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提交

200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选大学就是选就业

高考资讯网  更新时间:2007-12-14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未知

 
  观念革命一: 职业规划要从高中做起

  观念革命二:选大学就是选就业

  观念革命三: 不要迷信大学综合排名

  观念革命—:职业规划要从高中做起

   当我告诉你职业规划从高中做起时,或许你心里在嘀咕:高中?这么早?是不是太超前了?

  不,从高中做职业规划没有超前,并且是不能再晚了!

  目前,多数人都是大学才开始做职业规划,也就是说多数考生或家长有这样的一个误区:挑大学→选专业→职业,即学生先选定大学和专业,然后进大学读书,在毕业时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 
     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存在很大的弊端。

  智联招聘网2005年曾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在职人士为对象进行了一次调查——“专业选择对就业的影响”,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个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另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反悔率如此之高,也反映出在当初专业选择中存在普遍失误。

  很多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没有仔细考虑到以后的职业问题,盲目地挑学校、选专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面临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本专业将要从事的职业不适合自己,或者不喜欢将要从事的职业,于是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于是有30%的大学生毕业时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2007年麦可思零点调查)。

  要想避免这种结局的出现,必须从大学以前就树立职业规划的观念,即:选职业→选专业→挑大学,从高中就开始考虑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目标,选择职业所要求的专业,根据就业信息选择有此专业的大学,在大学里准备知识和能力、考取相关证书、进行实习锻炼等,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顺序才能让你有备无患,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职业规划不能晚于高中!越过职业规划的专业选择,难以取得成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方向的专业,才是考大学成功的第一步。

  在大学扩招以后的中国,攻占一所大学并不困难,有分数就行!难的是毕业时攻占一个好的职位。

  做好职业规划,抗拒“大学生就业寒流”,从高中开始职业规划!
    观念革命二:选大学就是选就业

  我的大学我当家!

  没错,你的大学你当家,可是市场要当你的家!

  通过观念革命一,明确了职业规划从大学之前做起,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你会觉得“好,我找到正确的起点了。 
     可是怎样走呢?”聪明的你也许立刻想到:

  做职业测评,根据职业测评的结果做选择;

  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航标,根据理想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擅长的技能可以比别人更占优势,根据自己的长项选择;

  对于你的想法,我很遗憾的告诉你:这些都不全面。

  职业测评,不可依赖!

  职业测评通过对测评者的全面测试,来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从而更加合理、准确、科学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它普遍应用于中国人才选拔和招聘方面始于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和个人选择多元化的时候,职业测评逐渐走向中国市场,并为大家所认可。近几年来,很多大学都推出了“大学生职业测评”服务系统,通过设定的题目,检验大学生的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以此来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职业测评的流行,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人格素质与职业的匹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是,职业测评不能在大学才开始做:专业已定,测评晚矣。于是,有些高考生或家长将此当成“法宝”,在选择大学时,完全依据职业测评来选择专业,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将来对职业不感兴趣,从而增加事业的成功率。对于这类群体,我们称之为“任性”的求职者。

  这种“任性”的求职者,就业成功几率是不是一定高呢?

  你不能对一纸试卷有过多的期望,职业测评根据你的自身特点和主观愿望判断,无法让你实际考查真实职业客观环境、更没有考虑社会对职业的需求程度,如果只是限于对职业测评之后,就盲目得出结论,对职业、大学和专业做出错误选择,这种“任性”的后果只会是使自己学不到社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难以为社会所用。

  因此,做职业测评,必须有考察职业环境和就业信息配套。

  我的理想定职业,No!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父母老师教育“理想是人生的动力,是人生的领航灯,要有理想”,我们自己也制定了大大小小无数个理想,如“当一名科学家、当一名工程师、当一名教师……”,当我们做职业规划时,这些理想一下距离我们很近:理想是否能实现,很大一部分决定于你选择的大学和专业。举个例子:你的理想是当一名中学教师,那么选大学时你可以选择师范院校,并根据你想教授的科目来选择专业。经过四年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毕业时你就可以应聘教师岗位,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种以理想定职业的做法,从个人角度讲,能够顺利实现人生理想,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收获和身心的愉悦,容易得到人生满足感。但现实地讲,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如果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不匹配,以致毕业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连起码的就业都实现不了,那么再远大的理想也只能是空谈。

  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周围的人说:“其实我原来的理想是做……”,理想不能实现,与职业规划、就业市场、个人期望值等多种因素相关。

  因此,做职业规划时,个人理想可以作为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但不可以完全以理想来定职业规划。

  我的爱好定职业,No!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使你专注于所从事的事情,并且有所成就,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重视兴趣的因素。在填报志愿或准备找工作的时候,你也许会说:“平时我喜欢做……,所以我选这个专业。”

  在对你的这种思维进行评价以前,请允许我先说一则网易教育频道报道的事例:北京某高校一女孩高考时根据兴趣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可她进入大学时间不长就想换专业,原因是她对计算机专业已经没有了一点兴趣。经过仔细询问,老师才发现她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缘于对电脑游戏的喜爱。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业余兴趣不等于职业兴趣,消费兴趣不等于生产兴趣,偶尔做一下喜欢,也许天天做年年做就烦了。

  此外,兴趣具有易变性,特别是在青春期。有时候你的兴趣只是一段时间内的感觉,会随着时间改变。你非常喜欢也非常投入的一件事情,也许一段时间后你不再感兴趣。但是职业具有稳定性,你不可能根据兴趣把工作经常换来换去。因此,你的职业规划不可以跟着业余兴趣走。

  我的擅长定职业规划,No!

