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试题 > 高考辅导

福建省高考命题专家点评2012年高考试卷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2-06-10文章来源:福建省教育厅作者:未知

  万众瞩目的高考落下帷幕,各科考题大白于天下——今年我省高考试题难度究竟如何?各科命题怎样体现出新课改的方向?题型有多少新的形式?对于学生的能力考查,做哪几方面的侧重?省教育考试院昨日权威发布信息,提供福建省高考命题组专家对今年各学科试卷的评点、说明。不仅仅让今年考生“再回首”,更重要的是,每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将为高考的后来者给出把握的方向。

  语文学科命题组

  选材新颖多样,题型适度创新

  2012年高考语文科着力体现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反映我省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首先,试题选材力求新颖,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富有时代感。论述类文本《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直指道德建设的社会热点问题,语用板块第16(3)题和第17题的选材有鲜明的时代生活特色,作文题材料语言简明,意蕴深刻,感性与理性统一,甄别性与导向性兼具。选材大多为完整篇章,较少删改,尽可能保留材料的原有状貌和内涵。

  其次,阅读题选文类型多样,覆盖较全面。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选材摆脱以传叙类文本为主的旧辙,选用一篇质正辞美的游记,古代诗歌选材打破只考“诗”的传统格局,首次将“词”引入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论述类文本选用与考生能力更为切近的“评论”,文学类文本选用一篇意蕴深厚的微型小说,实用类文本则在时隔五年后再次选用说明文。这样的文体布局,意在引导高中语文教学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各类文本阅读能力。

  第三,创新题型是为了使命题更科学、合理,考查真实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培育。第8题提供原著情节片段,设置两个具体的小问题,并取消了“100字左右”的答题要求,使阅读原著的指向更加清晰。第9题首次要求考生综合两则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文化内涵,避免重复考查“文言文阅读”。第16(1)题提供一幅讽刺性漫画,要求选出最恰当的成语作标题,考查在真实语境中选用词语的能力,形式新颖且饶有趣味。

  第四,试卷努力发挥高考的正面导向功能,纠正高中教学的偏差或缺失。除选用古代词作和说明文,扩大阅读考查的覆盖面之外,语用题的赋分值由去年的3分增至6分,第17题“短评”回归语用考查,首次在题干中明确要求“表达简明连贯”。作文题保持去年“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要求,继续引导高中生加强文体意识。

  数学学科命题组

  立足学科基础,试题有一定难度

  2012年高考数学科试题立足学科基础,较全面地考查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文、理科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均达80%以上,有效地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先,根据数学各分支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及课时比例,合理选取试题素材,确定考查力度。如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程序框图等拓展学生视野、为进一步学习作初步准备的知识,只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占分比例小,试题难度也较小;而作为中学数学主体内容的六大主干知识,在文、理科试卷中分别占126分和118分,不但占分比例大,而且在各类题型中都作了较深入的考查,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从数学各分支的核心内容、学科思想及教育价值入手设置试题,合理地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如理14、文8及理17、文20突出了对三角函数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形的考查;理4、文4及理18、文19着重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突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理16、文18突出了对统计图表的认识、统计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与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的考查;理19、文21突出考查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性质;理20、文22重点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突出导数的工具性作用;理14、文11、文17重点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与计算,突出考查基本量法等。

  第三,坚持能力立意,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理16、文18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设置应用性问题,较好地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意识;理17、文20考查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的抽象概括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理4、文4及理18、文19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

  此外,还合理地设计了适量的新情境问题。如理19、文21以“动圆是否过定点”这一几何问题为载体,设置探究性问题,考生需要利用“特殊与一般思想”,通过计算与推理,探究可能的定点,并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将动圆过定点问题转化为向量垂直问题进行论证,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理20、文22以探究函数的相关性质为载体设置问题,考生需要借助“化归与转化思想”对问题进行合理转化,并利用导数作为工具解决问题,特别是理20还要合理地将相关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并利用“有限与无限思想”进行解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10、文12、文16等新情境问题均较好地实现了对创新意识的考查。

