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完成了语文和数学两门考试的考生们,卸下了高考科目中的两个“大头”。走出高考数学考场后,一些考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头一天的考试并没有遭到“刁难”,考题整体呈现出结构平稳,难度适中的特点,同时,对于考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扬子晚报“招考部落”第一时间邀请了省内知名中学的学科名师,针对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试卷进行了评析。
语文
题型没意外“智慧”作文上手容易出彩难
考生反映
昨天上午,一位考生走出南京九中考[微博]场后表示,今年的语文并不难,整体比较容易得分,考卷非常平稳。走出考场的考生们普遍较为淡定,“如果能够读懂文本就可以顺利解题了,试卷对于我们的综合能力要求还挺高的。”今年的作文考题考到了“智慧”,考生们表示,这个话题“有话说”,但怎样把“智慧”写的出彩,真的挺难的。“今年写议论文的人应该会很多吧。”一位男生猜测道。
名师点评
试卷整体结构平稳关注人生思索
蔡健华(江苏省海门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南通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纵观今年的语文考卷,总体的印象为“关照自我,关照人生思索”。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一、试卷结构平稳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试卷结构平稳,题型没有出现意外。“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共5道选择题,分别是在语境中的词语辨析、病句、修辞、排序、徽标题的含义解读等,分值依然15分,能够考查学生的基础水平。文言文板块,分值为18分,两条选择题6分,分别是实词解释和文本内容的信息筛选题。翻译2题8分,文意的解读共4分。诗歌鉴赏题目依然3道,分值为11分。
二、围绕考纲,出题严密
1、“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词语的辨析,病句的寻查,修辞的判断,句子的衔接,徽标寓意的解读,考查了语文素养的根基。用词精当、句子通顺、表达形象、含义蕴藉等,从选择题角度第一层面考查能力素养,值得关注。
2、古诗文中,文言文的选材为墓志铭,这在以前学生都练习过。联系已有的知识,从对实词的考查到对文意的筛选、翻译,全方位地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能力,属于中档题,学生做起来比较顺手。诗歌,从对诗人为什么“暂开颜”,到对颈联颔联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以及对尾联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出题严密。
3、现代文阅读王安忆的《比邻为居》,题目如“反映他家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孱弱”的含义、以什么为线索?有什么作用?探究文中一句话的意蕴。这些均为老题。而论述类文本中对第一段论述层次的分析、信息的筛选、句子的含义等,都在提醒考生慢慢地解读文本,慢慢地读透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出题不怪不偏、严密周全,体现了人文情怀。
三、关注人生思索
综观整份试卷,今年的试卷充满了对个体生命发展与立身处世哲学的思考。张耒的《欧阳伯和墓志铭》中阐述对人生治学的思考,王安忆《比邻而居》一文中折射对客观环境的人生思考,熊秉明先生《罗丹与雕刻》一文中展示的人将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生探索投射到艺术的创作中,将真理写在人的血肉躯体上等等。命题人将对生命的思考放在特定的语境下,从生活起居,到工作人生,展示了一系列的深层思索,引导学生活在当下,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在生活中进行观察与体悟,在生活中有所思有所得,养成一种思维品质,提升人生的价值与魅力。这也告诉我们有“我”存在,有“我”思考,有“我”成长,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
数学
整体难度适中得高分也有“拦路虎”
考生反映
“填空题最后两题比较难,其他都能做出来。”一位考生说。数学高考结束,走出考场的大部分学生,认为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平缓、容易上手。数学考试的4道附加题,选做题比较简单,必做题考生反映就有些难了。“其实那两道题也不算难,主要是计算量比较大。”一位考生走出考场,有些懊恼,“平时再多练些计算题,考场上会不会算得更快一点?”
名师点评
比南京模拟卷简单,注重探究能力考查
宋辉(南京市中华中学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今年的数学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比南京市的几次模拟考试简单。试题有如下特点:
1.回归教材,突出对“三基”的考查,注重考试与教学的一致性
试题遵循命题指导思想,符合《考试说明》及教学要求,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迁移、归纳和拓展,突出思想方法的运用,重视能力的考查。填空题着重考查常规知识点,填空题把关的13题,由分段函数结合绝对值,考查函数的零点,14题将向量、三角、数列求和等有机结合起来。解答题的前三题,分别考查了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立体几何、解几背景的应用问题,解答题的后三题,则分别考查解析几何、函数、数列,六道解答题的排序也是考生熟悉的。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体现考试与教学的一致性。
2.难易搭配,强调通性通法,注重多角度思考问题
今年的试卷强调通性通法,让考生只要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能顺利作答,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逐步提高,也让各层次思维水平的考生都能拾级而上。试题的入口宽,能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想,如(13)、(19)题着重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12)、(17)、(18)题着重考查了考生数形结合的思想;(14)、(19)、(20)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这无疑会对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3.结合实际,注重考查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
试题背景贴近生活、公平合理,让考生比较容易地从应用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从中深刻领会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试卷对考生的探究能力的考查并未局限于应用题中,如在解答题(20)、理科附加题最后一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引导考生凭借数学直觉先探究并发现结论,然后再给予严格的推理论证。
4.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2015年试卷依旧承袭了江苏卷历年的命题风格,在知识的交汇点采用网络式的布题模式,试卷中的原创性试题,注重对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并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题目自身的美感。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今年的试题对推理步骤的严谨性、答题过程的条理性、公式符号的正确性,解题思想的灵活性、探索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实习生 丁欢 孙倩倩 记者 王瑾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