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试题 > 高考辅导

高考作文,写下怎样的人生感悟?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13-06-08文章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邓晖

  高考作文似乎有种莫名的魔力,总能在万众瞩目的高考之中格外引人注目。随着今天上午高考语文考试的结束,全国各省市作文题目逐渐浮出水面,引发公众热议。

  作文材料贴近生活

  “和我们高考时相比,如今的作文题更贴近生活,不但考了写作能力,还考了时事追踪能力。”第一时间浏览完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有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

  据了解,今年各省市作文题有不少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如全国卷的“同学关系”、北京卷的“科学家与文学家关于手机不同角度的对话”、重庆卷“大豆变成豆腐的故事”等话题都被认为“很接地气儿”。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何杰认为这样的转变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通过语文思考生活、表达对生活的认识。”

  “现在参加高考的都是90后,这些孩子不仅是独生子女,而且在虚拟空间成长,人机交流远远多于真实空间的人际交流。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都不太令人乐观。”文化学者于丹认为,与以往游离的、闭合的题目相比,“今年作文题有当下时效特征”,可以让中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关注。

  但也有一些省市的作文题目被认为过多关注人生哲理,“中学生很难把握”。著名媒体人“十年砍柴”在评述今年四川省的作文题时就认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但要一个生活阅历不深的孩子来讨论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难的。”他还表示,“对于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说,写一些表达他情感类的文章比较合适。”

  命题意图少了兜兜转转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心灵鸡汤式的命题讲述减少了,言简意赅的命题语言逐渐增多。”对于这种转变,何杰认为,“这是好的高考作文必备要素之一。”

  “今年的作文题大多平稳,应该说学生如果能静下心来作答,一定都有话可说。”何杰认为,以往一些哲理式、寓言式的材料命题使得考生阅读难度过大,不利于考生写作,“要想让考生在有限的构思时间后快速进入主题写作,就必须有鲜明的命题意图,以减少审题误导。”

  在今年的考题中,像何杰所说“简洁明了”的并不少,如新课标卷的“经验与勇气”、上海卷的“更重要的事”等都充分体现了审题门槛的降低。

  作文也是一种引导

  除了材料选择、命题形式的转变外,不少人认为,今年高考作文最大的转变在于开放价值观的展现和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打破了一种纯文学考察,走向了更广泛的价值观成长。”于丹认为,作文其实是一种引导,这一次很多题目都是提倡一种可能性的思维,这里面没有一种绝对的是与非,鼓励每一个人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对于这样“脚踏实地”的转变,何杰认为是语文教学改革中“好的信号”,“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愿意思考并学会思考。今年的作文题处处体现这种思维认识,传递着人生正能量。这是一种好的导向。”

  而对于一直以来困扰公众、用模板生搬硬套的“高考体”,何杰也认为,在这种导向下,其生长空间会越来越小,“作文有规律但从没技巧。规律就是学生阅读的积累、眼界的开拓。”

  “我国高考改革明显向彰显考生个性特质方面倾斜,更开放、更具有个性发挥空间的命题已是高考作文发展大势所趋。”多年从事高考研究的阳光喔作文创始人罗珠彪认为,“千人一文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在评分标准上,从早年追求共性,逐步演进为近年的接受各种声音和思想。通过高考作文题目,我们看到,在当前教育格局的整体现状下,学生得以在‘框子里’最大限度地展开联想、展示个性,这无疑是弥足珍贵的进步。”

  专家解读

  北京卷:“这是道不可多得的好题”

  一向以“材料新鲜”著称的北京卷再次送上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题目。今天,取材自5月15日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先生对话的材料,将这样一个话题抛给考生,“科学家和文学家对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

  “站在语文教学的原点,我认为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北京市丰台二中语文特级教师陈维贤认为,这道源自现实生活的“新材料作文”延续了北京市新课程改革和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

  他分析指出,这道作文题从考生熟悉的“手机”出发,就科技、人文等提供了多种论述角度,便于考生发挥,具有思维广度。同时,其考查内涵涉及到了科技、人文及其相互关系等,考查了学生知识面和思维力,体现了思维深度。

  陈维贤强调,“好的高考作文就像一个‘引爆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的同时,又有很好的区分度。就是‘乍一看容易,写好很难’。”

  上海卷:抬头看,世上总有“更重要的事”

  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曹继军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题目自拟,全文字数不少于800字,同时要求不要写成诗歌。”这是今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

  “这个题目出得好,具有稳定性和开放性,体现了海派风格。作为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视野开阔。”上海交通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刘慧如是点评。在刘慧看来,从题目内容来说,“更重要的事”,是希望引导学生不只关注“小我”,更要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而到底什么是更重要的事?刘慧认为,考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讲出自己的思考。她说,题目要求中特别写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无论考生选取何种角度切入,只要诠释充分,谈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自圆其说,都是可取的。

  其实,作文题没那么重要。用不了几年回头再看,高考也没那么重要。抬头看,世界上总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领悟。“更重要的事”,或许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都停下来想一想,转过身来看一看。

  新课标卷:“审题易,写好不易”

  “让作文真正回到了文章本身。”拿到新课标卷“经验与勇气”的材料作文,这成为河北省正定学校语文特级教师宋宏雄的第一感觉,“与去年相比,审题难度有所降低,有利于学生在不跑题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在此基础上,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这正是作文的考查本意所在。”

  宋宏雄指出,尽管人人都可写,但这绝非人人都能写好,“材料浅显,但背后的内涵很深刻。大部分考生会选择‘勇气’的重要性这一观点进行论述,可如果一味放大,就会忽略了‘经验’的重要作用,文章也会失之偏颇。”在他看来,这道考题“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无障碍的绿色通道”,让人感觉想跑题偏题都不行。但实际上,想要写好难、写出深意难、写出新意难,这就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

  “从根上说,还是看谁对生活更有体察、感悟和思考。”宋宏雄认为,高考作文最关注的还是青年人成长的各个因素,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关心青年学生如何健康成长,“考前不少人预测了很多社会热点当考题,但都押错了宝。因为它要呈现的,不是熟背的典故、名词和新闻事件,而是思维的方式和独立的判断。”

  记者邓晖

标签:高考作文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