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又到了,有些考生高考后可能要考虑出国留学,部分高一、高二的学生也开始为高三毕业后直接出国做准备。在整个留学申请过程中,高中生要做什么?刘奕晨等几位成功申请世界名校并即将出国的高三生建议,留学申请最好亲历亲为,参与越多越好。
高中毕业于景山学校的刘奕晨,成功申请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还获得了42000美元的奖学金。他说,只有自己亲自参与的这份申请才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如果什么事儿都推给中介或由家长代劳是对申请不认真,这样美国大学也不会对申请人认真。
亲历亲为使考生在申请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北师大附中的耿然今年8月就要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生物专业。第一次写申请文书时,她有一篇文章写自己有什么样的精神,可到了指导老师那儿马上被否定。老师说,有什么精神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参加什么活动体现出来的,而是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即使非常平凡的小事儿,也可以学到些东西,并且要有思考。大学看重的是考生能否在日常生活和所拥有的机会中学到东西,同时也看考生是否会学习。活动中的思考和学习是美国院校招生人员非常重视的部分。经过这次申请,耿然觉得自己不再只是闷头学习的中学生,变得成熟了许多。她提醒打算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平常做好记录,这样申请时找素材会比较方便。
亲历亲为使考生不断挖掘自身优点,让国外学校看到其学习潜力。4个月后将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的贺梦石,写申请文章时不断思索国外大学想要什么。他想申请的是生物工程专业,要体现科研能力,于是在申请文书中写了高二时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做生物防治实验的经历,简单写了实验的初衷、过程、结果、反思和从中学到的东西。他用这样一个小的科研实验,体现自己的科研能力。他建议考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录取委员角度审视申请文章有什么不足,还有没有可修改提高的空间。文章要做到近乎完美,让录取委员感到该同学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新东方前途出国资深留学顾问周容表示,国外学校一般要求申请考生投1份简历,写3篇小短文和3封推荐信。这些文件的文字加在一起不过3000多字,却决定了考生最后的去处。考生看到这些文字数量的时候并不害怕,他们害怕的是真正开始写作时的无从下手。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考生参与整个申请过程,通过对过去的反思找出自己优秀并自信的亮点来,会使他们明白通过努力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