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10月7日电 在高考的压力下,田间劳作已经离广大高中学生越来越远。沅陵县第一中学为学生开办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高中生深入到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劳动,还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学习生猪饲养、果木栽培技术等课程,在快乐中长本领。
"城市里的孩子对于田间劳作知之甚少,甚至很多农村的孩子在内心也极力疏远劳动,根本不懂得农业劳作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而劳动技能必将伴随一生,因此我们意识到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迫切性。"沅陵一中校长周树生谈起设立校办农场的初衷时表示。利用沅陵县多山的特点,县政府将一座170亩的青山划拨给学校,建立学校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学校依据地形和教育功能将其划分为生产区、生活区、活动区、教育区和休息区,并开辟校外劳动蔬菜基地、养猪场、劳动实践灶台等区域。
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农村食用菌栽培技术》、《柑橘栽培及嫁接技术》等教材,聘请了农技师为学生讲课。"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凭借校外劳动基地平台,将课程学习与学生自身感兴趣领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内在发展动力与农村需要的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前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农活,学习之后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哩!"高二学生谭嘉笑着说,"我们在果蔬基地学习嫁接和采摘,以后我买菜总是能挑到最好的。"师生参与的食用菌培植技术取得了成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学生们跑了几百米就大汗直冒,气喘吁吁,身体素质还没我好。"50多岁的老教师张远周说,如今的学生们身体素质差是普遍现象,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影响,这也是学校设立农场的重要原因。学生陈凯霖说,自己和许多同学一样从来没有使用过农具,刚开始用起来十分蹩脚,但慢慢地掌握要领后就轻车熟路了。
许多高校都反映,近年来入学新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不少高校甚至降低了军训的强度和要求。沅陵一中在解放初就提出过"书本、笔头、锄头"的口号,多年来不断开设农学实习基地,校办农场的设立就是为了给广大学子提供锻炼的平台。
周树生告诉记者,许多学生从内心疏远农村疏远农业,这让他很担忧。"我们处在山区,发挥山区的农业优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没有对农业农村的感情,不可能做到。"
学校确立了"以社会为背景,以实践为基本途径,以自我教育为主要方式,让学生懂得爱家乡,爱国家,学会做人,做真正的人"的教育工作总体思路,让学生参加活动,亲近自然。
一位学生在劳动日记中动情地写道:劳动不仅是身体与外物的较量,更是心灵的涅槃,课外实践让我真正懂得了劳动的光荣,它带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让我明白了挥洒汗水的意义。 (完)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