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生从兴趣志向、未来规划考虑志愿填报,专业冷热因素考虑倒并不多,这恰恰是北大非常欢迎的
●实力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可以选报一些录取分数线适中的专业,今后继续深造或者转研究方向,机会也很多
●上海考生从兴趣志向、未来规划考虑志愿填报,专业冷热因素考虑倒并不多,这恰恰是北大非常欢迎的
●如果生源优秀,最终实际录取数会高于计划数
交叉学科未来热点
秦春华北京大学招办主任
今年,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总数为3280人,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其中,北大在上海地区招生计划数为38人,文科与理科各19人。虽然招生计划数和去年相比,文理科各减少了1人,但如果生源优秀,最终实际录取数会高于计划数。
在录取过程中专业设置级差。级差一般不超过5分,以最大限度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为原则。调剂志愿不设专业级差,调剂录取时将尽量电话征求考生意见。
去年通过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的上海学生曹钦翔,中学时代在信息学、数学、化学等学科竞赛上屡获佳绩。高三阶段,获得
200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等奖。就是这名理科尖子生,在保送进北京大学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哲学专业。每年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上海考生既热衷于诸如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学等应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同时也对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表现出浓厚兴趣。
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在上海地区的填报从来都不冷。上海考生更多会从兴趣志向结合自身对未来的规划,考虑志愿填报,相对而言,专业冷热因素考虑倒并不多,这恰恰是北大所非常欢迎的。
对此,北京大学每年在上海地区投放的专业中,分布相对较广。既有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也有诸如理论与应用力学、能源与资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新型工科。同时,也兼顾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于经济学、工商管理类应用型学科人才,以及德语、日语等小语种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在北大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约为80%;而在上海考生中,选择深造的比例显著高于这一数据。
中学阶段学业成绩优异的上海考生,可将眼光更多投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更有利于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开拓学术视域。比如,从未来趋势而言,交叉学科是一大热点。以北大为例,经济学与法学交叉为经济法,理科与法学的结合可从事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和工作;而在传统基础学科中,数学与物理、物理与化学的交叉,就更不是新事物了。拥有深厚底蕴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更具备这些资源与学科优势。思维活跃的年轻学生,在这样的学术气氛中拥有更多机会,学术眼界会得到更大提升;更重要的是,这对进一步深造研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地区计划招生30人,若考生报考踊跃,将增加名额,计划所列的专业均可能扩招
●考生填报志愿不必过于集中在某几个热门专业,所选专业间可形成适当梯度,范围广一些
上海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孟芊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
今年清华大学在全国计划招生3360人,总体规模与往年持平。上海地区计划招生30人,文史类专业6人,理工类专业
24人,与去年招生计划数完全一致。招生专业则一共有28个;清华大学所有理工科专业招收理科考生,包括考试科目(3+综合+1)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考生均可报考。文科专业招收文科类考生,包括选考历史、政治或地理的考生。但其中,工业工程、生物科学、药学、工商管理类、经济与金融(国际班)、日语、心理学专业,限英语类考生报考。临床医学只招英语类有志愿考生。
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实际招生数将会大大超过30人,保送生、加分进档自主招生考生及特长生,不占公布的招生计划。
若考生报考踊跃,清华将增加名额,计划所列的专业均可能扩招。
从往年填报志愿情况看,报考清华大学的上海考生,相对更青睐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类别,如经济与金融,工商管理类等,这些专业往往也是每年在招生计划数外,增加名额较多的专业。
在录取过程中,清华大学将以招生计划和考生综合分为依据,确定调档数量和调档分数线。去年,在上海地区的调档分数线为:综合分理科559分,文科540分。一、二专业志愿级差一般为3分至5分,二、三志愿级差分为1分左右。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不必过于集中在某几个热门专业,所选专业间可形成适当梯度,范围广一些为宜。
