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留学人才我们不能忘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钱学森(1955年回国)、钱三强(1948年回国)、李四光(1950年回国)、华罗庚(1950年回国)、黄昆(1951年回国)、赵忠尧(1950年回国)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学者、饱学之士,满怀献身于新中国科学事业的报国之志,克服重重阻挠,从海外回到国内,从零开始,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队伍,全身心致力于国家急需的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他们作为真正的科技领军人物,在科研一线身先士卒,堪称新中国一代科学巨擘。
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一提起他们的名字,国人无不肃然起敬。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如何才能出现更多的科学大师领军人才?我认为:
第一,尽快改进和完善科技评估体制。对科研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是完全必要的,但当前的一些评估由于其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过多强调了成果的数量,忽视科研产出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干扰了科研的秩序,其导向有可能影响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所以一些专家甚至发出“与民休息三年,三年不评估,三年没有会”的呼声。
要想成为大家,需要与不同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国内现在由于体制和评价方法的原因,真正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并未形成,科技资源在促进学科交叉方面的作用并没有真正显示出来。科技领军人才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攻克某个难关,获得某项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智慧和方法对整个人类和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目前,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往往没有按照需求配置合理的科研团队,影响了科技目标的实现和杰出科学家的成长。
第二,建设有利于科学大师成长的宽松环境。重大创新成果造就科学大师,而大成果产出必须要有一个学术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有一个静心搞学问的氛围,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科学大师的成才都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他们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并获得重大成果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的浮躁风气虽然有所好转,但对那些具有创新潜质的科学家,仍难以提供宽松、相对自由的科研环境,而由于某些原因不敢挑战权威,在学术机构中也存在一言堂现象。
第三,研究并完善科技资源的分配机制。纵观近年来学术界科研经费争取情况,大体分为这么三类,一是直接参与经费竞争,真正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或国际科学前沿领域的科技目标开展科研工作;二是与他人合作或响应科研机构的部署,为学科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科技发展目标争取项目经费;三是纯粹为了自己和同事们的生计,把争取经费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第三种情况显然缺乏对申请项目所应承担的责任,也难以对开展的科研工作进行系统规划。
第四,尽快解决科技队伍结构的失衡。人才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能够引领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尤为缺乏。何谓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先在学术水平上必须是本领域公认的、成绩卓著的专家学者;其次必须具有良好的“学术眼力、管理能力、人格魅力、胆识魄力”等综合素质,能够带领一支创新团队,不断取得创新突破,推动和引领该领域的发展。后者正是领军人才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差别之处,也是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的必要条件。
在发达国家的科研队伍建设中,特别重视“帅才”的选拔,一个“名帅”就可以带领一批人员进行一个方向的研究,甚至建立一个研究所。比如,德国马普学会下属的研究所所长基本上是本学科领域的有较大影响的科学家担当。除了重视科学家的遴选外,也对技术支撑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大部分均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另外,支撑队伍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即便是在基础性的研究所,支撑和服务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也可高达40%—60%。研究机构的这种队伍结构,或许是提高原始性创新性效率的有效形式。(白春礼)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198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作博士后和访问学者。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