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摄氏度,昨天,在京城入夏以来的最高温下,2011年高考揭开大幕。今天,高考顺利进入第二天。
高温熏烤着奋笔疾书的考生,煎熬着翘首以待的家长,牵动着社会的神经。然而,作为曾经的高考生和记录高考的见证者,我们却想泼点冷水给它降降温:考场非战场,参与皆赢家;高考本寻常,何不笑迎之?
诚然,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宏观层面讲,高考这项国家级考试理应受到高度重视,需要保证各环节工作万无一失,以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然而,对作为个体的考生来讲,高考真就这么重要吗?
当下,高考录取率节节攀升,高考竞争实质是名校之争、专本之争。今年高考全国平均录取率预计将超70%,北京、上海等地比例更高。然而,进了名校一定更有前途,本科一定好于专科吗?
成就人才不但看智商,更看情商、挫商。进名校只说明智商较高,而情商和挫商却未必。知识爆炸的新时代,大学教会我们的很多知识三五年就会过时,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落伍。以与新知联系最紧密的IT界为例,39岁就成为世界首富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是哈佛肄业生,缔造奇迹的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只上了半年大学,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的母校全国排名可能连前20位都进不了……
说到底,大学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参与了,努力过,付出了,就了不起,就是赢家。成功的关键不在高考,而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即使考中“状元”被明星般追捧,三五年后又有几人记得?发挥不理想怎样?人生是场漫长的竞赛,不到最后时刻难见分晓。如果对名校实在向往,那也大不了从头再来或考研、留学。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不相信有一流的人才,只相信有一流的努力。”
可以预见,成绩揭晓后,几家欢喜,几家失落。不管你是否如意,都让那喧嚣去吧,还生活于平静,葆有内心的安宁和纯净,拍拍尘土,继续前行。
高考终将过去,人生刚刚开始。让它成为我们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记忆吧,让我们多年之后仍能笑说:“那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