自2009年起,清华大学开设“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实验班”。今年,实验班将面向高考学生招生,培养能够在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科学及相关基础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新生入校后,将由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等承担基础教学课程。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自主选择攻读医学或药学方向,并允许在生命科学学院范围内自由转系。强化开放办学是实验班的特色,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将有机会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药学专业的学生,还有机会到国际制药公司交流实践。实验班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还将具有相关专业的海外实习经验。
与此同时,心理学专业作为一大新增专业(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实验班的一个方向),今年面向全国招生,并将面向上海考生实行文理兼招。有志于此的上海考生,无论选修文理科,均可报考该专业。
今年清华大学在沪招生继续实行提前单独录取政策,这意味着填报清华是“零风险”志愿。
●在危机面前,复旦各专业的学子仍能自主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本科阶段实施的通识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博雅素养和精英专业的趋势
●首推专业直取新政,体现了复旦大学愿意以扩大专业计划来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需求的诚意
最大程度满足考生专业愿望
丁光宏复旦大学招办主任
今年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总量接近去年,招生计划量仍处在高位。由于高考报名人数显著下降,意味着今年报考复旦的录取率有望成为近年来较高的一年。加上沪上已有3000余优秀学生获得各类自主招生机会,客观上竞争力已相当分散,这对模拟高考成绩位于上海前5000名的学生冲刺复旦,增添了更大可能性。
复旦大学今年特别印制出全校学生毕业去向明细表海报,供广大考生报考志愿参考与分享。
受全球金融风波影响,优秀毕业生更愿意以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和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去把握未来:以2009届1439名非上海生源为例,选择就业的比例依然为
45%,攻读硕博的比例高达55%,其中选择以欧美名校为主的出国深造达到21%,较
2008届高出了3个百分点,选择国内读研则下降到34%。
危机形势下,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诸多行业人才需求显著下降。但复旦毕业生依然供不应求,上海籍学生因有更多选择机会而更多选择就业,较去年就业人数反而增加了302人。就业去向仍主要分布在金融、经贸、银行、证券、期货、投资、保险和会计、法律、咨询等行业。但从业比例从去年的59%下降到47%,毕业生从规避金融行业风险的角度考虑,更愿意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产品制造、企业实业、产业集团等行业。同样非上海籍生源就业的选择也更快地转向机关/事业单位(上升18%)、产品制造/产业集团(上升10%)等行业。
可见,在危机面前,复旦各专业的学子仍能自主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选择,本科阶段实施的通识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博雅素养和精英专业的趋势,以及就业竞争中的名校优势。所谓的“冷门”专业与“热门”
专业相比,例如,哲学、药学专业不仅有更高比例的继续深造机会,同样从事热门金融行业也占28%和19%,例如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国际会计事务所与咨询机构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等。
复旦今年首推专业直取新政,每一档政策都更加贴近考生的志愿需求。对签有专业直取协议表的考生,其高考成绩超过复旦在上海的1:1投档线时,可同时享受以下3档优惠政策:A档是文科分数超过投档线20分,理科超过30分,可以被第一专业(类)志愿录取。B档是文科高于投档线10分,理科超过15分,录取可进专业志愿表中按照从1到6的顺序录取。如果文理科分别高于投档线5分,文科可排除2个调剂专业,理科排除3个调剂专业。
我们设置专业直取政策,主要是基于2009年复旦大学录取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97%,而且一志愿满足率74%。也就是说,在高考分数事先未知的情况下,考生的志愿分布是分散的,直取政策的扩招计划,不至于走向极端分布。
●上海市一批次高校间录取线最大分差在60分左右,建议考生A、B、
C、D四个志愿间的分差值在8-10分左右●自主招生考生通过高考一般也能被录取,他们先拿到“入场券”,实际上减轻了非自主招生考生的压力
制度保证志愿满足率
陶正苏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
今年高考,由于上海报考生源下降,也由于教育部要求部属高校属地计划不能超过30%,在沪部属高校普遍减少了投放在上海市的计划。另外,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重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将得到增强,今年各部属高校都加大了自主选拔力度,自主招生人数扩大,留给高考面上的计划(俗称“裸考”)越来越少。如此形势下填报志愿,考生要注意分类填报,保持梯度,提高志愿满足率。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沪投放计划1200人,尽管比去年减少200人,但下降幅度仍小于上海市高考人数的下降幅度。