  经过上面的分析,你也许会说:“既然不能跟着兴趣走,那么根据我擅长的来选择,总可以吧?”

  的确,你的长项可以使你比别人更胜一筹,但是,在职业规划上,你要小心“英雄无用武之地”。有这样一个“看仓库的大学生”:

  胡良奎是学广告专业的,当过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副会长,在大学里是个才气纵横的另类人物,简历中,他声称著有长篇小说一部。其实,他去年在合肥曾找到过几份工作,最高的一份给他1400元/月,但他觉得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至少也值2000元/月。此后他从合肥辗转来到广州,又从广州、福州、深圳一路辗转来到佛山。广州不少广告公司只给600元/月的底薪,深圳的一些广告和销售公司更狠,底薪一分不给,只拿业绩提成。他两手空空来到在佛山打工的父母身边,进了一家鞋厂。现在,他的工资是每月800块钱。(2006年4月6日《南方周末》)。

  在上述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词语:“才华横溢”、“擅长文学”、“本科学习广告学”,但是像这样一个大学生最后不得不在鞋厂谋生,月工资800元,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胡良奎并不是个例,实际上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当中,很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每个大学生都不忘记在自己的“擅长”栏里尽量多写几项。

  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你的长项哪怕再优秀,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在做职业规划时,“我擅长”并不是一招“杀手锏”,你的职业规划也不可以用“我擅长”来定。

  经过上面的分析,你也许会迷惑了:“那我该怎么办?我的大学谁当家?”我们的回答是:

  没错,你的大学你当家,可是市场要当你的家!

  零点-麦可思报告揭示,在现在“就业难”的呼声下,竟然有很多企业聘用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一些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抱怨每年收到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简历,但专业对口、符合要求的人才却很少。也就是说现在的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从就业和长远角度来看,选择专业包括将来择业关系到人生发展的问题,考生确实需要未雨绸缪。只有根据职业供求状况和对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预测,确定大学、专业和职业,才有利于顺利就业,找到“好工作”。相反,如果任性而为,凭着对理想、兴趣、爱好、长项等的感觉选择专业,忽视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那么就业难的结局不可避免。

   观念革命三:不要迷信大学综合排名。

  高中新生入学时,很多学校都会摆出“高考荣誉榜”,张贴本年考取名校的学生名单,你是否也曾经在名誉榜前流连徘徊,羡慕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个名校”?几乎每个高中生心中都有“名校情结”,你肯定也不例外。 
   每年高考前后,网上的“大学排名热”都会急剧升温,“最新中国大学排名”、“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07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等名目繁多的排行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排名,认定“名校”、“名牌专业”。

  考上名校,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荣誉心,而且很多人认为考了名校肯定就不用愁就业,于是家长鼓励、学生决心“非名校不上”。

  但事实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吗?

  小锋6年前在高考中一举成为普兰店市的理科状元,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在北大期间,小锋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大五时,他所学的专业向两个就业方向发展,一个是预防医学,一个是卫生事业管理,武小锋选择了后者。2005年7月,小锋顺利从北大毕业,获得了北大医学学士学位。小锋陆续跑了北京市多家卫生医疗单位,却因没有北京户口而未能如愿。为了留京,小锋到一些小的医疗卫生单位求职,结果还是屡次遭拒。

  2005年7月底,小锋被迫离开北京回到大连老家。小锋到大连的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进行“集中应聘”,结果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小锋回到家乡,每天在家串糖葫芦卖。(2001年1月13日 《沈阳今报》)

  “北京大学”,小锋的这个大学标签可以算的上中国的极品了,但是他找不到工作、在家卖糖葫芦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反省:读名校,能让家长有四年的荣誉,四年荣誉之后谁来为人生买单?事业是一生的长跑,读名校充其量也只能称为短时的成功。

  不可否认,名牌名校的确有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但是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考大学的最重要目的还是找一份好工作,有个人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可是,当就业成为最大难题时,名校毕业生和普通毕业生都会处于无业可就的边缘,麦可思调查显示科研实力强的名校在本科就业率并不占一定上风,如果不是为了考研、出国或做学术,名校的训练未必能满足就业市场。

  因此,从就业的角度讲,抛弃“名校情结”,按照市场需求,务实选择自己分数段中就业质量最高的高校和专业,才是明智之举。

  观念革命,势在必行!

  站的角度对才能看得真实,凭借本书给你搭就的正确角度,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地解除困惑,信心百倍地做出正确决策,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确定你的职业方向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现状,这样你才能高瞻远瞩,更好地看清形势,选准目标。

 

标签:辅导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教育新闻Education News
高考资讯Entrance Information
高校招生College Ad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