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各科考试结束,全国各省市高考生面临填报志愿的关口。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及专业?如何权衡冷热门专业和高校的选择?如何把握各自省市的志愿填报特点?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到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处长杨怀珠于2009年6月11日(周四)17:00-17:45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为考生解答志愿填报中的各类疑惑。
主持人娄雷: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娄雷,您现在关注到2009年高考志愿填报特别节目,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会继续和大家共同来关注全国的志愿填报,我们将会邀请最有名的专家做客聊天室和大家共同分享他的经验。今天做客嘉宾聊天室的嘉宾是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处长杨怀珠处长做客聊天室和大家交流。
杨怀珠:各位网友下午好,各位考生下午好。
主持人娄雷:高考之后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填报志愿,民间有句说法,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其实还是有道理。您先跟我们大家说说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有多少事情需要我们关注,比如重视高校的招生章程等等,给我们大家总结一下您的经验。
杨怀珠:根据我自己在高校12年工作经历还有20年招生经历,我体会到考生学得好还要报得好,这样才行。但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报志愿的时候,无论是考生也好,还是家长也好。比如今天早上,学生是570的文科,他的第一句话,我的孩子喜欢北京外国语大学,能不能去。我说你这句话不对,首先看高分估分是什么位置,你要学的学校是什么位置,能不能挂住它或者能不能进去,这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问题第一个考生定位,位置定了以后,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一般来说,比如我的书上,我写的一本线参照系,一本线每年变化,最重要试题难度在变化。当然计划、报考人数也影响它,最重要的因素是试题难度,试题难了,录取线下来了,录取线下来的原因是大家考得低了。如果试题容易的时候,就上来了,一个高都高,录取线也跟着上。但是你注意考生与考生之间的间隔,区分度基本保持不变,我们是录取,是选拔,按计划录取一阶段。刚才说的定位以一本线为参照最准备的。
比如刚才的考生文科570,在山西根据我了解的情况,高出一本线的增量才是决定你是否录取的最重要的东西,底下别问,大家都有,都有等于没有,这是相对的。所以一定要定位定准以后,再筛选学校,由高到低排下来,从曲线图一找,把能去的学校筛出来,在能去的学校里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状况,未来职业倾向性,综合因素,在能去的学校里选择去,这就对了,必须用录取数据研究它,在能去的学校里再去。
那位考生家长问我,北京外国语学校,孩子特别喜欢,我说不对,北大、清华大家都喜欢,都想去,但是能不能去了,就是刚才两个问题。一个对考生自己的定位,你要去的目标院校今年录取线可能在什么位置,要预测它,根据往年三到五年录取数据,分析波动规律,根据今年考完以后,大家感觉难了还是容易,一考下来的时候,跟人家预计的就差了,这个时候对心里有一个打压,如果大家一考以后,考了都挺好,心理状态就变了,原来期望值就变了,原来600分是山西大学,实际上你还是那个水平,你高了,别人也高了,我书里专门提到了试题难度对考生心理有一个打压作用,冲击非常厉害,根据多年招生经验,后来突然发现,有一年录取线涨了以后,600分的考生不少,试题难度一降低,整个大家考得好,高出期望值,录取线也涨了,录取线一涨,他不知道录取线涨了,光知道自己考了,原来定位是山西大学,一看过了600多,不去,去北京大学,还是这个水平。