对优秀高中毕业生而言,进入上海交大的机会不降反增。
交大今年仍然保持上海市500名预录取规模不变,适当减少了自主招生A档人数,留在高考面上计划368人。有考生和家长担心自主招生占去了大量名额,是不是减少了“裸考”学生的机会?根据这些年的跟踪统计,绝大多数自主招生考生的学业成绩是相当优秀的,通过高考一般也能被录取。现在他们先拿到“入场券”,实际上也减轻了非自主招生考生的压力。
平行志愿减少了博弈程度,有利于高分考生。但考生一旦被退档,则可能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为解除广大考生的顾虑,多数高校都承诺“见档即收”,前提是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但如果考生在高考中发挥欠佳,考分偏低,即使被所填高校录取,也极有可能被调剂到不喜欢或不合适的专业,从而带来烦恼。
上海交大一直承诺“见档即收”,同时实行交大本部、交大医学院两个代码分别招生,两个代码间不会被互相调剂专业,从而解除了考生的后顾之忧。
从去年起,上海交大农生学院所有专业以“环境生态类”全部在提前批次录取,且大学四年都由上海市农委出资资助。因此,上海交大已经将专业分成“环境生态类”(提前批次)、交大校本部(第一批次)、交大医学院(第一批次),考生完全可以根据兴趣、志向,直接选择填报自己中意的代码。这种模式是以考生为中心,非常适合平行志愿方式,从制度上保证了考生的志愿满足率。
以2009年为例:高考成绩在上海交大录取线上的上海市考生,校本部理科生志愿满足率为86%(其中第一志愿满足率为48%);校本部文科志愿满足率为100%(其中第一志愿满足率为42%);医学院志
愿满足率为97%(其中第一志愿满足率为
18.5%)。全校的志愿平均满足率在90%以上,因此报考上海交大的考生基本可以不必顾虑专业志愿问题。
目前升学的竞争主要在优质高校上,因此建议考生在专业符合自己兴趣和志向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高水平大学。
上海实行考前填报志愿,考虑到考试发挥的波动性,志愿填报一定要有梯度,且留有保底余地。上海市一批次高校间录取线最大分差在60分左右,建议考生A、B、
C、D四个志愿间的分差值在8-10分左右。
这样就能做到进退有据,可上可下,心中有底,考试踏实。
●考生在选对“学校大方向”的同时,要花点时间研究相关专业,选准“专业小方向”
●如果学生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进校后还有申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大一、大二转专业的机会
先了解专业再选择专业
邓秋军同济大学招办主任
“你们学校什么专业好?”这个问题在所有的高招咨询会上都能听到。
事实上,在高考录取环节中存在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现象,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专业的好、坏”,对每一个考生来说,不应该
盲目地追求“热门专业”,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选对“学校大方向”的同时,花点时间研究相关专业,选准“专业小方向”。
以理工科见长的同济大学,建筑、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都是水平居先的优势学科。但可惜的是,在进入大学前,高中生很少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这些领域,所以对于专业的认识就伴随着盲目和一知半解。比如,很多学生理解的“建筑”就是造房子,可就算是造房子,同济也配备了一系列的专业。建筑物的形体设计,是建筑学学习的领域;而建筑设计师给建筑物设计的美丽形体,在结构上能否实现,这就进入了土木工程探讨的领域;而且建筑物的使用还要解决照明、给排水、暖通等多种问题,这样就会涉及到由电信学院、环境学院、机械学院的多个专业;而在建造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工程管理,就必须到经管学院求解了。简而言之,如果考生有意向报考同济大学,并有志于钻研与“建筑”
有关的学问,那么除了选择“建筑学”专业之外,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与之配套的有关专业,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力,确定自己的具体报考方向。
不少学院的招生老师反映,在介绍专业时,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比与家长交流要轻松很多,也更有效。家长在为孩子填报志愿时,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就业前景,由此也夹杂着对于专业认识的偏见;相比之下,考生就没有家长“功利”,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对于一门学科是否有学习兴趣。
所以还是给广大考生家长提个建议:大学是考生自己读的,不如放手让考生自己填专业。
而且在同济大学,如果学生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进校后还有申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大一、大二转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重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平行志愿中C位置,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稳一稳”的学校,也可以选择“保一保”的学校
●收调剂志愿是因为考生填报志愿不均造成的,并不能完全表明这个专业在这所学校的地位,况且招收调剂志愿的专业每年也会发生变化
慎重对待调剂志愿
魏立东上海财经大学招办主任
