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志中学心理教师孙治英
案例:
我女儿小楠是北京某重点中学学生,成绩一直比较出色。小楠一模成绩625分、二模成绩634分,本科一批第一志愿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志愿报的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二批志愿她一个都没报,因为她觉得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没有问题。
高考结束后,父母发现小楠整天闷闷不乐。一问才得知,女儿平时不爱看体育节目,对体育运动项目了解得不多,作文发挥不好,今年理综卷有几道题出得比较新,做起来不是那么顺手,交卷时还有两道大题根本没有时间做……小楠越想越怕,感到十分懊恼。
分析:
考生参加高考都想得到理想的结果,而不愿看到失败的结局。这种心理的单向强化增强了考生心理的脆弱度。考生的大脑皮层对情绪的抑制作用机制发展还不够成熟,还不能有效控制消极情绪,对成功过分追求,对胜负过于关注,对失败过度恐惧,使得他们在害怕失败的精神压力下,心态失去平衡,忧虑与悔恨情绪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建议:
考后,对于悔恨、内疚的考生,父母不但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更应该用行动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
第一、父母要先平静下来,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孩子把担心和痛苦说出来。
第二、帮助孩子澄清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明确告诉孩子,自觉审视自己的考试是好的,要善于从考试的失利中总结教训,并且告知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会遇到挫折、遇到失败,过去的事已成为历史。聪明人会从失利中找出教训,爬起来接着走。由于有了失败的经历,再摔跤的机会就会相对较少,走起路来就会快,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坏事变好事了,因为找出改进措施是继续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三、父母不要让孩子单独面对压力。要让孩子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共同面对问题。不要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给孩子提供适当机会,发泄出心中的情绪。父母要多发掘孩子的优点,给予他们赞美和肯定。告诉孩子,考不好可以再来一次,这时候千万不能给孩子太多压力和指责,尽力保持常态,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多跟孩子沟通,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做出正确的引导。
第四、当发现孩子焦虑时,父母要有意识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接纳孩子,这是对孩子的鼓励和尊重。一定牢记不要过多盘问,以免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另外,也可以请一些孩子平时比较尊重、信服和愿意交往的人与孩子交流。
第五、引导孩子离开令人不愉快的情境,如:不过度关注与高考有关的消息,不谈论与高考有关的话题等。只有让孩子远离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才能加强自我调理,顺利攻过心理关。
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苛求结果。只要孩子努力了,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家长都要无条件接受。此外,建议父母趁这个假期和孩子多做些沟通,让孩子学会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引导孩子做好思想准备,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