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常春藤名校之富举世闻名。2007年,捐赠基金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名校增加了14所,达到76所。首屈一指当数哈佛大学。据美国媒体报道,哈佛的捐赠基金累计已达349亿美元,耶鲁捐赠基金有225亿、普林斯顿有158亿。这些巨额收入部分来自富豪校友的捐款,部分来自基金的投资收益。在这些名校坐拥巨额财富的同时,美国高校的学费却在飞涨,过去5年,美国大学学费扣除通胀因素后上涨了35%。近日,这些名校的巨额财富在美国引发争议。
争议的焦点并不在于名校有钱,而在于巨额捐赠收入前所未有地加剧了少数精英大学和众多普通大学之间的等级分化。这些名校不仅有钱吸引明星教授、让捐款者子弟免试入学、建立新的尖端科研实验室、盖起光鲜的新校舍,还有财力资助那些中上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前不久,哈佛大学决定放宽助学金发放范围,那些年收入18万美元的中上等家庭的学生也可受惠。哈佛此举对那些低收入家庭学生比例很大的公立名校形成了很大压力。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就感叹,一个家庭收入18万美元的学生上哈佛,比一个家庭收入9万美元的学生上伯克利花的钱还要少,他真希望自己也有这份财力。而更多的美国普通大学则在为日常教学经费的捉襟见肘发愁。
这些富豪名校挨批评,还在于对巨额基金使用不当。过去十年中,这些有巨额捐赠收入的名校,大多雇佣了高级基金经理来投资对冲基金或其他高收益的私营证券,结果形成利滚利、钱生钱。捐赠收入越多的大学,圈钱越容易。而它们真正用于发助学金扩大招生、吸引师资、研究开发等学校开支的比例却极低,大多不到5%。批评者不客气地指出,捐赠者所以愿意大笔捐钱,是因为捐赠基金都免税,因而这些钱不能完全算是学校的收入,部分是属于国家的、纳税人的和每个家庭的财富,取之于民,理当用之于民,而高涨的学费却挡住了更多低收入学生的改变命运之路。
这次美国名校挨批,折射的还是普通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在任何国家,教育公平都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美国,教育更是通向成功与财富的必经之路。但学费的高涨使得教育资源自然向富人倾斜,这种起点的不公平直接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吃亏的,无疑是那些贫困群体。这也许是美国精英大学理财时需要更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