这么一闹,尤其高分都冲上去以后,最后高分都下来了,要理智一点的。如果试题难度增加,下来了,大家考得低了,录取线下来了,大家受到打压了,都害怕了,不敢报了,其实这个时候谁胆大,谁拿住。都不敢报了,本来报北京某个学校,不敢报,实际上还是那个水平,就回来去差的学校,结果别人就报上去了,这是很有意思,我书里专门写了这章,考完以后,对整个大环境必须考虑一下,根据周围考生比你好的,差的,他们的估分在什么位置,他们有什么感觉,一些细分尤其高分段,试题有区分度,山西2003年、2004年、2005年一本线以上的都是136、137、134,突然发现这个规律,很有意思。绝对数不一样,相对数一样。到2007年一本线变成十几个、20个,没有难题,好学生成绩拉不起来,分布曲线高端段人少,特别好的学生和稍微差一点的挤到一起,阶段区分就不好了,对高分段考生就不灵,区分很有意思,原来在大学学物理,数学学得很多,统计物理,量子统计,统计方面的东西很多。
我这本书是数学物理方法很多,就是实践应用,最后统计、分析、概括,根据招生经验一体会这个东西都出来了。再加上我在高校教了12年书,高校的情况我也清楚,现在学生选专业看名字,看专业名字,名字好听的、专业好听的,他就选。不是去读书,他要看这个城市好,到那里去热闹一点,他是这个意思,很多家长犯这个毛病。我自己原来也犯过这个毛病,考研究生,第一次考我们老师的川大,肯定没问题没有去,过了十年我后悔了,当时弄到北京,过了十年又后悔了。应该上那个地方,我们老师的学生、博士到北京,就没问题。我姑娘2000年当时也想去北京,后来我想想不对,我说先转到川大,去那个专业弄好,研究生到北京,本科出来一看,北京瞧不上,出国就走了。现在在北京搞宣传,挺好。我们打排球一样,为什么第一下不投过去,他没有机会,这个机会可能会失败。就弄个二传到位,二传调整战术,找机会,人生路子也是这样,不可能直打直,选报志愿也是这样。刚才说的定位,报志愿,定位定准,估分也好,留出一定的安全区间,估分也有误差,误差存在有正的。不让你高兴,少了怎么办,报志愿必须想少了怎么办,都想好的,出现意外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估分误差正常按正负十分有的可能正负15分,你估了570,你的估在560到580之间。山西报志愿本科生两批,第二次三批,第一批和第二批分A类,B类,现在投档方式全国变了,今年18个省市平行志愿,成绩优先。还有几个省市,包括山西,第一志愿安全志愿优先方式投档,二三四按照分数优先或者平行志愿方式投档,两种方式不一样。山西用这个方式,志愿优先,高分考生报不好,可能落榜,后面用平行志愿的方式补偿一下,这是兼顾到各个不同分数段考生的利益。这样下来第一批A类,第一批志愿文科98%,理科97%,告诉我们第一批关键是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录取概念97%、98%,第二批志愿总的概率加起来是2%到3%,对1B类有一个问题了,第一志愿录取率文科、理科都在8%左右,都是执行第一条一本线,1A录了一部分,1B类少了,学校就选了,集中每一个位置,二三志愿就起作用了,一志愿命中率就低了。二类还是同样的,一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二三四志愿按照分数优先,平行支援投档。二志愿文理科学科录取是80%,为什么第二批低,因为第二批招生数量大,考生多,考生分布密度大,这种考生集中在一本线和二本线35%的区域内,这个区域考生密度非常大,跟一批不一样,一批曲线拉得长,考生密度比较稀一些,密度低,报的时候区分度好一点。二批比较难报。
刚才说的关键是定位,定位了以后,在选报的时候,第一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二三四志愿是参照志愿或者分数优先,这样的话有一个问题。关键是第一志愿,还有第二个问题,二三四志愿怎么选,因为第一志愿的志愿优先投档,二三四志愿和第一志愿有的书说拉开一定的梯度,不对,一志愿志愿虽然有梯度了,但是满了,就不要了,这个志愿是无效志愿。第一志愿不满,经过预测,才有可能有效志愿,有效志愿还不行,能不能投档,你的成绩必须达到投档线,第一批志愿1A,1B的志愿,第二批志愿的2A、2B,这四个第一志愿必须拉开档次,必须覆盖到你所估分的误差区域,这样才对。