平行志愿虽然可以给考生带来许多好处,但它也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消除填报志愿中的所有风险―――平行志愿是指一次投档时的志愿平行,对于被高校退档的考生,将不再有投平行志愿中其他志愿的机会,只有等待征求志愿。因此,建议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
过程中,要
慎重对待调剂志愿,轻易不要放弃调剂志愿。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是很多人在指导考生填志愿时的建议。
所谓“冲一冲”,就是在平行志愿A的位置填报自己心仪的学校,如果高考超常发挥,就有可能被这所学校录取。注意,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把握在自己选择的学校中能够处在高分段位置,那你一定要考察好这所高校的所有专业,看看是否能接受调剂到其他专业。因为被退档的后果不堪设想。“稳一稳”就是在平行志愿B的位置填上你所心仪高校,以你平时的成绩正常发挥就有把握考入。当然,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在高考时不会有闪失,万一高考没考好怎么办?我们在填志愿的时候必须要有所准备,也就是在平行志愿D的位置一定要选择一所学校起到“保一保”
的作用。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估计不会太高,以自己平时的成绩比较有把握考进去。至于平行志愿中的C位置,考生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稳一稳”
的学校,也可以选择“保一保”的学校。
很多考生担心被调剂,其实服从调剂又何妨。
如果你很在乎将来的就业方向,害怕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不妨选择上海财大,主要的理由有三个:首先,上海财大的专业多属应用型专业,普遍得到社会的认可,几乎找不到你非常不喜欢的“冷门专业”,财大调剂录取的专业在其他学校也都是属于录取分数较高的专业。其次,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差异不大,八成毕业生在金融领域和会计师事务所就业;再次,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给学生入学后提供了更多重新选择的机会。
目前,在上海财大新生入学一年后有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转专业),还有选择第二个专业的机会(双专业),还有到国外大学学习的机会等。
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专业接收调剂志愿的考生,一般专业录取分数与学校录取分数相同的就是接收调剂志愿的专业。收调剂志愿是因为考生填报志愿不均造成的,并不能完全表明这个专业在这所学校的地位,况且招收调剂志愿的专业每年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在众多招收调剂志愿的专业中选择一到两个,把它们填在你的志愿表第五、第六的位置,这样即使你是以较低的分数投档到这所学校,也不会被调剂了。我们也可以把这视作是选择性调剂,或者叫自我调剂。
这样可以避免被学校随意调剂到你很不感兴趣的专业。
●有些家长认为小语种有冷热之分,填志愿时往往避“冷”趋“热”,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和考生对学校专业缺乏了解
●很多男生认为语言更适合女孩子读,其实从上外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精通外语的男生在找工作时极有优势
莫因“偏见”
错过好专业
张峰上海外国语大学招办主任
很多家长和考生经常存在一个误区:对自己不了解的学科专业,往往根据专业名称“望文生义”,殊不知,很多入学好机会就此错过。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以外语教学为传统优势的国家“211”重点院校,不仅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教学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遥遥领先,其他非通用类小语种也具有显著优势。可惜,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的专业了解不够。
比如,有些家长就认为,小语种有冷热之分,所以填志愿时往往避“冷”趋“热”,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和考生对学校专业缺乏了解的表现。
这里不妨举个例子,以往不少考生填志愿时看到东方语系专业,有些畏惧。其实,去年上外阿拉伯语应届本科毕业生40人,仅进入央视工作的就有9人,还有不少学生进入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全球知名跨国企业工作。从上外毕业生就业率看,很多“金饭碗”都青睐学小语种学生,这是因为全国高校中开设这些所谓“冷门”专业的学校比较少,而上外在这些专业招生时也坚持精英教育的原则,有的专业全国才招10多个人。
另外,上外实行双语教学,小语种本科毕业生都在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基础上(多数毕业生实际通过专八考试),外加精通一门小语种,这类通晓几国语言和文化的学生往往更符合政府外事部门、大型跨国企业的用人需要。
先了解专业,再选择专业,这是填志愿的“不二法门”。
建议考生可以关注、选择报考上外的一些复合型学院,如“金融+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这类把英语和专业“混搭”的复合型学院,实行的是双学位、双证书制度,这意味着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获得“英语+专业”两张学位证书。各复合型学院的招生数已占据上外招生数的半壁江山,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在沪上乃至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今年上外本地招生数为356人(不包括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分提前批和第一批两个批次招生,其中俄语、阿拉伯语、乌克兰语放在提前批招生。不过,由于不少小语种专业是隔年或者三、四年才招生,很多考生不熟悉的小语种今年恰好轮空,所以第一批次的25个本科专业可谓无一“冷门”,考生可放胆填报。根据上外的录取规则,在考生服从调剂的情况下学校一般收档后不退档,专业调剂只在同批次所招专业中调剂,就是在第一批录取时不会调剂到提前批次中的专业,所以建议今年报考上外的考生填志愿时同意调剂。
