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世界 > 考研动态

专家观点: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8-02-26文章来源: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作者:未知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代表了国家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因此,没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创新型国家的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肩负着国家发展的重任。笔者认为,面对当今社会紧张的就业形势和多元化的发展选择,学生成长成才的观念正在逐渐转变,考研也趋于理性,这就要求大学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真正的“名师”和“高徒”。

  高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国内和国外的教育条件来实现,但担当国家建设的关键人才主要靠国家自己培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达到了“双百万”的规模,使我国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尽管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在质量上也得到了保证。国家对教育科技投入的增加,各个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软硬件条件的明显改善,为保证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

  目前,有一部分人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目前的研究生水平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我认为,我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判应当建立在可比较的基础之上。正如不能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一样,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也不能用研究生教育初创时期的小规模精英学生的水平与扩招以后的低段研究生的水平相比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带研究生的学者都会认同这样一个结论,即我们若取处于前列的相同数量的研究生与未扩招前的学生对比,质量肯定是提高的。从以下数据就可得证:国内重点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70%以上的第一作者是研究生,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70%以上是博士生。因此,我们不能以现阶段中下水平的研究生与以前的精英研究生比,假如所有研究生质量都下降的话,就不会有我国国际论文位居世界第二的现实。当然,论文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质量,而且也必须承认,我国研究生的总体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创新能力上。为此,现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改革那些与质量提高相悖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

  众所周知,在环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生质量的基础是生源,没有一流的生源不可能有一流的质量。因此,通过导师自主选拔,录取真正喜欢做学术研究并有培养潜质的学生,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尤其是目前的博士研究生以应试为主体的选拔方式必须改革。

  博士生就师生关系的角度是学生,就工作的性质来说他们是初级的研究者,因此博士生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要区别对待。为了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并使他们安心做研究,必须提高博士生的待遇。为什么最优秀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愿意去发达国家求学,除科学技术水平高之外,国内研究生的待遇太低也是重要原因。以博士生为例,经过从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本科4年和硕士阶段3年,大部分博士生已到了成家的年龄,而国家每个月三四百元的补助,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基本的生活开销。我认为,解决研究生待遇低的问题一要靠政府增加投入,二要靠国家研究基金的政策配套。美国研究生的规模不是靠政府行政手段进行控制,而是通过国家发放基金来调节就是一个实例。我相信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增加,通过政策的调整是完全可以实现提高博士生待遇的。待遇高到什么程度算合适?我认为达到目前硕士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应该是合理的。另一方面,现阶段培养机制改革有助于问题的部分解决,但不是根本。在上述改革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博士生淘汰机制和弹性学制对提高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提高质量,研究生指导教师是关键。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来之不易,都需要科学的探索精神、理性的思维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有效结合,博士生的成才也需要导师的传帮带。现阶段,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导师对学生的投入不足。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导师对研究生的个性化指导是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

  现在个别导师带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可能连记住名字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具体指导了。“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如何使教授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指导研究生,是现阶段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实现教授年薪制,探索既激励教授勤奋工作又有效控制“贫富”悬殊的薪酬机制。

  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应该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满足国家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尤其要强调职业型学位和科学型学位的差别,调整两者的比例。明确硕士学位是一种过渡学位,大力发展职业型学位,提高其在学位构成中的比例。同时,强调学术规范建设,保障科学研究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灵活的学位授予制度,促进学科交叉,在学科的生长点上作出世界一流的成绩。

  (作者 来茂德,浙江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分会副会长,国家人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培养对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曾获霍英东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

 

标签:考研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