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政策因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尽管录取工作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实行远程网上录取,但具体录取办法如院校录取批次的划定、艺术类和体育类等的分数线划定、考生档案的投档方式等,则由各省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因此,广大考生、家长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好招生政策,对填报好高考志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出版的《2008年山西省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一书,是指导广大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最为有效和实用的指导性读物。
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选专业并非选职业
首先,目前很多高校按大类招生,在培养中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学生毕业后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从事相关领域的许多工作。其次,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的,在校学习的某一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涵盖了若干行业的职业,有些职业用到的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多一些,有些用到的很少,更何况,要从事某一领域很专业的研究工作,还有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所以,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培养学习方法和训练思维模式。
选专业应重兴趣和志向
首先,选择专业时兴趣爱好、个人志向是第一位的,不能赶时髦、奔“热门”,要知道,所谓的“热门”与“冷门”是相互转化的,今天的“热门”,明天就可能变成“冷门”,若一味追赶“热门”而不论个人的兴趣所在,学起来索然无味,自然学不好,将来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正确处理地域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同时又有弱势学科,如果能考取一个自己喜欢、师资力量又强的专业,那么即使学校名气不是很大,或者学校地理位置稍偏一些,也是值得的。本科毕业后,研究生更换高校招牌,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确处理兴趣与专业之间的关系
每位考生都希望能被录取到理想中的大学和感兴趣的专业,但在录取实践中这种情况很少,只有少数高分考生能如愿,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讲,兴趣爱好和被录取的专业之间会形成较大的反差。当专业和兴趣发生矛盾时,为了能争取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即使将要录取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考生也要毅然放弃兴趣,重点保证录取。青年人的可塑性大,兴趣爱好也是不断改变的,是可以重新开发和培养的,随着生活、工作阅历的延伸和拓展,青年人会展现出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些专业即使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可怕,关键是要对学习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意志和毅力,要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对一个人大脑和智力的开发、思维方式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过程。其实,生活当中,人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与自己在大学里的所学不一致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警惕专业分数级差造成的高分落榜
若考生的档案已投到所填报的高校,还不能认为一定能被录取,因为各高校还要对已投档的考生有一个分配专业的过程,即每位已投档的考生还面临一个二次投档(专业投档)的过程,若考生专业志愿填报不当或不服从专业分配,则还是要落榜的。按教育部规定,专业投档(专业分配)也分三种模式:专业志愿优先;成绩优先;分数级差。每个高校采取哪种方式安排考生专业,由学校选择,各个高校在本校网站或招生章程中都要公开相关政策规定,请考生务必注意。就这几年情况看,大多数高校采取分数级差方式安排专业,专业分数级差一般在3分至10分之间,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注意学校公布的专业分数级差。
案例 在2006年浙江传媒学院理科录取中,浙江传媒学院的录取线为529分,考生张某高考总分为534分落榜。考生和家长多次到省招办信访处反映,经招办工作人员复核浙江传媒学院录取结果,学校退档合理,考生张某高分落榜属正常现象。
我们来看一下考生张某高分落榜的原因。
经查,浙江传媒学院按级差法分配考生专业,级差值为3分,这意味着在分配考生专业时,对于同样一个专业,若有几个考生分别以不同的志愿顺序同时选报,则第二专业志愿应将总分减去3分、第三专业志愿应将总分减去6分,然后与第一专业志愿考生进行排序录取并分配专业。而该校录取到最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剩两个计划,有三个考生成绩分别为张某534分(信管专业是第三专业志愿)、李某531分(信管专业是第一专业志愿)、王某529分(信管专业是第一专业志愿),按级差法,考生张某总分应减去6分,实际参加分配专业的总分为528分,均低于另外两位考生总分,所以考生张某落榜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