在具体专业的录取流程上,上外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不设专业志愿
级差分。也就是说,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可顺势排入第二志愿的录取流程,以此类推,期间不作减分处理。
最后要特别对高中男生说一句悄悄话。想来很多男生认为语言更适合女孩子读,是比较“文气”的学科,其实这又是一个认识误区。从上外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精通外语的男生在找工作时极有优势。
●在学校选择上“退半步”,在专业选择上“进一步”,不失为明智之举
●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专业,有些招生时的热门专业恰恰到就业却变成了冷门,反之,招生时的冷门专业到就业时也可能变成热门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
陆忠平东华大学招办主任
挑学校选专业是填报志愿的两个核心问题。今年上海本科第一批、第二批以及高职(专科)批次的投档方式继续实行平行志愿填报,这大大降低了志愿填报的博弈成分和技巧作用。在此背景下,充分认识学校、深刻理解专业愈发显现其重要性。
选择学校与选择专业是分不开的。一所著名的学校不见得每个专业都很强,反之,不少普通院校也会有自己的特色或优势专业。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高等教育还是具有专业教育的特性。因此,每位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的高考实力、发展潜力以及兴趣爱好等,综合考虑选择学校和专业,要两者兼顾―――在学校选择上“退半步”,而同时可在专业选择上“进一步”,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具体专业选择上,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东华大学曾名中国纺织大学,在人们心目中可能就是培养纺织人才或者培养与纺织相关的人才。其实不然。学校除了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学科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实力外,新的学科特色正在逐步形成,材料学、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等工科专业以及艺术类、经济管理类等众多专业在社会上已享有较高知名度。当然,东华最具特色的专业还是在纺织,但现代纺织的内涵和外延与人们想象中的传统纺织已有很大区别,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宇航、国防、汽车、建筑、医疗、农林、环保。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专业的冷热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往往有些招生时的热门专业恰恰到就业时却变成了冷门,反之,招生时的冷门专业到就业时也可能变成热门。比如,东华的电气信息类、纺织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科专业招生时属于冷门专业,但就业时非常热门,像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生供需比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10以上。
如果学生对于专业不能深刻理解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专业,不妨选择一些基础性的学科为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基础,比如经济类专业就需要较强的数理基础。
现在不少高校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可以先进入某个比较感兴趣的大类学习,待完成大类基础教育后,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再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实际能力等选择修读专业大类中的某个专业,甚至有机会跨专业大类修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如果考生在填专业志愿时根据往年分数线从高到低一路填下去,一旦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即便考了高分,录取时也会很“吃亏”
●实力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可以选报一些录取分数线适中的专业,今后继续深造或者转研究方向,机会也很多
报“热门”
不如选“实惠”
李秀娟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分管招生)
华东政法大学每年都会吸引很多热衷法学的学生报考。但是,无论是从以往的招考情况,还是从刚刚结束的高招咨询会上看,不少家长和考生在报考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对于法学这个学科的认识只停留于一个“大方向”,一旦要填具体的专业志愿,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都是法学,具体应该填报哪个专业呢?