比如刚才的考生570,他的成绩应该在550甚至560到580之间,1A选择的原则就是可以冒点险,570甚至575选择学校,经过预测以后,他的录取线可能低于570,570有可能高出一本线,一本线就是545,高出一本线20分,今年的录取线可能低于一本线15分,1A冒点险,1B第一志愿和平行志愿拉开十分,1B第一志愿高出一本线5分、6分,2A第一志愿就可以选择它的录取线接近一本线左右,这三个拉开梯度,刚好覆盖你估分的误差区。如果成绩开了,就对号入座。报志愿归根结蒂是逻辑推理过程,掌握院校招生政策,省里招生政策大前提下,把它熟悉好,根据往年的数据情况,自己对号入座,按照一定的原则,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1B是1A的补充,2A又是1B补充,这三个第一自然必须拉开梯度。1A、1B、2A、2B必须有梯度。如果出来成绩,高了走你上面,低了走中间,再低走下面,就完了。
还有一个问题,有些考生,现在主张报志愿宁愿第一志愿低一点,也不愿意要二三志愿,因为二三志愿是别人没有去的,没有报的或者缺档是两种原因,第一太好太热没人敢报。第二太差太偏没人愿意报,别人不愿意去,你一看也不愿意去,这就是逻辑推理关系。宁愿第一志愿低一点,也要选第一志愿,这是我选的,后面参照志愿或者服从分配根本不用选,就是调过去,愿不愿意都是这样。报志愿第一定位,第二对目标院校进行定位筛选,在你能去的里边进行挑选,再一个心态要摆生,心态不好,老想看那好的,你去不了,报也等于没报,报志愿也是人生最大的选择机会,很重要。高考志愿是考生根据自己的估分或者成绩,对自己所要去的院校或者院校专业做出的选择,他也是省级照办调配考生档案或者调配考生档案以及在招生录取中,院校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他是考生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是考生理想和意志的反映,也是他和全家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他的实现与否,最终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也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未来,报考志愿对一个考生和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这个很清楚。尤其是过来的家长和考生、两届生、补习生非常有体会,有很多应届家长还是稀里糊涂。报志愿还有一个问题是必须家长来研究他,因为考生对付考试根本没有精力研究这个东西,考生一考完马上估分,来不及。有一本好的书确实重要,我这个书写只有60页,不能太多,把要紧东西拿出来,原则一讲,数据一分析好,你报就行了。市面上很多报志愿的书,原来是朋友让我写,我觉得这个东西不是学术著作,没有学术价值,不愿意写,写出来一看,发现世面上的东西很多,发现他们不搞招生的,写的东西写不到点子上,有些信息还是错的,跟招生体会不一样。我书里的东西全是网上查不到,而且和数据揉在一起,想抄比较难。有用的东西给家长排出来,思路屡顺,逻辑屡顺。就跟打仗一样,把第一道防线摆好,第一道防线失败,才考虑用第二道防线,摆第二道防线考虑第一道防线在什么情况下失败才用上。报志愿也是一样,第二批志愿考虑第一批志愿失效的情况下用。第二种情况走不了,第一你达不到一本线,第二是达到一本线,第一志愿报高了,把原因分析出来。有些倒挂,第二批院校报的第一志愿的录取线高于第一批志愿的录取线,倒挂了,学校有部分第二批院校录取线高于院校十几分,在一本线和二本线临界区域报志愿有误区,刚好考得好,过了一本线,不理想就过不了一本线,这样一本报个烂的,二本报个好的,一本报个差的,报对了,就走了;报不对,离一本线差一两分,不够一本线,二批好的学校录取线高,二批录取线比一本线高十几分,有十几所,二十所,一旦填上去,一本没有走,一本高出一本线十几线,更别说二本线。走不了,就留二批,他的成绩离一本线差三分。他失衡了,根本不报到,心理就落差。再补习一年,心里期望值提高了。
