个问题:面试的专业水准和选拔的公平性。
另一位教师杨群芳表达了相似的担忧,但比较乐观:比如有人担心面试对城乡学生不公平,如果在面试内容和标准上做些差异性调整,还是可以公平对待的,关键看这些细节如何设定、能否落实。
教高中历史的尹老师则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很多地方都可能出现更大的不公平啊,到时候说不定会更混乱。”她说,比如,农村学生普遍比城里学生见识少、与生人面谈的心理素质差,“往考官面前一站,一紧张,心理上先就矮了一截。”如果为不同地区设定指标,尹老师说:“高中也都是有升学压力的,他们难免不为自身利益考虑,北大能完全把握自己吗?”
学生家长:
那些教授太天真
“完全是忽悠,不过是让那些有关系的人更方便罢了”,一位高中生家长说,这个设想很好,但会引起社会普遍质疑,因为评价标准中的人为因素太多了。
“那些教授太天真了,在现在的制度下,我周围好多家长都在孩子高考前几年就动手找关系了,这个口子一开,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刚上初中的家长黄先生表示完全不赞同。他说,高考涉及千家万户,高考是目前为止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一旦加入人为因素,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的公平一旦失去了,整个社会也就崩溃了。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