首先要特别告诉考生的是,包括华政在内的不少院校,在具体招录考生时,遵循的是“志愿优先”原则。也就是说,某专业只有在第一志愿尚未录满的情况下,才会根据考生分数的高低招收第二、三、四、五、六专业的考生。如果一个考生希望报考法学,但又对法学各专业不甚了解,在填专业志愿时根据往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一路填下去,一旦第一志愿没有录取,即便考了高分,在录取时也会很“吃亏”。
除非考生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把握,否则在填专业志愿时就不应该盲目报考“热门”专业。选报专业,有一种更加“经济实惠”的方法。
最近几年,国际经济法等专业一直受考生热捧,录取分数线很高。但考分高,并不一定说明该专业相比其他法学专业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报考的人较多,很多家长和考生都认为“国际+经济+法律”三样“热门”加起来,一定“非常热”。因此,对多数学习成绩尚可,但没有把握在高考时考出绝对高分的学生来说,填这类“热门”
专业,录取时的风险就比较大。这一类学生,不妨换个视角看法学,然后再选填具体专业。
如果考生仔细研究华政各个法学开设的课程,就会发现尽管专业不同,但是都要上14门相同的法律主干课程。比如说经济法和刑法专业,虽然专业名称不同、研究领域不同,但是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的内容都差不多,有差异的只是一些专业课。也就是说,各专业之间的区分度并没有考生想象的那么大。而且现在很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会选择读研深造。那些实力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可以选报一些录取分数线适中的专业。这样,今后继续深造或者转研究方向,机会很多,基本上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
法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近年来也备受关注。由于国家司法考试难度大,淘汰率很高,而通过司法考试又是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司法工作必需的“敲门砖”,所以外界认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其实,这些都是对于法学就业的传统理解。近年来,我校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被境内外各类投资机构以及大量跨国公司“抢”走,很多企业对于法务人员都求贤若渴,法学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仍然走俏。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高收费来之于它的高成本,考生及家长不能简单地以收费高来看待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大部分中外合作专业的招生计划都不会很多,考生若想选读自己心仪的中外合作专业,还是不要轻信别人误导,主动填报为宜
走出中外合作专业的认识误区
曹伟元上海理工大学招办主任
在接受各种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及家长对高校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了解比较浮浅,存在许多明显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中外合作专业就是中外合资专业
在咨询过程中,很多考生及家长把中外合作专业称之为“中外合资专业”。岂不知,这一字之差,就反映出考生及家长的错误印象:中外合作专业的高收费就是为了赚钱。其实,绝大部分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它的高收费来之于它的高成本。比如,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合作的三个专业,采用全外教、全英文、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不用出国,毕业时就能获得中、英双学历,其成本不是普通专业所能比拟的。
误区二:中外合作专业就是低档专业
在咨询过程中,很多考生及家长都表现出对中外合作专业不屑的态度,有的觉得自己成绩较好,不应该填报此类专业,有的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填报此类专业以求保险。岂不知大家都犯了人云亦云的错误。事实上,大部分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学校在专业发展中投入了不低于普通专业的力量,专业建设都必须接受中外双方及主管部门的共同评估。
误区三:中外合作专业都是和普通专业差不多的专业
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名称与普通专业完全相同,这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事实上,中外合作专业有自身的教学模式与内涵。与国外紧密合作这一优势,能使学生获得更贴近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教育。比如,学生如就读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合作的专业,会从德方先进的工程技术、严谨的教学模式中获益匪浅。学生毕业时,还能获得中国及德国的双学历,为自己将来就业添上重重的筹码。
