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世界 > 考研动态

北京公务员4万人赶考 申论题具备北京特色

高考资讯网更新时间:2009-02-22文章来源:新京报作者:李立强

昨日,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正式开考,考生们正在埋头答题。此次考试是北京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后的首场考试。
本报讯 昨日,北京市2009年上半年的公务员考试举行,超过4万应届考生和村官争夺2700个职位。这也是北京由资格考试改为职位考试后的首场公务员考试。面向社会人员的招考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
参考人员为应届毕业生和村官
上午8点半左右,位于海淀区的北京市五十七中学考点,不时有考生匆匆忙忙奔向大门,寻找教室。相比全国公务员考试(俗称国考),北京的公务员考试氛围要淡很多,考点只在宣传栏上贴了考场分布图,再没有别的明显标示。
昨日全市有4万余人参加考试,这也是本市公务员录用由资格制改为职位制后的首场考试。全市18个区县共设立考点66个、考场1368个。今年共有4.47万人通过网络报名,但由于缴费等原因,有40823人笔试。参考人员全部为应届毕业生和任期将满的2006年大学生村官。根据此前发布的消息,这些考生将角逐北京市2707个公务员名额,录取比例约为1:15。
在京院校和京籍考生考试合并
昨日进行的考试是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考试。上下午分别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往年北京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公务员考试分为在京院校考生和京籍外地院校考生两场,并分别举行。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两场一起进行。
笔试结束后,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研究确定合格分数线。4月1日起,考生可通过北京市人事考试网(www.bjpta.gov.cn)查询考试成绩发布时间。
今年下半年,北京将进行面向社会在职人员的公务员招录考试。
■ 关注考题
金融危机、神七均涉及
考试科目:行政能力测试
考生反映:“题目多到让人崩溃”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结束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论坛) 小冯表示,题目还是比较难,他认为比“国考”还要难,他此前参加过“国考”,感觉北京这次的考题虽然数量上少5个(135个,国考为140个),但不少题目的阅读量很大,占用很多时间。
他说,自己后面还有一些题目没有做完,都是连蒙带猜结束的。另有第一次参考的学生表示,自己刚做到80题时就响铃了,题目多到让人崩溃。
除了传统的数学、逻辑等题目,不少题目仍然紧贴时政、经济等重点领域的重点话题,如“神七”、北京市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金融危机等都有涉及。
开放式论述 只给出副题
考试科目:申论
考生反映:看着容易写起来难
对于下午进行的申论考试,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考生蒋慧君说,题目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主题是论述如何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给出的10多段材料中,既有本国居民不文明行为的,也有出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还有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如何提升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
题目共有4道,前三个是概括和简短的比较分析,最后一个是开放式的论述。只给出了副题,让考生谈如何提升国民的文明程度。
她说,这个题目看上去容易,写起来难,把它写出彩更难,自己写着写着发现差点跑题了。
■ 专家评点
“申论题具备北京特色”
●钟君,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主任
就刚刚结束的北京市2009年上半年公务员考试,钟君表示,今年的申论题有几个特点,首先是突出了北京特色,2008年是奥运年,奥运带给北京和中国最重要的不仅是场馆和经济,更是整个社会文明风尚的提高,17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培育文明风尚”。奥运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从这个角度切入,谈国民素质的提高,“北京味”明显。
昨天浙江省也同时举行了公务员考试,钟君说,浙江省的申论主题是关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这与浙江的特点结合也非常明显。
在申论形式上,与往年有突破,如第一题不仅仅要考生概括材料,还要比较分析,而对比较分析能力的考察在公务员考试中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考还是各地的考试。
但无论形式怎么变,申论的4种基本题型没有变:辨析、概括、对策、议论。重头的议论题,是让考生写一篇文章谈怎样提升国民的文明素质,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题目,有两个思路,一是从宏观上谈,比较容易操作,也讨巧。另一种是小切口的,抓住一个点,如强调自律、他律等以小见大,写好了能拿到高分。
就考生反映的北京的题很“小”,他表示,这是北京公务员考试的特点,相对国考,北京的题目更贴近生活,如以前考过的城市摊贩的管理等。
■ 新闻背景
变资格考试为职位竞争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制度将由过去的“资格准入”制度,改变为职位竞争考试制度,与国家公务员考试方式一致。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2008年12月15日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各级机关200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北京2009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将全面改革。
按照新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起,北京公务员录用考试全面推行职位竞争考试。而社会在职人员参加考试的时间,也由过去的上半年改为十月份。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李立强

标签:资讯
免责声明

本网站的信息及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及各院校网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洞察高考趋势,把握未来脉搏 点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闻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读

高考资讯NCEE INFO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高校招生CELEB INTV

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