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弃选均有明确理由
昨天,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面启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校“深化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最终录取考生953名,其中复旦大学录取457名,交通大学录取496名。录取考生均已按规定通过预录取名单公示并参加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过,3名被上海交通大学预录取的考生却未能被该校最终录取。
交大招办主任陶正苏表示:“这3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均没有达到‘一本线’,也没能通过随后进行的学校领导、资深专家联合面试考察。所以,我们才作出了不予录取的决定。”
往年,被预录取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跨进名校”,因为复旦、交大在高考前,通过自主选拔方式确定部分学生作为“预录取”考生,其高考成绩在正式录取时仅作参考。若有极少数学生未能达到一本分数线,两校会再次进行考查。今年,复旦、交大均有预录取的考生没达“一本线”,个别要低10分以上。与复旦全盘接受不同,交大选择舍弃个别学生。对于首次出现的3名“落榜生”,交大方面称有明确的“拒绝”理由,但却表示出于保护学生的考虑,目前还不方便透露。陶正苏告诉记者,待“二本”录取结束、这3名学生有了确切归属后,将公布交大弃选这3名考生的原因。
据了解,因为自主招生预录取的考生5月份不需填报志愿,为了避免这3名考生无法被其他学校录取,市教育考试院已于7月3日组织他们完成志愿填报。
复旦:继续选择全盘接收
与交大的“减招”有所不同,复旦对2名“线下生”倒是大方接受。
据悉,在该校预录取的462名考生中,除了5人出国放弃高考,另有2人的考分没能达到“一本线”。复旦招办即刻去了解情况,得知考生是因为“获悉自己已被录取、学习上有所松懈”,考虑到复旦自主选拔的整个过程十分严密,经过复查,最终还是录取了这2名考生。
今年,有3名已经获得预录取资格的考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婉言谢绝”,这也是复旦、交大两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4年来,首次出现预录取考生“落榜”的现象。交大方面表示,将适时公布弃选原因。(作者:张贤贞 朱燕亮)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