误区四:中外合作专业是生源不足的专业
在咨询时,考生及家长问的比较多的是:如果专业服从调剂,是否可能被调剂到中外合作专业?显然,他们认为中外合作专业都是生源不足、需要调剂的专业。事实上,由于受中外合作办学合同的约束,大部分中外合作专业的招生计划都不会很多,很多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并不需要调剂就已完成招生计划。
当然,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确存在比普通专业收费较高的事实,考生报考时也应综合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做出合理选择。此外,也不排除极个别学校的个别中外合作专业存在鱼目混珠现象,广大考生及家长在咨询及填报志愿时也要加以留意。
●同为美术类专业的艺术设计,就包含室内设计、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方向,而不同方向的职业发展差异很大
●专业成绩突出但文化成绩薄弱的考生,可以选报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的专业。而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较均衡的考生,则可选报按综合成绩录取的专业
合理选报艺术专业志愿
魏志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招办主任
志愿选报是整个高考“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艺术类专业志愿选报相比普通专业,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因为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和具体要求比较复杂,录取时既要看文化成绩也要看专业成绩;另一方面因为目前许多省市的艺术类专业没有实行平行志愿,志愿选报的风险性更大。科学地选报艺术类专业志愿,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课:
首先,专业选择的过程很可能也是一个对将来职业的选择过程,比如同为美术类专业的艺术设计,就包含室内设计、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方向,而不同专业方向将来的职业发展也差异很大。
因此,要认真分析和询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和确立一个适合的专业方向。
要根据自身成绩情况,选择定位不同层次的学校。一般而言,包括八大美院在内的31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是第一层次;一些比较老牌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学院是第二层次。另外地域因素也应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方面,因为文化艺术产业一般是“嫌贫爱富”的,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将来在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方面都会有一定优势。
其次,要对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录取规则及具体要求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
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差异很大,有的学校认可专业统考,有的需要参加专业校考;同为美术类专业,绘画等纯美术类专业一般按专业成绩排序录取,而艺术设计等专业要求将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分排序录取。考生应该根据自己成绩特点选报更适合更有利的专业。专业成绩特别突出但文化成绩相对薄弱的考生,可以选报按照专业成绩排序录取的专业。而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比较均衡的考生,则可以选报按照综合成绩录取的专业。如果没有参加该校专业的校考,在志愿选报时就应避开有这类要求的学校。
有的学校对文化成绩有单科要求,比如要求英语不低于60分、语文不低于80分等;有的对体检条件有明确要求,如不招色盲、色弱等。在这方面有差距的考生要注意不能因为疏忽而造成遗憾。
第三,参照往年分数以找出规律,结合成绩预期,确定合适的志愿学校。许多学校的往年分数会通过学校网站公布,考生可以登录网站查询。由于有些学校在接待咨询时常常会留下有意报考者大概的成绩记录,因此在志愿填报的前几天咨询老师,可以通过分析记录的成绩情况,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
此外,由于艺术类专业在划定本科合格线时尺度比较宽,符合报考要求的学生常常是招生计划的2-3倍,常常是一旦第一志愿落榜,基本就只能到专科层次了。因此,艺术类专业第一志愿学校的选报非常关键。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