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家长、亲戚朋友的期望,同学之间的竞争,对自己前途的忧虑……这些,均是困扰高三考生的压力来源。第一次模拟考过后,在拿到成绩单的一刻,不少考生坦言“压力比以前更大了”:考得好的会担心成绩有“含水量”;失手的更怕“高考也失手了咋办?”眼看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一个半月,这“临门一脚”该如何踢?考生们心急如焚……
拼弱项丢强项项项皆失
“弱项不弱、强项更强”一直是高三老师对考生的复习效果期望。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这“最美好的期望”却令学生肩上的压力“百上加斤”。就读于广州起义路某高中的高三学生盈盈就曾在QQ签名上如此“立誓”:目标———数学140分!冲啊!
为了联系盈盈,记者可真费了不少工夫,从上周六上午开始打电话一直打到周日下午,她家人不是告知她去了补习班、就是去了图书馆自习,每次都与记者的来电“失之交臂”。“快要高考了,孩子的时间是‘针插不入’啊……”接电话的盈盈爸爸李先生如是说。
日前,记者终于与回家吃午饭的盈盈通上了电话。一开始,电话中的盈盈语气还很轻松,在谈到模拟考成绩时,她还大方地告诉记者:“考砸了,只有400多分,没上本科线。”记者问她有没有自己找原因,盈盈还笑着说是数学没考好,语文的作文又跑题了。
“我有点偏科,理科一直都比较弱,特别是数学,为了让数学变强,这学期开始,我每天都用5个小时来做数学题,‘一模’前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复习数学,没想到考试时还是有很多题不会解……连最有信心的语文也考砸了……接下来都不知道怎么复习好……”说着说着,这位老师、家长口中的“刚强班干部”却“哇”的一声痛哭起来。
临高考拼时间“针插不入”
广州真光中学的高三学生小李给自己订下了一个时间表:早上5点起床背1小时英语单词、1小时历史;中午做10道数学题后才吃饭;晚修两小时必须完成一套试卷:周一、三历史,周二英语,周四语文,周五数学;晚上睡觉前再用1小时背英语单词、1小时背历史……周日全天补习。
记者算了一下,除去吃饭和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外,小李一天休息不到6小时。据小李妈妈吴女士介绍,为了坚持每天中午做10道数学题,小李常常饿着肚子放弃吃午饭,有一次差点昏倒在厕所里。“儿子性格倔强,谁劝都不听,现在只能期望高考后再给他好好调养身体。”
据记者观察,小李班上50个学生中,像他一样给自己订下“铁人”时间表的还不少。他的同桌阿黄就在课桌上贴了一张编排得密密麻麻的复习计划表,完成一项就打一个“钩”。小李告诉记者,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都在暗中“较劲”,他可不能输在后头:“别人复习10小时,我就复习12小时,越到最后关头,就越要拼时间!”小李说。
为就业“有保险”定位名校
近年来,大学生找工难的新闻不绝于耳;今年的金融危机,更让大学生的求职路“雪上加霜”……这些,高三考生们都看在眼里。“连大学生找工作都难,更何况考不上大学的人?所以,要读就读名牌大学,就业才有保险!”在越秀区起义路某中学读高三的静敏这样对记者说。
据静敏介绍,早在高一的时候她就给自己作了一个详细的“规划”:高一保持全级前10名,高二争取进入文科重点班,高三模拟考一定要过重点本科线,高考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目前为止,高一、高二的“目标”静敏已经全部完成,而且在前不久的“一模”考试,她也得到“漂亮”的600分,接下来只要继续再接再励,她没准能赢个“满堂红”。
然而,离“最后决战”日期越近,静敏却越感“吃力”。“‘一模’后我就失眠了,脑里全是考试时的情景,挥之不去。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又梦到高考失利,吓醒了,之后更是一夜难眠……”为此,静敏还特地去看了校医,医生的诊断是:压力太大,精神过度紧张。
“现在我只能靠安眠药入睡。”静敏坦言,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并未能为她打上一支“强心剂”,反而令她的压力与日俱增。“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学……全世界都在看我,这次我不能输,也很怕输……高考‘一锤定音’,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她说。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同学的竞争、老师的叮嘱、家长的期望,再加上媒体的过分渲染,使得高三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始对高考成败的严重性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28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梁瑞仪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对高三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要消除考试焦虑和学业焦虑,考生必须用科学的对策进行自我调适。
“考上理想的大学并不是高考的完全成功”作为高校教师,梁老师接触过不少以优异成绩考进大学,却最终因为一时的飘飘然、抵受不住诱惑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位的学生。她认为,高考不但考知识,还考能力和心态:“高考的成绩不会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但是你的信心会影响你事业的前景”。
对于学生的考前焦虑,梁老师建议,考生平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给自己积极暗示,写一些鼓励自己的字条。在过于焦虑时,考生可放下手中的作业,抽时间和同学、好友交流,和家人倒苦水,要把内心的压抑及时地宣泄化解在萌芽状态,而不要闷在心里。“考不好并不意味着自己的价值、生存发展条件和前途都没有了,因为还有很多人生道路可以走,考好了也要做好尽快投入大学生活的准备,使下一阶段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记者 陈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