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试题 > 高考辅导

专家分析河南2011高考作文:审题不难得高分不易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1-06-08文章来源:郑州晚报作者:未知

  2011年高考,河南省使用的是新课标卷。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

  作文试题一公布,不少网友都认为新课标卷作文题难度大。昨日上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考生,普遍反映高考作文题还是“有话可说”的。

  郑州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文增老师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审题的难度小,不过要得高分并不容易。“我估计分值会集中在45分至50分。”

  中国崛起的特点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21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看似简单,实际包含多种选择

  郑州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文增老师教了多年的语文,他认为今年河南省采用的新课标试卷,作文题目和2008年类似,那一年是有关“汶川地震”。两次高考作文都比较关注现实热点问题,都是新材料作文。

  李老师表示,相对于今年其他省市的语文高考作文试题,新课标卷的作文淡化了审题,考生更容易把握立意。“这也是今年作文的一个特点。”

  不过,虽然作文审题不难,但是考生想要写好,也并不容易。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说空话。

  他说,材料里面有个问句,“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和关注的特点呢?”这句话实际上是材料的重点,也是审题的重点。如果不考虑这句话,可能会跑题。“考生如果只谈中国崛起,不谈特点,容易跑题。不过跑题的情况也不会太多。”

  今年的命题作文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它给出了多种选择,包含内容很多。

  分析一下“值得称道和关注”这个短语,就可以看出来,可以正面写“称道”的特点,也可写一些“关注”的特点,比如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这一点或许考生会忽略,容易只写‘称道’,而忽视不足。我个人理解,在谈‘称道’的同时,再谈谈发展中的不足,存在一个辩证的关系,会得高分。”

  4类作文会得高分

  李文增老师认为,如果作文中涉及以下4个方面,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第一,以小见大来写。如果写国际影响,题材就太大了,由小的地方来入手,反映大的问题。

  第二,关注现实,和现实贴得比较近。

  第三,写得深刻的,抓问题比较准。“普遍来说,高中生对社会关注不够,想写得深刻不容易。”李老师说,考生如果能抓住实际,写得深、透,更易得分。

  第四,谁的文笔好,容易得高分。结构和语言比较好的,再一个字写得漂亮的。

  “作为一般学生来说,可能都会有空的嫌疑,这样一来,谁的深,谁的语言好,谁的结构好,谁的卷面好,就沾光了。”李老师说,据他估计,满分60分的作文,考生分值会集中在45分到50分。真正低分的不多,高分的也会有,但不会太多。

  重在考能力,符合新课改要求

  今年是河南省首次采用高考新课标试卷,试题中也透露出新课改的一些变化理念。

  李老师认为,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属于“稳中有变”。

  以往的河南高考作文题,都存在审题问题,审题不好就容易偏题。“今年淡化审题,重在考能力,看考生的语言能力、构思能力,把握问题的实质能力。”李老师认为,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一个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训练。

  今年的作文题目有点出人意料

  考试一结束,今年的作文题就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不少人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有点出人意料,对考生来说,不容易写。

  一些网站在考后进行的高考作文新课标卷的难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太难。

  记者在郑州一中考点随机采访了几位考生,他们大多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还是有话可写的。

  考生甲:今年的作文题出得确实有些意外,但是还算不上难,只要找好角度,还是比较容易写的。

  考生乙:我的作文是从民生方面谈中国的崛起,主要涉及就业等。如果对题目理解没错的话,我觉得作文算是比较容易的。

  考生丙:国家的崛起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所以我是从个人参与到中国崛起的角度写的,类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吧,题目难度还可以接受。

  针对高考作文使用网络流行词的话题,受访考生纷纷表示,自己在作文中不会使用这些网络语言,现有的词汇完全可以满足作文写作需要,没必要标新立异。

  那些作文那些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命题作文为主,政治色彩浓厚

  刚刚恢复高考的上世纪70年代,作文题目既有比较鲜明的政治色彩,也有振兴中华的热切愿望。

  1977年,北京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题目是:他像雷锋同志那样;黑龙江的题目则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

  1978年起,全国统一命题,作文题目是: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作文题是:改写《陈伊玲的故事》(何为小说《第二次考试》)

  上世纪80年代:从泛政治化到多元表达的飞跃

  上世纪80年代,高考作文从题材到体裁,都有所创新。不仅在形式上涵盖了读后感、命题作文、书信体等多种体裁,还第一次用了看图作文的方式。

  1983年的高考作文题,就首次以漫画出题,这道作文题就是著名的“挖井”。这个题材非常新鲜的看图作文,有人看了一头雾水,有人看了深有感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陌生的词汇出现在了高考作文题中,那就是“环境保护”。那时候,很多人对环境污染都没有概念,很陌生。

  1985年的一个高考材料作文,《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却极具前瞻性地关注到了这个未来的社会热点现象。

  上世纪90年代:重视品德,培养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高考作文中显露无遗。

  1991年的一个高考作文题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关于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关注的更多的是考生的品格素养。这一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高考的命题也从关注社会热点慢慢转向了社会道德和个人品格修养。

  1999年广东的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是90年代作文中最有新意的作文题,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

  21世纪:思维发散,个性张扬

  进入21世纪之后,这10年高考作文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01年至2003年,作文题目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的形式,内容都体现在考生的道德取向。

  2004年至2006年,全国实行新课改的省份,开始自主命题,题型出现了话题、材料、命题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体现了社会文化趋势,饱含哲理和对美学价值的追求。

  2007年至2010年,作文题开始趋向生活化,要求学生更能面向现实生活。特别是2009年以来,题目开始关注人的心灵世界。

  有专家指出,由道德高标回归现实生活,由泛泛地讲一个大道理,回归到关心每个个人,关心生命的质量,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正是我们时代经历的一个过程。

标签:专家   分析   河南   高考   作文   审题   不难   得高分   不易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