  第四,试卷一是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全面地落实课程标准,不随意忽视所谓的“冷门知识”,如文18考查了“回归分析”。二是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回归教材,关注对教材的研究与利用,用好教材,克服脱离教材的“题海战术”,如理17、文20取材于教材习题的合理改造,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理19(I)、文21(I)也都是教材习题的改造题。三是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本篇文章来源于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原文链接:http://gaokao.fjedu.gov.cn/htm/zhaokaokuaidi/toutiaoxinwen/20120609/51163_2.shtml数学学科命题组

  立足学科基础,试题有一定难度

  2012年高考数学科试题立足学科基础,较全面地考查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文、理科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均达80%以上,有效地检测了学生是否具备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先,根据数学各分支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及课时比例,合理选取试题素材,确定考查力度。如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程序框图等拓展学生视野、为进一步学习作初步准备的知识,只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占分比例小,试题难度也较小;而作为中学数学主体内容的六大主干知识,在文、理科试卷中分别占126分和118分,不但占分比例大,而且在各类题型中都作了较深入的考查,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从数学各分支的核心内容、学科思想及教育价值入手设置试题,合理地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如理14、文8及理17、文20突出了对三角函数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形的考查;理4、文4及理18、文19着重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突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理16、文18突出了对统计图表的认识、统计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与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的考查;理19、文21突出考查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性质;理20、文22重点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突出导数的工具性作用;理14、文11、文17重点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与计算,突出考查基本量法等。

  第三,坚持能力立意,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理16、文18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设置应用性问题,较好地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意识;理17、文20考查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的抽象概括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理4、文4及理18、文19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

  此外,还合理地设计了适量的新情境问题。如理19、文21以“动圆是否过定点”这一几何问题为载体,设置探究性问题,考生需要利用“特殊与一般思想”,通过计算与推理,探究可能的定点,并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将动圆过定点问题转化为向量垂直问题进行论证,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理20、文22以探究函数的相关性质为载体设置问题,考生需要借助“化归与转化思想”对问题进行合理转化,并利用导数作为工具解决问题,特别是理20还要合理地将相关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并利用“有限与无限思想”进行解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10、文12、文16等新情境问题均较好地实现了对创新意识的考查。

  第四,试卷一是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全面地落实课程标准,不随意忽视所谓的“冷门知识”,如文18考查了“回归分析”。二是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回归教材,关注对教材的研究与利用,用好教材,克服脱离教材的“题海战术”,如理17、文20取材于教材习题的合理改造,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理19(I)、文21(I)也都是教材习题的改造题。三是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英语学科命题组

  阅读测试首次选用文学作品

  2012年高考英语科试题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实际,较为全面地检测考生语言知识和听、读、写的能力。

  首先,单项填空突出了对重点语法、核心词汇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每一题都设置了较为清晰的语境,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语境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反应;完形填空、短文填词以考查实词为主,不仅考查词汇运用的正确性,还考查贴切性。阅读理解突出了对学生语篇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考查,所设计的试题涵盖了《考试说明》中有关阅读理解的六个方面的能力要求,重点考核了考生依据文本理解具体信息和作出简单判断与推测的能力。

  其次,设题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中档题为主,同时也设置个别略难的题目,以利选拔优秀学生。在词汇量上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加以控制。例如,完形填空词数294,阅读理解词数2280(含设题)。

  第三,试卷中所用文本语料真实,语言地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单项填空话题涉及平等尊重、南海保护、最新科技产品、惜时励志等;完形填空是民族融合的主题;阅读理解包括好人好事报道、经典文学作品摘选、叙述性的手机套餐广告、有关反应神经元的科普文章、关于学校假期调整的议论文等。短文填词主题为如何树立自信心,贴近学生实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漫画用英语描述,并发表个人感想,主题凸显提高个人素养、增强环保及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意义。

  第四,测试要求与往年大同小异,无怪题、无偏题。同时,也不乏新的亮点。首次选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之一。书面表达情景设置借助漫画,独具匠心。漫画内容较为简约,语言提示精炼,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开放程度也比往年更大。这些变化势必对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物理学科命题组

