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动态 > 教育新闻 > 综合新闻

加快拔尖人才培养 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0-12-27文章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未知

  加快拔尖人才培养 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记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

  教育部部长助理 林蕙青

  今年是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工作和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历史的新高度,指明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规划的总体目标与方向,突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这既为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今年也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实施的10周年。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计划,旨在“科学目标引导,增强协作创新,发挥团队力量,培育创新人才,促进学科交叉,冲击国际前沿”。10年来,在该基金资助下,有计划、有目标地支持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在国内外科技和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等学校承载着我国人才培养的重任,承载着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突出人才的重要地位,教育部于2004年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该计划包括“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实施帮助高校培养和聚集了大量人才,并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构筑了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体系。同时,以拔尖人才培养为核心,与高校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带动了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一、组织优势团队,面向重大需求,产生标志成果

  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资助了225个创新研究群体,其中高校获得122项,占总数54%。尤其在2009年,高校共有18个创新群体得到资助,接近总数的2/3。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下,高校团队坚持以科学的目标引导团队,以共识的方向凝聚人才,以创新的理念激励群体,持之以恒、勇于探索,在各自研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形成特色与优势,表现出了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应用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当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南大学“先进材料致密化过程的基础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于2004年获批立项,2007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的带领下,该研究群体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致力于特种粉末冶金材料设计理论及应用、显微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其代表性成果“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我国在航空制动材料方面的空白,为我国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化协同式空中交通管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于2006年获得批准,2009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作为空管领域第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该团队瞄准国家航空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和“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二、强化基础研究,推动科教结合,培育拔尖人才

  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核心动力,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高等学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都是将基础研究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从国内外高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基础研究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础研究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科学研究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的形成;(3)基础研究有助于保持和弘扬大学的优秀传统,有助于建立“学术为先、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因此,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形成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把科学研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实施有力推进了我国基础研究与拔尖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强强合作,实现了优势集成,为基础研究营造了相对稳定与宽松的环境氛围。同时,积极倡导高校师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激发了研究团队的凝聚力和内在潜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的中坚力量。

  北京大学“环境地球化学”是2000年获得资助的首批创新群体。在该基金的有力支持下,群体的核心成员和整个研究团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群体骨干方精云教授和带头人陶澍教授已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学军教授和徐福留教授等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兰州大学“化学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研究”也是获得首批资助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上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西部高校人才严重流失,优秀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兰州大学有机化学这一传统优势学科变得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过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给予了持续3期、连续10年的倾斜支持,培养和造就了以涂永强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青年队伍,使该学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促进交叉研究,提升原始创新,孕育新兴学科

  基础研究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其发展有赖于学科的渐进与交叉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极大地促进了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有效推动了原始创新,从而带动新技术的革命,催生新兴产业,这已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一直将促进学科交叉、增强原始创新和孕育新兴学科作为主要目标。以项目作为载体,为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科研人员搭建交叉研究平台,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不断激发新的思维火花,产生合作创新的研究成果。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丰富、人才密集、思想活跃等特点,这为高校承担创新群体基金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得交叉研究成为高校创新群体的显著特征之一。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研究”创新研究群体是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第一批创新群体。该群体在选择主攻方向和设立具体研究内容时,注重开拓新的领域,强调成员间的合作与优势互补,通过开展项目显著推动了电化学、理论化学、化学催化和结构化学等学科的交叉,不断培育出新的方向。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研究”创新研究群体也是首批获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通过多年的努力,该群体的研究方向和目标逐渐优化,群体成员在国内外学术影响逐渐增强,不仅在物理学科,并且在相关的化学、材料和生物等交叉科学的研究能力与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加强管理创新,推进体制改革,构建创新文化

  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是影响国家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战略资源,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已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计划,创新群体基金从设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遵循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地实施了“3+3”和“3+3+3”的资助模式,改变了原来我国人才计划的短期效应,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人员的自主发展和潜心研究,建立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新模式。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转变了高校传统的小型、分散研究模式,促进了不同院系、不同学科间研究人员的合作与交融,从而更好地适应“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与组织管理的需求。同时,通过创新群体的建设与发展,营造了“团结协作、务真求实、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推动了高校科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改革与创新的紧密结合。

  过去10年,是我国教育和科技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我国优秀人才辈出的10年。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实施的10年间,产生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科研团队,探索出一套科学管理机制,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未来10年,将是我国教育和科技全面改革与发展的10年,也是国家人才需求和国际竞争更为激烈的10年。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抢占人才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为迎接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奠定基础。强国须先强教,强教必先强人。我们正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结10年来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以及其他人才计划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未来10年教育和科技的改革与发展,继续加大我国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氛围,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强校、人才强教的战略,加快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为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