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北京迎来了一个地道的“留学周”。先是美国6所私立高中来京面试,随后82所美国高校到京开说明会,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也在周末火爆开幕。三场“原汁原味儿”的留学盛宴彻底点燃了京城学子留学的热情。他们的到来也意味着又一轮留学旺季拉开了序幕。
曾几何时,“出国留学”是多少人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海归”又是一个多么值得骄傲的称号。从国外学成的人才带着“海归”的光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跨入理想的单位。
可如今,“海归”成了“海待”,昔日值得炫耀的资本在找工作时也难以给自己的履历加分。曾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然而,仍有大量前赴后继的留学大军在不断涌现。现在,留学已经不再是有钱人和好学生的专利,日益平民化的趋势让很多家长都为之所动,于是,一股低龄留学热正悄然兴起。
出生于1988年的张瀚波去年4月就从老家宁夏的高中退学,踏上了留美的征程。在纽约一所语言学校攻读了一年半的语言后,他在今年夏天拿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分析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高二时远赴他乡,一年后顺利取得了上美国一所大学的资格,但张瀚波并不满意现在的成绩。今年8月份,他回国参加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举办的托福班,目的是希望在下次托福考试中考出更优异的成绩,申请一所更好的大学。“我的目标是明年申请到全美排名前30的大学。”他告诉记者。
高中留学为“节省时间”
“高中就出国是为了节省以后奋斗的时间。”对于高中便留美,张瀚波有着他自己的理解。他告诉记者,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高三这一年在国外进行语言培训,然后读美国的大学。“总觉得国外大学的证书要更硬一些。其次,在国外可以接受全新的东西,可以认识很多国家的朋友,可以开阔眼界。关键的是,节省了奋斗的时间。”张瀚波认为,与其读到大学再出国读研,还不如尽早融入西方的环境。“这样就比别人快了一步,在以后的竞争中更有优势吧。”
与同龄人相比,张瀚波多了一份沉稳和成熟,属于那种心里很有主意的孩子。当别人还在踏踏实实地念书考试时,他已经开始计划起自己的将来了。他告诉记者,留美计划并不是父母提出来的,早在他上高一时,他就和父母提出了要出国留学。“我妈妈不放心我那么早出去,想再过一年。”说到这些,他显得有些遗憾,“如果早出去一年,会节约很多时间的。”
为出国先学会了做饭
张瀚波在高中时英语成绩很不好,他自己评价为“不好到不学英语的程度”。他说,英文水平决定着你在国外的生活质量,包括交友、学习等等。“英文不好周围人就会远离你,但如果英语好别人就很乐意和你交谈。”张瀚波说,在美国,他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障碍。因此,在到纽约之前,张瀚波在学习语言上下了很大一番工夫。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向姥姥讨教了做饭的手艺。“在外国的中国学生,多数都是自己做饭,不仅省钱,还吃得惯。”张瀚波说,临出国前,他从姥姥那里成功“偷师”,学会了做水煮辣子鸡、炖羊肉、醋熘白菜、糖醋鲤鱼和香菇油菜。“虽然会的不多,但总算饿不着了。”张瀚波笑着说,如果不是出国,说什么他也不会学做饭的。
在美国人的厨房里学习
《北京人在纽约》中曾写到:假如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假如你恨他,那么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初到纽约,张瀚波没有感到人生地不熟的惶恐,也没有体会举目无亲的孤单,因为在这些尚未触及到他心灵的时候,条件上的落差首先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他所租住的“寄宿家庭”有三层阁楼,一层是客厅,二层是卧室,三层是储藏室。客厅中央摆着一张破旧不堪的沙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12寸的电视。昏暗的灯光、简陋的家具、狭小的空间,让张瀚波产生了种错觉。“我是到发达国家了么?是到美国了么?”张瀚波久久都没缓过神。
第一天到美国,第一次走进美国人的家庭,他有些失望。“这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张瀚波告诉记者,更让他难忘的是,到美国后的第一个晚上,他是在房东家的厨房学习的。“因为家里没有书房,也没有多余的地方让我学习。”于是,还没来得及感受孤独和思乡,张瀚波立刻投入到了学习中,他说他那会儿只有一个目标:好好学习,赶快搬走。
2个月后,张瀚波在离学校更近的地方租了间房子,新的住所离学校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最大的改变是“计划时间”
在生活、学习压力都很大的纽约,留学的日子却教会了他“计划时间”的本领。“在国内,什么事我都没操过心,但在纽约,从电话费、电费、水费到房租、看病,都得一个人搞定。”张瀚波说。如今,张瀚波养成了一个“毛病”,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先计划。
在纽约读书时,他每天都给自己列张“时间表”,从早上到中午再到晚上,每个时间段做什么,时间表中都要详细地写明,做完一项勾一项。“因为事事都得靠自己,所以必须要有计划性,要不然会耽误很多时间。”
时间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刚到美国不久,张瀚波因发烧需要到医院输液,但是当天的课程又不能耽误,于是他上完课就跑着到那家医院。“在美国看病是要预约的,我和医生约好了就要准时到,否则没人等你。”他说,来美国后,最大的改变便是对时间概念的认知。
除此之外,钱也是张瀚波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我在美国的日子里,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今天花了多少钱,这节课花了多少钱,我学到了什么。”据他介绍,他在美国那所语言学校一年的花费大约有40万元人民币。
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后,父母、同学都说张瀚波变化很大。“以前觉得学习是给别人学,现在没人督促我学习,因为我明白了,学习是给我自己学的。”张瀚波还向记者透露了他的小梦想,毕业后,他想到华尔街证券所工作。他说:“纽约是个优胜劣汰的地方,不是享受生活的地方,你必须努力,才能在社会上站有一席之地。”这个爱国的小伙子还表示,如果能留在美国工作的话,积累几年经验后还是要回到祖国的。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