  坚持能力立意适当控制难度

  2012年高考物理科试题,突出物理主干知识,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引导回归教材。在《考试说明》中所列的108个全部考点(不含实验)中,考查了69个,占63.89%,具有较高的知识覆盖面;在所要求的31个Ⅱ级考点中,考查了29个,占93.55%,突出了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今年的物理试卷结构稳定,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符合“顺利平稳”的命题要求。

  首先,命题为避免繁难运算,选择题只涉及简单的计算,计算题与压轴题也设法减少考生的运算量。整卷的阅读量较去年减少约20%,答题的表达量较去年减少约30%。这些措施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使物理素养的考查更加到位。

  其次,试题选材注重选取考生所熟悉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第13题振动和波动、第14题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第15题点电荷电场、第16题卫星绕行星运动、第17题自由落体与沿斜面下滑物体的比较、第18题铜环下落穿过条形磁铁、第20题水平转台和平抛运动、第21题牵引小船问题、第28(2)题的空气压缩机、第29(2)题救生员从小船跃入水中等,都是选取考生所熟悉的、经典的问题情境。第22题是压轴题,具有“新颖而不偏怪、巧妙而不繁难”的特点,有效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摒弃题海,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促进物理教学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

  第三,今年的实验题取材体现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理念。第19(1)题如果考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只是死记教材插图所给的仪器安装顺序就无法正确答题。第19(2)题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电路连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实验能力。

  第四,科学合理设问,适当控制难度。计算解答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分步设问,以鉴别和区分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既有数字运算又有文字运算,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和效度。对于两个选考模块的试题,第1小题都是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第2小题都是简单的计算,以确保两模块试题整体上的难度尽可能相当,体现选考不同模块考生的公平性。

  生物学科命题组

  突出考查实验和理解能力

  2012年高考生物科试题,整体难度力争达到《考试说明》设定的目标,并有较好的区分度。

  首先,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特别突出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涉及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第2、3、26题)总分值高达40分。如第26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生物实验教学中获得的原理、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初步探究。试题第1、3、4、5、26、27、32题从不同角度考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理解能力。如试题第1、26-Ⅱ、32题侧重考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第3、26-Ⅰ侧重考查“以图表形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第4、5、27题较深入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

  其次,试题高度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第5题以“双脱氧核苷酸在DNA测序中的应用”为背景,将对“DNA结构和复制”等核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与现代科技进展有机结合;第32题则突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试题还注重生产实践,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置于真实问题情景中进行考查。如试题涉及豌豆栽培、茶园群落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等。力求体现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试题也关注生态环境,如第26题Ⅰ、第26题Ⅱ在着重考查实验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试题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试题对经典实验的考查不局限于实验的内容记忆,着重于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中所蕴藏的方法和精神的领悟,试题中涉及对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生物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第4、5题对考生推理判断能力要求较高;27题还设置了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反证法的思维考查。

  化学学科命题组

  充分关注新增内容考查

  2012年高考化学科试题,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平稳推进”的基本原则,力求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力求使试题命制在科学性与规范性、难度与区分度、公平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相统一。

  首先,在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等主干、核心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此外,试卷还充分关注《考试说明》新增内容的考查,如新增的22个学生应知应会的实验内容。

  其次,试题的设置注重多角度、多侧面考查主干知识。如第12题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问题,涉及溶液pH概念、转化率涵义、反应速率简单计算、控制变量方法、数据与图像信息的转换等;第23题,通过元素化合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性质转换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第24题以硫酸铜的提取流程为背景,综合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求算等内容;再如第25题以熟悉的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实验探究中的原因分析、定量计算、实验评价等内容,同时在实验题中渗透难溶电解质转化原理的运用等。

  再次,试题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多元能力与化学实验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2、25题考查了定量研究的方法,第8、23、24、25、31题考查了物质转化观,第6题考查了实验安全问题及试验方法,第30题考查了空间思维的基本能力等。试题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

