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各高校也已将创新作为引导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2012年,各高校都在创新上苦下功夫,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
用科技创新“飞天”
近日,教育部组织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曹喜滨教授团队主持的“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项目榜上有名,这是1998年该奖项设立以来哈工大第三次获奖,也是我省唯一入选该奖项的高校。
哈工大是我省服务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阵地,除了在“神舟”系列飞船中有突出贡献外,在微小卫星民用航天领域也在追求领先。在微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到“试验卫星三号”的研制历程中,创建了跟踪前沿、自主设计、联合研制、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的研制新模式。开创了我国微小卫星发展的新局面,缩小了与国际的技术差距。
“试验卫星三号”总指挥、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校只有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才能占领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高校不仅应该是基础研究、战略性大科学的研究基地,更应该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和创新工程项目的研究基地,是高新技术开发和知识创新的源泉。
用制度创新“支农”
2012年,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提出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计划,东北农业大学成功跻身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0个试点单位建设行列。
东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坚持立足龙江,面向三农,服务“寒地黑土”大农业。正式启动以来,坚持把专家服务站建在村里,把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把新品种撒播到试验田里,建设了4个综合示范基地、6个特色产业基地和8个科技服务站,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郑秋鹛说,“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三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可以推动学校管理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为提升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
用模式创新“育人”
2012年9月,18名特殊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了,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是我省第一批民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黑龙江东方学院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五所民办院校之一,首届18名乳品工程专业研究生,将在黑龙江东方学院、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乳品企业的共同培养下,度过两年的学习时光。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赵奇表示,民办院校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推动科研、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社会力量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民办学院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资格,意义非同寻常,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学位制度的变革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创新,民办教育应积极探索实践“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用方法创新“塑魂”
我省林业特色专业院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庭贫困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较高。东北林业大学不仅在物质上帮扶,还在精神上关怀,学校开创了“主题推进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根据大学生成长和教育规律以及不同阶段学习生活的特点,在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中确定相应的教育主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重点开展“励志成才教育”。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国春说,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精神上的关怀和物质帮扶同等重要。通过“主题推进式教育”,开创了帮扶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帮困、精神扶贫、成长助力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贴近学生生活。
作者 衣春翔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