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试题 > 高考辅导

攻克高三语文薄弱环节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2-22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作者:未知

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级教师 曹保顺

  目前,各学校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1月30日,石家庄市高三年级进行了2008年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考试(简称质检一),它以高考大纲为依据,以高考试题为参照,以摸清底数为原则,因此试题出得朴素自然,不加雕饰,总体上难度不大。分析这套试卷,对高三学生来年的复习与备考有很多启示。

■四个方面进步显著

  曹老师介绍,通过试卷可以看出和平时考试相比,这次考试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能力训练方面考生正答率都有了不同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基础知识分数提升。第一大题考查了常见字的字形、常见的成语、常见的病句和语言的连贯等,和2007年高考试题的考点是一致的。平时这4个考点答错者颇多,正答率一般都在50%以下,有的考生甚至“全军覆灭”,而这次质检一考生的正答率分别为78.6%、93.5%、80.5%、86.0%。如第1题字形题,重在考查音近与形近致误两大类,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其中A项中“旋律”、“食不果腹”中的“旋”“果”,命题者分别命制为“弦”“裹”,B项中“三部曲”“不计前嫌”中的“部”“计”分别命制为“步”“记”,C项全都正确,D项“偶尔”“家具城”中的“尔”“具”分别命制为“而”“俱”。在这次考试中,选择A项为4.5%,选择B项的为12.9%,选择D项的仅为2.7%。正答率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

  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在第二大题科学类阅读中,选择了方舟子2007年11月28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为什么绵羊不是绿色的》文章中的一部分。方舟子是著名学者,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这个材料可以说选材时尚,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但这类文章专业性强,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形象、生动,阅读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平时出现的错误也较多。而在这次质检一中,除了第5题要求选出“作为哺乳动物不把自己身体的颜色变成绿色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正答率为47.8%外,第6题“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和第7题“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正答率分别为93.6%和67.1%,阅读能力较前有所提高。在第三大题古文阅读中,古文材料出自《隋书·卷七十三》,仍然为史传类散文,主要人物樊叔略,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官吏。三个试题分别涉及文言实词、筛选信息、内容概括三个知识点,这也是以往考查的薄弱点,这次正答率也分别为94.6%、89.4%和72.4%。

  审题意识较前加强。在作文考试中,题意就是考试竞争的主要规则。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应把题意作为一项指令,作为一种限制,这样才能求得考试的公正、公平。也正因为如此,历年的《高考大纲》都把“符合题意”列为基础等级中的第一项要求。尽管如此,在每次考试及作文训练中,偏离题意者却大有人在。在这次质检一考试中,要求以“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尽管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且写作范围较为宽泛,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为妥当地处理作文题目,围绕着题目及中心进行选材立意,审题意识较前有所加强。

■暴露五大薄弱环节

  毋庸讳言,这次“质检一”考试也暴露了考生的不少薄弱之处。假若这些薄弱之处引不起考生足够的重视,势必会在高考中影响自己的成绩。其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古诗鉴赏。古诗鉴赏选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这首诗是诗人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友人之作。其中第(2)题为:有人评述这首诗的尾联说:“泪岂可寄?然无理之辞,却独有深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加以分析。该题答案为:同意。泪,这里是借代修辞,指思念家乡、怀念友人的孤独愁苦情怀,希望通过本诗向远方的朋友来倾诉。绝大多数同学不能答到点上,反映出对古诗理解的薄弱。

二、名句填空。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有的考生不能够背出,不能得分;有的考生答非所问,不能得分;有的考生虽能背出,但对里面的生僻难写字书写有误,或添字漏字,因此也不能得分。

三、文学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著名作家王小妮的散文《湖泊》,其中第15题要求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第2句为:德意志啊德意志,得到了意志,丧失了激情。但该题答案拟定为:肯定了德国人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并有切实的行动;同时也是对一些中国人任意破坏祖国美好自然资源的做法的讽刺;表达了作者痛惜之情。曹老师认为,这个答案并不确切,它并不是对这个句子含意的理解,而是表达了作者情感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好多同学得不到应有的分数,反映出包括老师在内的大部分学生对此考点的模糊认识。

四、语言运用。第18题考查给一则新闻材料拟标题,要求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有的同学所写内容和新闻材料无关,有的不能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第20题考查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有的考生不能正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思路受到限制,因此失误很多。

五、作文选材。这次“质检一”作文,尽管能够围绕文题“珍藏”选材立意,但选材较为陈旧,或者是用别人用滥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或者是对任何父母都适用的对子女的爱。另外不少考生构思一般,语言平淡,因此得分也不高。

■根据题型改变战术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同学们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注意改进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题型具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试题。要重点抓文章思路,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特点,能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才能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体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层次关系,不至于在作答时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特点,阅读议论性文章重点抓中心句、分论点句及文意转折句,散文要重视其中的抒情议论句和使用修辞格的句子。现代文阅读答题原则是“答案多在原文中”,考生应能从原文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但仅对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照抄照搬是不行的,有的题要求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名句填空题。在重点掌握课本中要背诵的名句名篇外,同时也要兼顾课外那些千古传颂的、最经典的句子上,尤其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默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语言运用题。这是高考命题人求新、求活、求亮的密集区,它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此在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应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材料,以综合运用为考查导向,进行针对性语文素养训练。

  写作部分。(1)平时要多读一些书,而且留心处处皆学问。要懂得思考,要不断地积累,不管出什么形式的作文,只是形式的问题,能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在于平时的调动积淀,展示才华。(2)考场中文笔要好,就要平时有思考,认识问题深刻,不能太肤浅。如果认识太肤浅,不管出什么样形式的文章,也是肤浅的。(3)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4)加强思想修养,进行思想感情训练;(5)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标签:辅导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