  最后,力求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如第12题,立意新、落点低,考生只要兼具变量控制意识和读图能力,从转化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如第23、24题,考查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及其简单迁移,但问题呈现形式的去模式化依稀可见;第25题内容源于教材、立意高于教材,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技能,又检测了理论思维;如第30、31题,在考查诸多选修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检测考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情境下的问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此外,试卷中还有若干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当场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政治学科命题组

  结合本省实际,体现区域特色

  2012年高考政治科试题,以社会热点为载体,坚持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第26题以某地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议案并提交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背景,旨在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第39题以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首先,在整份试卷中,共涉及6个模块的61个知识点,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在试题的素材选用上,坚持全面性和新颖性。通过新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例如,通过图表、计算等形式,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演绎性题型,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转换和拓展的能力。通过辨析形式,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试题的开放性,注重过程与方法,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其次,试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开发地方资源,注意选取具有本省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贴近考生,富有乡土气息。例如,第28题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情景,第34题以弘扬福建精神为背景,第39题的(3)问以福建某民营企业为素材,引导日常教学积极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增进考生对本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了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最后,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试题阅读量的控制、难度的分布与把控、能力要求的体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试题注意模块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对考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在开放性上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和迁移,关注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第39(4)问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向社会发出倡议,大大拓展了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在选考试题的设置上,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渗透。例如,第42A(2)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选修③和必修②的知识作答。

  历史学科命题组

  减少阅读量,关注公民意识

  2012年高考历史科试题,以考试说明为命题的直接依据,以中学生所学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不同视角、层次的问题。命题设定难度适中,能客观反映中学历史课改的实际状况,力争体现高考的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

  如权重最大的第38题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从救国到建国、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演进作为问题的主线,通过不同视角的设问,考查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4项不同层次能力要求。试题采用了若干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力图让考生应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而考查学生所学相关的历史知识与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试题减少阅读量,给予考生更多的思考和展现能力的空间。以研究性学习形式呈现的第23题“泰坦尼克号”,主要考查了近代科技、文化知识,并渗透了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反映了高中历史课改的成果。第13题“竹木简”把古文字学的相关知识引入试题,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第24题“日本股票”则融合了经济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并和当今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试题的取材既注重典型性,又尽量考虑到福建的地方特色。如第38题中“陈嘉庚救国主张”、第41C题“清朝前期台湾的开发与闽台间密切联系”,都体现鲜明的福建地方特色。

  最后,试题特别关注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体现思想教育功能。如第16题“辛亥革命”从新的角度表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即从专制到民主、从传统的宗法社会到近代的公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第17题“五四运动”、第19题“文艺复兴”、第20题“政治漫画”和第41A题的“宗教改革”,都较为集中地彰显了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第18题“新中国的外交”以及第38题“先进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第13题“竹木简”有意识地引导考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着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学科命题组

  充分考查读图能力

  2012年高考地理科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情境素材新颖。选择题同一题组由易到难,梯度合理;综合题各小题之间的关系紧密,由浅入深,呈现出能力层次的递进和思维的逐渐展开。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既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又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首先,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考查考生读图、用图能力,地理判断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地理试卷共有11幅图表,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考查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第37题以新时期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产业升级与转型为主线,从现象的描述到原理的运用进行层层递进设问,逻辑关系清晰,充分体现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其次,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城市、产业转移、地理信息技术、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等,试题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如第37题以考生熟悉的长江三角洲这一热点地区为载体,通过等高线的判读,考查本区地形的主要特征;通过长江河口多沙洲现象,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导考生进一步思考本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等。

  再次,试题充分体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第8~9题组通过呈现我国某干流区两组蒸发量统计数据,考查区域内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考生从地理事实数据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到判断推导结论的思维方式。第10~12题组要求考生对不同类型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进行转换,从一个新的视角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从第10题的物候变化到第11题的空间定位,既体现了“地球运动”的核心主干知识,又降低了这部分内容的考查难度;尤其是第12题,以“立竿测影”的形式考查考生利用地理观测的方法来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地理问题。

  最后,试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践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涉及了新兴服务业发展、对外投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将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贯穿始终。试题并不纠缠于热点本身,而是从热点问题切入,挖掘其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通过巧妙设计图文情境,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标签:福建高考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