去年大同有个家长发现我的书,报志愿第三次,报志愿估分出现误区,孩子是文科,估了530分,估出来以后,这个家长就说,别的孩子平时不如我们孩子,估分都比高十几分,二十分,是不是我们孩子估得低了一些,重新弄一下,孩子受他的影响,心理上马上产生变化,第二次估出540,因为他补习第三年,想上理想的学校,心里期望值提高了,我说文科比较难报,文科招得少,录取率低,我说文科保守一点,当时一本线按550算,二本线510,你540的话,离一本线十几分,万一失误,你第三次绝对不能再失误了,你干脆就在山西省内,文科学生去综合性的院校也可以,山西大学是二本,但是在西安不是校本部,要不是山西师大,地方在临汾,我就说太原师范学院,在太原市,他闹来闹去,补习三年,心里不甘心,老去海南大学,海南大学往年高出二本线就是15、16分,现在估了540,高出二本线是27、28分,肯定去海南大学是540没问题,最后分析了半天,我说540到底实在不实在,他说没问题,再低也不能低540,我说这是你说的,你要是估了低就不好办了,那好,你报海南大学,把太原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结果一出来是529,海南大学投档线536,这不怨我,你说540不能再低了。同学们在估分的时候,不能受别人的影响,根据自己考场的情况估出来实事求是的,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和平时的排队比了,这个时候如果发挥得好,就考得棒,发挥得差,就考得差。平时的排队只能作为参照,现在因为报志愿就是看估分,估分误差太大,就没法说了,最后这个孩子很可惜,就没报上,这个家长现在会报志愿了。这还是定位。
再说一个估分,去年有一个孩子,估了620,去年一本线550,文科高出一本线70分,减掉10分610,还高出一本线60分,高出一本线50多分敢报北大,我马上说北大,因为我已经减了10分,估计没多大问题,结果分一出来,糟了,他是603,少了17分,北大605,我说这不怨我吧。又糟了。结果北大没去成,又补习。除了北大以外,哪个学校都能去,就是北大差两分,估分出现误差,如果估分实在一点,北大不要了,随便哪个学校都可以走。所以他没有去,不知道今年什么情况。选择志愿就是几个原则,覆盖所有的估分误差区,这样才对,这样才能兼顾到各种情况。
主持人娄雷:我觉得就像你说的它真得是理性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像家长说的填报志愿就是凭感觉,在这件事情上凭感觉是玩不转的。
杨怀珠:这是实战状态,根据分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现在是估分,所以你估分必须要实在,如果你估得低一点不要紧,去了一个差不多的学校,你的成绩可能在前面高很多,这也不吃亏,这就涉及到吃亏和讨便宜的问题,他说报这个学校亏了,老想讨点便宜,不要考虑这个事,报的学校稍微低了一点,不是坏事,这个学校进去分高在前面,成绩排在前面,在班上始终在前面,你的感觉好,你的自信心就非常好,可以培养你的自信心,将来对你人生的发展各方面都非常有好处,举个例子,湖北有个老师的亲戚,清华是他自己考的,进去以后是什么感觉,原来在中学里是尖子生,自己了不起,觉得很好。一进到那里以后不够了,他的分在底下,一看人家好多比他高几十分多得是,智商都高,学习速度理解都很好,每次听课、上课,老师给好学生上课很简单,本来数学推五步,两步就干下来,他很快就落下来,他每次在后面,每次觉得吃力,等他把作业做完,人家都做得快,第二天作业又过来了,第三天作业又上来了,他感觉下来非常不好,连滚带爬,虽然四年大学读完了,感觉不好,自信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干什么都不敢想,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受到压抑,对他以后人生路子没有好处,结果毕业以后,人家有的出国,有的考研究生,有的找单位,几年下来把他闹得什么都不敢想,最后老老实实找点差点单位就工作了,工作以后发现其他人还是不如他,回过头才明白过来,本来在清华环境中都是尖子生,过两年考研究生还是走了。讲这个的意思,考生和家长,你估分低了,报志愿低了,进去不一定是坏事,也许现在觉得吃亏了,过了几年突然回过头看,没有吃亏,又走对了。所以谁也不可预料。刚才讲的例子,一个是分低了进去感觉不一样,一个是分高了进去感觉又不一样,一个是对你的自信心是压制,一个对你的自信心是提升,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什么都不敢干,本来有那个能力,什么也不敢干。
主持人娄雷:杨老师接下来的时间将会回答同学们在线提问,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留言平台提出,会请杨老师做解答。先看预先提问中的问题,今年山西省理科考生估分在哪个范围内可以报考高校前十名的学校?
