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脚步的一天天临近,尽管寒假刚刚结束,但众多2009年备考生已经开始焦急地选择相关的考试用书。与此同时,市场上涌现了许多关于中高考“考点”预测的书籍,如《高频考点》、《考点透析》、《考点预测》等,众多的选择,不菲的价格,让考生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
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图书大厦辅导书专区,见到很多选购课外辅导材料的学生和家长。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冲着广告中所说的高命中率来的,一位正在挑书的高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听说这本书去年命中不少的题,我想过来看看,要真好就买一套试试。”一位今年将要参加中考的女孩,也在这些材料前认真挑选,问及她是否相信所谓的命中率,她说:“有点信吧,现在这么多辅导材料不好选,不如就买个命中率高的。”
书店的管理人员表示,近来这些辅导材料卖得都非常好,很多家长和学生就是冲着“考点”的命中率来的,尽管价格有点高,但是每天都能卖出几套。
●质疑:辅导材料所说的“考点”命中率是否可信?
面对不菲的价格,也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发出质疑:“广告里面说可以有80%的考点,是不是真的呢?我想买,可太贵了,要是买了没用不就白花钱了?”
对此,北京新干线学校特聘专家、北京考试院高考试卷评析课题组负责人董晓平表示:中高考“考点”是客观存在的,其依据就是每年的考试大纲。分析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有一些知识点考试的频率较高,且每年的中高考命题都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为专家们预测“考点”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但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高三的栗瑞莲老师说:“不论何种形式的备考书籍,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对过去考点的一种总结和归纳,而非对即将到来的中高考的预测。所以,说某本书以预测‘考点’为特长,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从理论上讲,每个知识点考与不考的概率是均等的,不可否认,有的知识点在中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些——即所谓的‘高频考点’,但至于2009年中高考是否会出现这些考点,却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高考专家、北京人大附中的王金战老师也认为,尽管高考中有很多无形规律可以把握,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以概率的方式说明辅导书有多好是不科学的,并不能以某一年的命中率说明今年就一定会考,只能从规律中把握重点去复习。
●如何选择这类书籍成为关注的焦点
“不可否认,市面上的确存在一些质量还不错的教辅书籍,它们也对考生成绩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讲,在选择这些书的时候,往往是盲目甚至是轻率的。”北大附中的栗瑞莲老师说道:“建议考生在选择教辅书籍的时候,多征询自己老师的意见。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到了考前这最后一个学期,考生手中的备考资料应该已经比较齐全了。这个时候,建议考生跟老师密切配合,相信老师,也相信自己,从容面对,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复习。”
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认为,家长选择资料时一是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学生哪些学科急需提高,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料;二是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复习资料;三是选择的资料要有针对性,如北京考生就要选择以北京考纲为依据编写的学习资料;四是选择学习资料时最好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
●专家建议:仅抓考点不全面,应强化自身薄弱点
关于备战中高考,从具体“考点”入手进行准备是否科学的问题,人大附中的王金战老师表示,对于今年高考的学生来说,第一轮复习应该已经结束了,正要展开的是第二轮的综合复习。在这段时间,考生应关注的是自身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追逐所谓的热点问题。“比如说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一般考生都是做不出来的,非常难,如果现在基础还不是很好的考生就不应该放太多精力在上面,而应该针对自己已经有所掌握、但还不够熟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确保拿到分数。”
北大附中的栗瑞莲老师说:“学习应该是一个系统、连贯的过程。人为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分割,把系统的学习内容分割成所谓的‘考点’,是违背学习规律的一种做法,因而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学习不应该是功利的,考试亦不该如此。建议考生静下心来,回归课本,踏踏实实从书中寻找收获;盲目地追求终南捷径,必将导致南辕北辙。”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