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人说,分数线是学生的生命线,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大学以往的录取分数,才能科学预测、正确选择。这话不无道理,可如何理解和使用分数线,不同人又存在着很大差别。
有人说,分数线是学生的生命线,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大学以往的录取分数,才能科学预测、正确选择。这话不无道理,可如何理解和使用分数线,不同人又存在着很大差别。有的人懂得分数线的使用方法,了解分数线的有关情况,在使用这一数据时能够依据分数又跳出分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相反,有的人不了解分数线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报考时往往就分数论分数,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分数线,使高考志愿选择达到最佳呢?
第五,不能单纯以最低分作为参考依据。
多少年来,不少考生和家长习惯于用“最低分”作为报考的依据,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举例来说,北京师范大学06年在北京市文科录取54人,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当仔细研究该校录取考生的分数区间后我们发现,北师大这年在510—519区段内只录取了1人,在520—529、530—539两个分段内没有考生录取,相当于540分以下只有1人被录取。从511分到540分,分数相差近30分!来年考生如果以511分作为报考北师大的依据,那么被录取的几率几乎为零。因此这时就不能再简单地以最低分数线作为报考的依据,而要以540—549分这个分数段作为参考值才更合理。实际上,有不少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存在这种“断尾”现象,甚至在录取批次最低控制线以下也有被录取的考生,一般是一些特长生、三好学生、少数民族考生等政策性照顾录取;或是由于学校计划招生人数多,而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学校实行了降分录取。如遇这种情况,你按录取最低分作为报考的参考值,岂不“上当受骗”?
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资料包括省市招办公布的分数、大学及一些网站上披露的信息,学校录取分数线一般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参考价值的是平均分。平均分并不是最高分与最低分简单相加后的平均,而是指所有考生录取分数的总和再除以考生人数所得出的数值,因此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消蚀大小年情况,也可以通过平衡个别特殊分数(奇高或奇低)而更为稳定地显示该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志愿填报参考更为可靠。考分在平均分上下,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被录取的概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另外,最低分意味着考生能否进入该校,平均分意味着考生在该校中可选择哪些专业,最高分意味着考生能否随心所欲地选择专业。因而从求稳的角度来看,过了平均分,你在专业选择上将有相当大的余地。
第二,不能简单参照学校录取分数线。
根据对近年来多数院校录取分数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与各专业分数线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有的竟高达几十分甚至100分以上。这种差距是由各专业之间的冷热不同造成的,如果你选择学校时参考了以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而填报的是这所学校中的热门专业,那么这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分数参照坐标是最低的,争取实现的目标又是最高的,以最低标准的分数去填报较高目标的专业岂不有悖于常理吗?因此,使用以往录取分数线,最科学的办法是先参考学校录取线,看凭自己的分数和实力能不能进去,若能够得上,就再逐个专业逐个专业的分析,看选择这个学校的哪些专业最合适。若是自己理想的专业以往录取的分数都太高,较低录取分数的专业又不想报,那么就要放弃这所学校另外选择;若是你对专业无所谓,只要能上得了这个学校就行,那么就应选择这个学校以往录取分数偏低的专业。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