杨怀珠:据我现在了解各个学校的情况,他的预测不准,理科一本线据我了解有估535的,有估540的,还有估545的,还有估550的,大部分去年差不多。根据往年统计规律,理科学生如果你的估分高出一本线80到85以上,必须高出一本线85以上,估计问题不大,全国前10位的学校。
主持人娄雷:再来给大家回答一个问题,山西临汾的同学也问到,杨处长您好,我是山西的考生,理科预估在470分,我是女生,但是家庭贫困,想问老师,我应该报什么学校,才合适呢?
杨怀珠:理科470,根据现在预估的情况,理科二本线在500到515之间,过了470,你的实考成绩应该在460到480,如果再理想在490区间内,出来二本线有可能在490,这不好说,有可能刚好把住二本线的时候,这个是有可能的,这是理想状态。如果不太理想状态,就是460,不够二本线,一本就不说了。你报二本的时候,就得考虑万一达到二本线怎么办,你的二本A类第一志愿就报那些历年来录取线刚好搭到二本线的学校,甚至第一志愿还不满,这样的话如果你的实考成绩刚好达到二本线,就可以走二本。2B的话,因为理想状态可能能接近二本线,不理想状态可能差二本线,十几分,2B第一志愿就报运城学院,长治学院,大同大学,这些学校每年第一志愿都降10到15分甚至20分,2B把这些院校报了,万一你的成绩第一二本线15到20就可以走2B学校。然后三本,报山西商务大学,这个学校也不错。
网友:老师我是太原理科考生,之前考上西安交大艺术特长生,西安交大降到一本线录取,也拿到浙传的合格证,我估了532,自我感觉比较紧,我是应该冲一下西安交大,不行就按照文化课走二本还是稳妥一点,就报浙传,如果走二本,我应该报什么分数段的学校,该怎样取舍呢?
杨怀珠:艺术类有提前批,这几个学校提前批不知道有没有,如果提前批有,你又拿到合格证,文化分又比较高,这里有取舍的问题,艺术类录取方式比较多,有的是由专业队排队录取,有的文化分排队录取,这个考生文化分比较高,选择按文化分排队录取的方式就对了,就能够录取。这两个学校搞不清楚用什么方式录取。再一个文化分是500多,估计要走一本还是可以的,最好在前提批里做文章。
主持人娄雷: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节目接近尾声了,最后有没有叮嘱我们大家的,或者在关键时刻,大家应该最注意什么问题,给大家做一下小结。
杨怀珠:今天随便讲了一下,通过十几、二十年的招生经验,同学在报志愿的时候,第一要理智,因为你不理智没用,第二估分的时候要脚踏实地的,实实在在的估,不要听别人的,也不要受别人的影响。第三把国家招生政策,学校招生章程,特别是往年录取数据分析好,分析你自己的成绩在什么位置,你要去的学校在什么位置,在自己成绩能去的学校里再挑选,这就对了。关键要理智,一定要理智,因为录取率比较低,竞争比较激烈,这是人生的重大选择,所以一定要理智。今天借这个机会,特别是山西的考生和家长,很多人都是我这本书的忠实读者,非常感谢他们,他们很认真研究了多少遍,有的提出很多缺点,有指出其中错的地方。还有的提出怎么改进,非常感谢他们,借这个机会感谢山西所有的考生和忠实的读者,希望你们今年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谢谢大家!
主持人娄雷:谢谢杨老师今天做客我们聊天室和大家进行交流,填报志愿对每个同学来说都很关键,所以在这样关键时刻,虽然高考结束了,但是我们大家还是不能够放松,在等待分数出来的同时,在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的时候,我们大家应该对填报志愿的工作做一个更加勤奋的去研究。如果说我们的成绩很不错,但是在填报志愿方面出现偏差,那还真是有点得不偿失了,所以大家咬紧牙关,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咱们大家还是一鼓作气把志愿填报好,新浪高考频道推出一系列专家访谈,同时很多名家在新浪论坛上写了很多志愿填报的文章,大家时不时到论坛上看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非常感谢您来到聊天室和大家交流,同时感谢网友全程关注,本次聊天到这里结束了。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